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 > 情绪有价

你是否不小心掉入了网络的取消文化?

马来西亚近期掀起了许多议题事件, 引发民众关注讨论。这些关注讨论能激发民众的关注和思考,摇晃体制,甚至推动司法机构与政府的介入调查, 让这些议题有更完整的处理和预防方式。我觉得这就是在网络掀起议题的好处,解构一些僵硬的权力,也赋予更多话语权予平民,让被压迫或隐藏的不平等的事件,可以被揭发和介入。

许多事情的改革,是需要这些声音和讨论的。我在这几年的网络观察,发现网络资讯的传播和民众的思维成长能够带来社会的进步,同时我也隐约也有一些担心。有时过激的讨论或情绪的宣泄,也会触发人性的偏激面,而造成网络世界带有单薄而有伤害性的文化:取消文化(Cancel Culture)、网络羞辱 (Digital Pillory)、网络猎巫(Digital Witch-Hunt)以及集体骚扰(Mob Harassment)。

有时过激的讨论或情绪的宣泄,也会触发人性的偏激面,而造成网络世界带有单薄而有伤害性的文化:取消文化(Cancel Culture)、网络羞辱 (Digital Pillory)、网络猎巫(Digital Witch-Hunt)以及集体骚扰(Mob Harassment)。(图片来源:Unsplash)

这些单薄而有伤害性的文化,对我们这些“正义之士”而言,根本就是伸张正义啊!怎么可能是伤害!即便伤害那些家伙罪有应得啊!!

我也是这样认为的!直到我发现这些文化进入了青少年网络习惯和内心的可怕。遇到不喜欢的人,觉得对方让人不舒服,开始散播网络谣言攻击对方;如果一些单位不符合自己的期待或不录取自己,就会简化成阴谋论;如果身边的几个人不喜欢对方,就认为对方应该符合期待消失。让对方消失最好的方式,就是在网络平台上“揭开真相”、制造谣言和羞辱对方。

就像当年欧洲和美国的猎巫行动,没有具体的证据和理性的分析,而是通过流言的传播和权力影响民众,煽动大家的恐慌和思维,让大家认定巫女是散播瘟疫的凶手,应该消失,应该被烧死!

“烧死她!烧死她!烧死这个邪恶的女巫!”

“我们要找到这些女巫。烧死她们!”

“黑死病和瘟疫都是她们造成的,她们应该被烧死和消灭!”

就像当年欧洲和美国的猎巫行动,没有具体的证据和理性的分析,而是通过流言的传播和权力影响民众,煽动大家的恐慌和思维,让大家认定巫女是散播瘟疫的凶手,应该消失,应该被烧死!(图片来源:Unsplash)

几个世纪的人们因为受到周围的看法影响,也可能认为自己是正义之士,亢奋地要烧死巫女来驱赶恶魔和瘟疫。现在的我们看来,是多么残忍、无知和反智的行为!

其实,我们没有进步,和他们没有两样。在网络的世界,我们仍然在还没有经过调查或未得到足够资讯以及并未思考, 就急着说:

“关闭!这间店应该关闭!就是黑店来的!我们一起审判它!”(正义审判型)

“这个人应该消失!我们肉搜他! ”(还未确定事情的真相)

“这种人就是坏人,我过去就觉得他骄傲了,他就是要被对付”(情绪宣泄型)

因为社交媒体的影响、演算法和屏蔽功能,取消文化(Cancel Culture)深扎于现代每个人的内心。这意指只有某人不符合我的期待或不契合我的价值观,那个人就应该消失,被我和这个世界“取消”!有时真相是什么,就变得不重要了,他让我不舒服,就应该被处罚!这样的想法也会因为过去的偏见,更加巩固。

因为社交媒体的影响、演算法和屏蔽功能,取消文化(Cancel Culture)深扎于现代每个人的内心。这意指只有某人不符合我的期待或不契合我的价值观,那个人就应该消失,被我和这个世界“取消”!(图片来源:Unsplash)

“人的成见,是一座大山。”

这些网络文化造就了现在的孩子面对挫折的方式。当他们受到挫折或情绪受伤,会选择网络公审或持续地网络羞辱不符合他期待的人,甚至造谣夸大。被羞辱的孩子,如果没有找到正规的管道,会感受到受伤、羞愧和惊吓,而留下被霸凌的阴影。

演算法、网络单薄的资讯、自身的偏见和情绪以及取消文化的理直气壮是会带来单一叙事(Single Story)和单一的思考模式。带着这样的单一思维,我们会忘记人是会犯错和不完美的,忘记了那个人可能不是故意得罪你,而是他和你之间的差异、误会或做不好而已。单一叙事也常会进入一种毒性的互动:可怜的我、可恶的他、正义的我们!

而这些单一的叙事已经变成青少年的主流思维,他们常以阴谋论的方式诠释体制,以关系户来诠释自己不得志的状况,以正义之名来攻击他人和得到权力,以可怜之词来合理化可能会伤害他人的行为。

有些孩子常会问我:“我做错了什么,为什么他们要这么对我!”,我只能心疼地说:“这不是你的错!这是网络文化所影响形成的大环境,但我们仍然要保护自己。如果这些贴文和留言中有任何羞辱和不正确的谣言,我们可以报警并向MCMC投诉,再向学校和有关单位申报与投诉。”在网络世界,保护自己,真的很重要!

这些单一的叙事已经变成青少年的主流思维,他们常以阴谋论的方式诠释体制,以关系户来诠释自己不得志的状况,以正义之名来攻击他人和得到权力,以可怜之词来合理化可能会伤害他人的行为。(图片来源:Unsplash)

网络真的是一把双刃剑。

网络理智发声和批判是很重要的! 对于伤害他人的行为,不能姑息,一定要彻查到底;并且适当地要求有关体制做出改变。支持受害者的发声并且通过正统和司法的管道处理。在网络上适当地说出立场、施压予体制做出改变、说出真相支持受害者,是很可贵的!

但,我们依然要觉察到自己是否成为伤害性网络文化的帮凶:如肆意散播未证实的谣言和有伤害的讯息、强烈要求对方要消失和关闭、认定对方是恶魔而不是犯错的人、带着成见不断羞辱对方、使用羞辱的语言和照片。

我们要觉察到自己是否成为伤害性网络文化的帮凶。(图片来源:Unsplash)

网络世界是会模糊掉人们的同理心,同时人还是有恶意的,现在的孩子处于一个不容易的时代。接下来,他们将会面对更多网络文化、人工智能和同侪人际关系的挑战。

我们也尽力地教导孩子关于网络素养以及保护自己的方式,同时可以学习关怀孩子并引导孩子发展更多元立体以及守护自己的思维。或许父母和大人的影响不如网络和社交媒体的文化,不过我们仍然是守护孩子的重要堡垒。

版权声明  本文乃作者观点,不代表《访问》立场;本文乃原创内容,版权属《访问》所有;若转载或引述,请注明出处与链接。

分享文章

您觉得这篇文如何?

评级 5 / 5. 评分人数: 6

觉得我们的文章不错的话

请订阅我们的频道

请告知我们可以改进的地方

张志伟

热爱故事、人性和心理的生命陪伴者,相信情绪有存在的价值。现为马来西亚注册与执证辅导员。

我有话说
加入会员追踪您喜欢的作者,
或收藏文章稍后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