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动态清零控制疫情之后的后遗症,大量外资撤走那个廉价但是营商不友善的国度,经济大衰退,导致大量人丢失工作岗位,大学毕业等同失业,许多毕业好一阵子的职场前辈都得面对遣散的下场,大城市随处可见打着网红灯拍视频的直播主,收工了就在天桥底下露宿。人口密、机会缺、越来越多中国人选择躺平,降低物欲,甚至逃回乡野地方妄想靠拍视频养活自己。于是有了一个烂尾娃的新词汇:仿如烂尾楼(被搁置的房屋计划)一样,许多望子成龙成凤的华裔家庭必须接受自己预期中的孩子辉煌成就还没有开始就被搁置了。然后这些象征烂尾的希望工程的孩子就回家啃老、躺平、甚至有人以回家照顾父母为服务项目,给自己啃老开了收费清单大条道理跟家长收取该有的服务收费。而那些儒家父母们也是甘之如饴,连抱怨都不敢。
其实,烂尾娃这个词汇,曝露了华人社会对于养育下一代的不正确思路:养儿防老。只有寄望孩子成为高回报率的投资的社会,才会想到用“烂尾娃”来形容经济萧条世代的年轻人。然而,孩子不该是你对未来或养老生活的寄望才是啊。望子成龙,养儿防老的同时,又矛盾地养儿一百岁常忧九十九,这的确是东方社会(日本韩国印度也有),尤其是是华人(以儒家思想为生命导航的民族)最爱拥戴的不健康价值观。
- 你也可以看:长大,“还是”父母的孩子?还是“父母是孩子”?
回家啃老是人类文明病的常态
NEET,全称Not in Education, Employment or Training,尼特族,就是失学失业却不是在培训的人,这词诞生于2013年饱受失业困扰的英国,后来日本也采用这个名词去规范困扰他们社会更久远的啃老族;而在香港就叫双失青年、隐蔽青年(常年躲在房里避世);美国就叫Boomerang Generation/Kids(回力镖世代/归巢族),意思是丢出去竟然飞了回来;九零年代法国曾经用过“袋鼠族”(Kangaroo generation)来比喻那些好像成年袋鼠还是会找父母的袋子回去撒娇取暖的人们,韩国人就采用这个说法称呼这类人。
在外头打拼混不下去了,家是你永远的避风港(这话有温度,但也有毒),所以很多社会不适应的年轻人就卸甲归田。你是真的卸甲归田还好,你只是斗不过城里人回家务农,那没有问题,反正家里有田有地,老人家也体力没以前那么好了。可是如果你是回家躺平呢?老人家还得伺候你衣食住行,还要给你备零用钱,那就叫回家啃老,而不是卸甲归田。最可怕的是,如果是家里没田没地呢?那就是在啃老人家的退休金和棺材本,所以才叫啃老族。
家是避风港不是废铁仓
其实十根手指有长短,孩子成群当中一定有不同高成低就的,但是父母亲的态度在会不会养出啃老族扮演着决定性的作用:孩子要躺平,也要家里打开门有地方躺才成事,对不?那些年幼父母双亡的人,如果成年后在社会生存不到了,社会适应能力差,一事无成了,还可以向谁耍赖皮躺平当寄生虫?如果父母下落不明,颠沛流离,有酗酒或借高利贷的赌瘾病患,甚至是毒虫,还是精神病患,没房产没地,没积储没家财没遗产的,孩子不想努力了,可以依靠他们吗?
扔回力镖的人不在了,回力镖回来也不会有人接住,袋鼠爸妈都死了,袋鼠想撒娇都没办法,所以,说穿了,啃老族的成功,都是父母亲心软做的坏事,因为一边手掌拍不响。日本就有许多家庭孩子已经人到中年了,每天不出门不工作锁在家里演大爷,父亲继续帮孩子的开销买单,母亲继续以爱灌溉一日三次还有水果甜品伺候,煮好饭端去门口放着,等孩子吃饱了把餐具回收洗干净,再准备下一餐,日复如是,那些尼特族连面目都不给父母看,话也不说,躲在房里就一副我是社会受害者的强姿态出现,饭来口张,房间里有电脑电视,还有手机和游戏机,费用老爸买单,生活无需自理有老妈子照料,这样的零负担好日子,那些鲁蛇(社会地成就者LOSER的意思),谁还想去外面面对压力和打拼?
这就是“家永远是你的避风港”这话最毒的地方,有了避风港,船只都不出航了,都耗成废铁了。父母亲有能力本来是一种恩赐,父母亲太有余力却变成原生家庭崩坏的原动力:无论是青年还是中年,孩子无需长大。
- 你也可以看:简讯已读不回,你的孩子再也不是你的孩子?
父母亲的钱财到底是不是孩子的钱财?
遗产,是一种魔鬼诱惑,许多家庭为了争产搞到手足失和甚至相残,你不要以为那只是豪门的恩怨,许多普通家庭几十万遗产或一栋楼房都足以让整个家族四分五裂。也有许多孩子因为觊觎父母亲的遗产而选择打父母亲的坏主意。其实这一切的纠纷都是起源于为人父母者,不适当的金钱观念导致的。
什么叫适当和不适当的金钱观念?
