专栏 > 影音情怀

只谈传奇不算传记

白赖仁辛格(Bryan Singer)执导的《波希米亚狂想曲:摇滚传奇》(Bohemian Rhapsody)除了叫好叫座,在艺术层面上亦得到认同,自面世后得奖无数,在刚公布的奥斯卡奖,也拿下了最佳男主角奖。

此片虽被传媒称为英国七十年代传奇乐队《王后》(Queen)的传记电影,但也许自己过去对这乐团深感兴趣,曾阅读过有关他们的书籍不少,加上当年在宝丽金工作时,几位英国同事是前EMI(即《王后》乐队隶属唱片公司)职员,曾与这乐团密切工作并有近身接触,从他们口中听到不少与此乐队的合作琐事,而总觉得影片中对这乐队的描述和事实似乎有点出入。

然而站在商业电影的制作立场来看,为了吸引观众而增加了戏剧性的安排,并在一些“敏感”情节上加以润饰及轻微修改其实无可厚非,但片中描述了主唱歌手Freddie Mercury因获得个人录音合约与队友决裂,并不符现实,因为当时其他团员虽然不赞同他的单飞发展,但那其实只是一张两张个人专辑的录音,并没有闹至解散;另一个夸张的设计,就是那场主角在座车中发火而炒掉经理人尊列(John Reid),此君是当年英国的艺人金牌经理人,公司旗下的传奇歌手艾顿尊(Elton John)也属于他公司旗下,笔者曾与他接触过,非常霸气,叱吒风云,连唱片公司也畏他三分,怎会容许一手提拔的艺人对自己如此放肆无理而被赶下车?

(左四)尊列(John Reid)是当年英国的艺人金牌经理人,笔者曾与他接触过,非常霸气,叱吒风云,连唱片公司也畏他三分。(图片来源:网络)

本身曾观赏过《王后》当年的英国的巡回演唱会,歌手Freddie Mercury 在台上的表现不仅生龙活虎,人也长的高大威猛,而片中饰演他的演员拉米·马力克(Rami Malek)虽然演的传神,但个子其实矮小,与脑海中Mercury留下的烙印始终有点距离,故此这部电影虽然在戏院中看了两遍,觉得在整体上娱乐性足,成绩不弱,但自己却始终无法看得投入,只是再听《王后》的经典名曲仍旧牵情,流行音乐也不是可以乱来的,好的东西毕竟还是会有追忆。

严格来说,本片的剧情故事时间只是维持在早期刚组成到他们在85年出席Live Aid演唱会为止,事实上过后在Mercury 去世之前,他们还出席了好几场重要的演唱会,自己看他们的演出是86 年在Knebworth的一场,规模虽然没有像温布顿球场的Live Aid那么庞大,但他们的表演还是那么震撼。

所以《波希米亚狂想曲:摇滚传奇》(Bohemian Rhapsody)其实只是交代了《王后》的部分传奇,而非忠实的《王后》传记。

?歌手Freddie Mercury 在台上的表现不仅生龙活虎,人也长的高大威猛,而片中饰演他的演员拉米·马力克(Rami Malek)虽然演的传神,但个子其实矮小,与脑海中Mercury留下的烙印始终有点距离。

不过此片在全球风行,对资深乐迷来说,最开心的是它掀起了聆听《王后》热潮,眼看不少新世代的影迷,也因此片而对这支乐团的歌曲感到有兴趣,反映出好的音乐,就算是流行作品,是能经得起时间考验的,出色的乐团就是解散多年,仍会受到歌迷惦记,《王后》当年能够“上位”,并非只是靠在台上喧哗夸张表演,而是能够在本身的高质素作品,打破流行乐传统而将之艺术化,融入歌剧形式的狂想风味,而在乐史上写下不朽的一章,任何流行乐团,如果专以满足特定时潮的特定口味为主,其音乐并经不起时代考验,而以跟随流行为血源的乐团,快速窜红与淘汰是必然命运。

版权声明  本文乃作者观点,不代表《访问》立场;本文乃原创内容,版权属《访问》所有;若转载或引述,请注明出处与链接。
分享文章

您觉得这篇文如何?

评级 5 / 5. 评分人数: 1

觉得我们的文章不错的话

请订阅我们的频道

请告知我们可以改进的地方

杨剑

杨剑是资深影评与乐评人,曾任跨国唱片公司“宝丽金唱片”新马区总裁。他见证了过去50年来电影与音乐演变,是流行娱乐的活字典。

我有话说
加入会员追踪您喜欢的作者,
或收藏文章稍后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