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 > 教主是我

学府并不神圣:别把学校权威化

原则上学校是提供学习机会的地方,不是法庭,不适合调停纠纷,更不是执法机关,不适合独立调查,也无力处分刑事罪犯,(开除学生也只是会被看作逃避责任的切割动作而已),甚至不是什么神圣事业,当然也有人会把学校变一门生意来经营,那是题外话。

如果在学校范围遭遇不公,人身安全受到威胁,精神肉体受到困扰时,为什么学生不是想到打电话报警或叫救护车,甚至不是打给爸妈,而是选择跟学校的“大人”(老师和校长)投报?

孩子被教育信任大人

这是因为未成年的孩子被教导有事就要跟身边的大人“先”禀报。大人会处理一切事情,是说好的,如果出事时和说好的不一样,那也是常发生的。所有的学校,无论是私立的还是公立的,都在潜移默化营造一种对权威绝对服从的制度氛围,让学校墙壁以内的人都莫名其妙地觉得在墙内发生的事,墙内内部解决就好,不要惊动外面的世界。

孩子被教育信任大人。(图片来源:freepik)

学校如此操作,难道是有人权力过大导致的吗?不完全是的:学校一开始的设计和功用,就是要培训服从权力和纪律的社会,这和人类从农耕社会转型进入工业社会的需求和发展息息相关。

现代学府是在服务工业社会

最初的最初,现代化西式学校都是资本家开的,资本家一开始办校的目的是驯化未来的潜在厂工(小朋友)和安顿当前的厂工(家长)的家眷。父母亲无后顾之忧,就可以放心去上班,双薪家庭开始诞生,加班也不会造成太大的不便利;小朋友受教育了,就会更倾向于放下锄头镰刀,到城里找份工作,而城裏的工作不外是:生产,销售,和服务业,这些都是工业社会的区块,缺一不可,然后受过基本教育的人工作的经济价值比较高,收入是按月付的,所以每个月都有钱消费,而消费主义就是工业社会的命脉,不像农民是年收入和季度收入的生活方式,工业品需要更多人消费,进而产生需求,工厂订单才能增加,经济就会飞跃发展,社会才能“繁荣”。

资本家一开始办校的目的是驯化未来的潜在厂工(小朋友)和安顿当前的厂工(家长)的家眷。(图片来源:freepik)

说白了是学校是为了让父母亲可以从早上日出做工做到太阳下山,而不需要担心孩子没人看管而设立的托儿所,同时也负责把一个个孩子训练成工业社会需要的模样。那么就顺便在学校植入服从命令和社会制度的人性操控工程(所以教师被叫人类灵魂工程师,我觉得很讽刺)。

社会螺丝钉从小开始铸造

学校在早上七点四十分上课,工厂在早上八点开工,是为了方便父母送孩子去学校了然后顺路上班。铃声钟声响了迟到的就被记过,在学校记你过的还是同样是学生的巡查员,而不是真正的老师;在工厂则是组长、主任那类中级主管透过打卡机监督大家的出勤率和准时程度,而不需要管理阶级的人事部经理站在门口等厂工一个个鱼贯而入。虽然偶尔会看见训导老师站在学校门口,但那是偶然为之,就好像工厂的经理偶尔会巡视业务一样。

学校要你的孩子尊师重道,就好像成年人公司组织长幼有序,低级员工对高级的职员和主管要恭恭敬敬:服从被赐予监督同侪特权的巡查员和班长,就如同将来在工厂你必须服从你的组长和主任,因为服从上级就是工业社会的核心价值,不然工业社会会乱掉。

服从被赐予监督同侪特权的巡查员和班长,就如同将来在工厂你必须服从你的组长和主任,因为服从上级就是工业社会的核心价值,不然工业社会会乱掉。(图片来源:freepik)

学校的铃声钟声让你习惯听信号而进行上下班,休息,放饭,因为以后在工厂做工也是这样,要员工养成习惯,不再需要资方每天给同样的口头指令。学校和工厂都设有自己的食堂,目的就是给学生和员工短暂放松和休息充电,给你一种拿回自己的时间和自由的短暂错觉,让人喘一口气,才可以继续服务社会议程,其实监狱也是这样有短暂的自由活动时间,不这样“放风”人类会先逼疯自己的同类。

墙内小王国

教职员是真正学校管理阶级,校董是资方,就好像在工厂的经理、主管,校长是厂长,是资方委派和信任的主领导人。每个校长(厂长)都把自己包装得好像是学校墙门内的国王一样,老师之间发生什么(管理层之间),同学之间的纠纷(厂工与同级之间),全部都要交给校长(厂长)定夺,例如在学校有同学发生意外受伤(是的,在独中时常发生学生“受伤不治”事件),老师和同学在出人命后第一件事不是打999,而是先通知校长,校长再通知校董,看看该怎么处理;同样的在工厂,发生工业意外,第一时间也不是打给999,而是先稟报给厂长,给厂长决定要报案时如何定调事件,而厂长的决定是对资方负责的。