你可以拥有财富,但是你应该复制你的成功经验,教育孩子自己发展自己事业的能力,而不是给孩子一种仗着血缘就可以不劳而获的信号,让他们以为只要孝顺你,或者帮你生个孙子就可以继承你的财富。现实中,许多啃老族都没有孝顺父母或者给父母抱孙,就直接搬回老家把父母亲啃得骨头都不剩。
婴儿潮世代(Boomers)是指二战后出生的人,那时人口少了,资源和机会多了,全人类进入一个战后百业待兴的美好时代,于是就很多家庭热爱于生育一个家庭十兄弟姐妹也是有的事,父母亲拥有房产土地的成本也十分低廉,所以这些父母可以累积那些足以传三代的财富和土地。而Boomers本身就业踏入社会也没有面对多大阻力,战事都是出生前的事了,只要肯打拼,每个Boomer都可以赚取超越他们父母的财富,到老都会至少攒了一两栋房产,一笔十分可观的退休金,和儿孙满堂,可是到了他们儿女那个年代,经济发展开始放缓,人口开始饱满,机会少、资源少、竞争多、回报少,开始产生富爸妈穷儿女的局面,而靠父母金援打本做生意的人很多。一个没读大学的父亲供了五个孩子读大学的事比比皆是,然后这些孩子最后如果是成功的,那倒还好,但是不争气的孩子就会过得浮浮沉沉,郁郁不得志,最后沦落为觊觎并争夺父母遗产的一群人。
说到争遗产,其实无产就不用争,对不?
如果你让你的孩子们自幼就懂你以后没有钱财会留给他们,你对他们的爱不是用金钱来维系的,而是建立与你把他们手把手带大,变成可以在社会独当一面的人,你的钱还是你的钱,他们也可以去建立自己的王国,去赚取自己想要的财富,这才是适当和正确的金钱观念,由上一代交给下一代传承的美好传承。然而现实中,我们没有例外地看见为人父母者,都是不舍得放手的溺爱,自己攒了三辈子都花不完的财富,就是为了给自己的子子孙孙过上百年好日子,把家业和财富,当成传承一代代传下去,所以我们时常听见看见“富不过三代”,因为惯于继承财富的第三代人永远没有初代对打拼开创的觉悟和能耐。这就是错误的金钱观念传承。
财产该如何分配才是好父母?
别担心那些豪门才会有困扰,就说说一般普罗大众,现在年近七八十,手里有一两栋房子,银行里有些积蓄,投资买了一些股票,你们目前孩子大概有三到六个,有的很成功、有的很失败、有的不过不失,你要如何分配你的财产给你的儿女?
大家有看过今年感人肺腑的泰国亲子电影《如何在外婆过世前赚取百万》吗?无业废青男子原本想讨好年迈的外婆把老房子骗到手,外婆三个儿女,老大最成功,老二就是男主角妈妈,不上不下,虽然比弟弟好,但是有个废青儿子不工作,老三是吊儿郎当工作不定、到处欠债的儿子。最后外婆还是把房子留给了一事无成欠下赌债的舅舅,最后屋子很快就被变卖了,外婆被舅舅送入老人院,最后外婆死了,男主角才发现外婆生前帮他每个月储蓄,留了一笔小遗产给他,男主角很意外也很感动。就结论而言,老婆婆做了很糟糕的决定,但同时也是大部分亚洲父母会做的决定。这才是最糟心的。
我这里大胆创新给大家一个全新的视角参考,你们看看有没有用。
一、帮房子估价,得到市价之后,把孩子都召集起来,用房产市值的半价为低价,开始让所有孩子竞标,价高者得。当然你有绝对的酌情权,毕竟有些孩子工作时间比较短,有些孩子累积财富比较多,这些就你自己看着办。
二、手上的现金存款和股票那些,是你的生活费用,大可不必客气,该吃吃该喝喝,就花掉,死到临头了,如果还剩很多,在死后就可以分配一些给竞标买你房产失败的孩子,如果不多,就留给自己办理身后事和缴付最后的医药费。
如果你看明白这个分配财产的智慧,那么恭喜你你们,你们是睿智老人。
如果你看不明白,甚至想破口大骂我,把自己房产卖给自己的孩子太荒谬,那么我就画公仔画出肠子,跟你娓娓道来。
首先,把自己的房产估价后折扣50%的价格卖给自己的孩子,换言之,他们已经赚取了房子市值的一半价位的同等财富。那不是遗产助力,给孩子祝福是什么?以死前转卖的方式,还可以帮孩子节省一笔遗产税哦。
其次,每个人都想不出一分钱不劳而获,继承家里的房产,这次换成要出钱才有份角逐竞标遗产,就不会人人争得头破血流了吧?真有本事竞标的孩子一般是生活过得不错,有一定的社会基础和财力,无力竞标的孩子,讲难听点,都是对社会没有多大贡献的鲁蛇,你给他再多的财富他们也只会很快败光。你是帮他还是害他也不好说。
给孩子遗爱不是溺爱
最后就是那些不屑于竞标的孩子,那就意味着你一辈子为人父母十分成功,因为孩子更有能力去拥有自己匹配的房产,对于你的老房子他们不感兴趣竞标,你能不老怀安慰吗?其实你这个遗产分配方案就是考验你自己当了一辈子父母到底合不合格的最后试卷。
最希望的结局就是你的孩子们都很独立,都不竞标,把房子留给你自己,你就顺势做安排,他日自己病倒要入院了,就紧急套现把房子卖了当医药费,和办理自己的身后事,做到完全不拖累后人承担自己的费用,这难道,还不是为人父母者,对孩子们最体贴的最后遗爱吗?
最后想说,以上浪漫的废话,是不适用那些没有房产遗留的父母参考的,当然你有财产,也可以完全不认同我那跳脱框架,别出心裁友善提议,问题还是回归你自己:白忙了一辈子,最后孩子们活成今天这个模样,你觉得你自己有懂得为人父母的智慧吗?
你自己细品。
▌延伸阅读:黄奕达专栏《教主是我》其他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