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 > 性本善

做爱做的事,多少次才算正常?

支持 Supported by  

我们都40岁了,最近常常因为“做爱做的事,和做几次”起争执。

我觉得大概三、四天一次比较刚刚好,但太太完全不认同,她甚至认为最好都不要。

每次我提到这件事,她都会表现出抗拒或嫌恶,让我感觉我们之间的沟通完全中断。

其实在生活上,我负责主要经济,家务和小孩照顾我们也有分工,但在这件事上,我真的不知道怎么找到平衡了。

我们都40岁了,最近常常因为“做爱做的事,和做几次”起争执。(图片来源:Freepik)

太太甚至叫我“出去解决”,但我很清楚她只是气话,我真的那么做只会伤害婚姻与家庭。

但我也不想单方面压抑自己的需求,却更不想让感情走到破裂。

所以想问,40岁的夫妻一般多久行房一次才算正常?

但我也不想单方面压抑自己的需求,却更不想让感情走到破裂。(图片来源:Pixabay)

在40岁之后,许多夫妻会发现,彼此对亲密的渴望不再同步。 有人希望三、四天一次,有人却觉得一次都太多。 于是,性,原本应该是拉近关系的桥梁,却慢慢变成引发争执的无形炸弹。

确实有看过一些性科学的研究有提出,这个阶段的已婚伴侣,平均每个月大约有四到六次性生活(一个月一至两次)。 但这个数字的意义,其实远不如两个人的感受重要。 所谓“正常”,不是看别人做多少,而是你们能不能在频率与方式上,都感觉舒适与被尊重。

那为什么差异会这么大? 原因其实很多。女性可能因荷尔蒙波动,如面对更年期前期、雌激素下降的现象而性欲减弱。养育子女、工作压力疲劳、夫妻关系紧张,都会直接影响对亲密的渴望,甚至过去在性生活中体验不佳的记忆,而逐渐失去“性”趣,也有少部分女性觉得如果没有生育的需要,或许就可以减少性或没有性的发生等想法。

但男性则往往因为性欲尚在,却感受到被拒绝时的孤单与挫败。 所以,次数的争论背后,其实是两种不同的身体节奏、两种不同的情感诉求。

次数的争论背后,其实是两种不同的身体节奏、两种不同的情感诉求。(图片来源:Freepik)

在这样的处境里,真正需要的不是计数,而是对话。 与其说“我想要一周几次”,不如换句话说:“我希望透过与你肉体亲密碰触,感受你还在乎我,确认感情还在一起。” 对方听见的,就不再是要求,而是一份需要被回应的心意。

而亲密沟通不一定从床上开始。 很多时候,牵手、拥抱、散步、帮对方揉一揉肩膀,都能让关系里的温度回升。亲密感若能在日常里流动,性生活就不再是单一的指标,而是关系自然的延伸。

很多时候,牵手、拥抱、散步、帮对方揉一揉肩膀,都能让关系里的温度回升。(图片来源:Pixabay)

请记得“婚姻中的性,从来都不是输赢、不是谁妥协谁。 而是两个人在不同节奏里,慢慢找回属于自己的共同频率。”当我们从“次数”转向“感受”,从“拒绝”转向“理解”,亲密才能真正成为爱的一部分,而不是距离的象征。

“性,是身体的需要,也是关系的语言。 ”当夫妻能够在差异中继续倾听彼此、学习调整,所谓的“多少次才算正常”便不再是一道难题,而是一次次确认我们仍在一起,仍愿意为彼此靠近。

延伸阅读:郑珍珊专栏《性本善》其他文章

版权声明 本文乃作者观点,不代表《访问》立场;本文乃原创内容,版权属《访问》所有;若转载或引述,请注明出处与链接。
分享文章

郑珍珊

chinsan88@gmail.com

游走各中小学推广性教育。深切体悟“性是科学的、性是快乐的、性是自然的、性也是美好的。”任何性议题一点都不需要过于隐秘不谈,尤其对身体的认识与接纳应该是浑然天成。

我有话说
加入会员追踪您喜欢的作者,
或收藏文章稍后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