出人命后第一件事不是打999,而是先通知校长,校长再通知校董,看看该怎么处理(图片来源:pixabay)

怎么样?是不是突然发现盲点?如果你在家里有人晕倒了,你会第一时间施救和打999,你在街上遇见事故,也是第一时间施救和打999,为什么在学校和上班的地方,你会第一时间,只想到跟上级稟报,而不是呼叫急救单位和警方?那是因为潜在的权力架构作用力已经在发挥,操控你的思考方式,让你在墙内墙外的应急反应产生很大的落差。

学生和工友被训练,发生什么事都不要自己乱拿主意,而是去向学校当局或工厂管理层)投报,等候发落。这也是长年潜移默化的权力架构作用力。然而诡弔的地方就是,为什么校长和厂长觉得怎么处理,就不会被挑战?例如厂长握有内部调查报警的主动权,看看能不能内部协商解决意外的纠纷,能的话,就不需要报警处理;同样的,学生发生任何事,校长也握有报警和内部调查的主动权,他们说查就查,不查就不查,查到了什么也要先看看结果说什么,如果不利于厂方或校方,这时候就会出现家丑不外扬的牌匾压人于无形,厂长或校长就会担心自己的表现不好会被资方(董事局/董事部)追究责任,所以一般都会很愚蠢的要求息事宁人,这是中华社会圈最惯用的处理事情态度和角度,你们看看中国哪些地方政府不是这样来掩盖自己地方发生的事故,企图不让北京降罪下来?最后就变成牺牲人民权利的闹剧。

这不是检讨性骚扰而是检讨华教

透过宽柔独中的深伪裸照风暴,积怨多年却无处投放的独中生和毕业生独中一下子被引爆,与其说是性骚扰Metoo,不如说是华校生对制度腐败的反击,Enough is Enough, 因为各种被爆料的事件,表面上看上去多数是和性骚扰有关(深伪裸照,浴室偷拍勒索,学校高级教职员用职权在肢体上情感上占未成年人的便宜),其实独中还有各种不同层面的黑暗,例如教师不把学生的诉求当一回事,害学生当众撒尿;教师玩忽职守,处理纪律检举时不是搞针对就是特别待遇部份学生导致学生对公理失去信任;学校无法营造一个公平和安全的学习和生活环境给学生,却在警方介入调查案件时不给予充分的合作(例如发生监控影片纪录被删);校园霸凌会被修饰成同学之间的打闹;校园自杀会被润饰为“受伤去世”事件……罄竹难书。

与其说是性骚扰Metoo ,不如说是华校生对制度腐败的反击。(图片来源:pixabay)

追根究底,华教校园问题就是学校在学生不知道自己的权利的情况下,偷占了学生的便宜。

校长家不在海边,所以别想管太宽

学生在学校被性骚扰,那是刑事罪行;
学生霸凌学生,老师霸凌学生,都是有法律责任的罪行;
学生勒索学生,老师恐吓未成年学生乖乖就范魔掌,也是刑事罪行;
学生运动会暴毙,校园自杀属于非自然死亡事件;
偷窃、校园暴力,虽然是属于学校范围内机率问题,但是被致伤/受损的一方无论是学生还是老师都有权利去报警处理,不需要经过校长同意。

被致伤/受损的一方无论是学生还是老师都有权利去报警处理,不需要经过校长同意。(图片来源:pixabay)

政府学校并没有被政府赐予独断处理非自然死亡,受伤,和罪案的权力,更何况是私立学校?但是学校不会让你知道这些,或许该说,学校不想让你知道得那么仔细。学校掌控了第一时间被通报的绝对优势。你们自己想想,如果不是为了做止损动作(Damage Control)和消息隐瞒,那又何需让路优先给学校处理问题,给机会大事化小,不就是为了小事化无?

国法大于校规

国家拥有完整的法律去应对上面提到的所有情况,校规理应只是规定学生纪律的小规章:例如迟到、逃课、头发长短(为何这个重要?)、校服的标准(为何这个又重要了?)、指甲有没有剪,头发“应该”是什么颜色和型态、不乱丢拉圾,不口出脏话…就这类事情,而且是校规属于校方和监护人、学生之间的社会契约,和公司规定一样,说穿了,也就是毫无法律约束力的东西(犯校规、公司规定,并不犯国法)。

所以如果这些糟糕事情发生在你们或你的孩子身上,请不要轻易妥协放弃为自己争取公道的权利,不需要看学校脸色(你受的委屈还不够?),不需要听学校代表的劝说(没几句人话),不需要考虑罪犯的前程(法官会考虑),不需要考虑学校老招牌会不会歪掉(学校你没有股份的),勇敢的自行决定要不要去报警处理。通常报了警的人,都可以看见校方态度和报警前截然不同,这很遗憾,也很可耻。

学生才是学校之本

如果“再穷也不能穷教育”是真理而不是幌子,那么学校最重要的资产,理所当然不是富丽堂皇的校舍,不是奥林匹克标准的游泳池和球场,更不是装满冷气触屏电视的课室,而是“学生”本身。所以校誉,校长和教师的职业保障,校董们那像无底黑洞的发展慾望,甚至什么名声、民族事业的包袱,都是不重要的,都是可抛弃的烂东西。

如果“再穷也不能穷教育”是真理而不是幌子,那么学校最重要的资产是“学生”本身。(图片来源:Focus Malaysia)

除非“再穷不能穷教育”只是一门生意的口号,是忽悠华社响应支持民族“事业”的幌子,那么你们可以当我上面在说的都是废话。

暖心事在国中

在整个华社甚至国外的中文圈都在关注宽中事件的当儿,我留意到一则很暖心的学校新闻,某国中的两名教师,向家协要了三千令吉左右,在学校的走廊旁打造了一条保龄球球道。他们是在观察了学生每次去校外的球馆练习时,家长都需要承担一次九令吉的收费,而体恤家长的经济压力,所以萌生了一次性解决学生家庭负担的自发性“建球道”计画。整个“工程”没有招标,也不需要学生去外面冒险筹款,用最低廉的价格,教师和家长们购买材料自己去完成目标,学生和家长都享受到这“工程”的福利,而老师们都是自动自发使用自己工作以外的时间去完成的,没有得到什么奖励加薪或分红,这种教育家的至高情操,我们这辈人除了在小时候听父母讲起,你们有谁见过?以前的华校老师怎么爱学生,如何为了教育孩子不辞劳苦和低薪待遇,却被所有人打从心里敬重,今天的呢?

某国中的两名教师,向家协要了三千令吉左右,在学校的走廊旁打造了一条保龄球球道。(图片来源:光华日报)

揪心事在独中无间轮迴

今天华教家大业大,如果是要盖保龄球馆,肯定是要世界级赛事标准的,一条球道的不要来闹,要去开案竞标工程,然后各路董事很懂事地背后各种运筹帷幄,谁有公司的都可以来竞标,然后斗法看谁的代理人可以获得工程,接下来就是最重要的环节:学生下课后不可以先回家,要穿著校服拿著认捐卡去街头募捐,视觉效果很重要,钱更重要,然后挂上“华教不易”,“再穷不能穷教育”的旗帜去弄钱。筹到钱,然后就奠基仪式,校董校长一身华服一字排开登报纸好不威风,再等几年时间球馆盖好了,当初募捐的孩子们都出去社会工作了,保龄球都没摸过一下。然后开幕仪式又隆重请来政治人物,洋洋洒洒半个小时的“华教伟大”演说,大人们都爽歪歪:政客拿到表演机会;校董们又可以藉故臭美自己的学校几厉害;校长最得意风光,因为会被认为领导有方;建筑公司又收到了工程费;董教总有可以呼吁全民来报读独中,因为独中设备冠全国,甚至高于世界水平。

可是这样的独中为何教育不出几个世界赛事冠军,却出了不少社会败类,高智慧罪犯,色慾薰心的变态,染指学生肉体的伪人师婊?

教师资格重要吗?

大家都应该知道师范学院吧? 要在政府学校任职的马来西亚公民必须在得到师范毕业后才能得到委派去国小和各源流小学,国中和国民型中学的执业资格,如果大学是主修教育系的人可以得到一定程度的课程豁免,这是国家教育部为了确保可以接触和教育孩子的大人,都是符合资格和被适当过滤过的人。

大学是主修教育系的人可以得到一定程度的课程豁免,这是国家教育部为了确保可以接触和教育孩子的大人,都是符合资格和被适当过滤过的人。(图片来源:pixabay)

也就是说在华小教书的人,都必须师范毕业,但是你们知不知道在独中当老师的门槛很低?你只需要懂中文,大专毕业,基本就可以申请面试了。

延伸阅读:黄奕达专栏《教主是我》其他文章

版权声明  本文乃作者观点,不代表《访问》立场;本文乃原创内容,版权属《访问》所有;若转载或引述,请注明出处与链接。
分享文章

您觉得这篇文如何?

评级 4.7 / 5. 评分人数: 15

觉得我们的文章不错的话

请订阅我们的频道

请告知我们可以改进的地方

黄奕达

长期接受理科训练的文艺愤青。毕业于博大环境科学研究院,自少年时期就热衷搞音乐,目前是全职舞台工作者。关心政经文教、两性课题、意识形态、人性陋习……敢怒敢言,文风带剑,江湖戏称教主。

我有话说
加入会员追踪您喜欢的作者,
或收藏文章稍后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