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 > 教主是我

堕落的马来亚之虎没有马来亚血统

支持 Supported by  

马来西亚足球队曾经是亚洲的传统强队。马来西亚在1962与1974年亚运会两次夺下铜牌。1972在汉城(现为首尔)举行的奥运足球入选赛中,马来亚虎分别以1-0力挫韩国、3-0吊打日本的姿态,昂首挺进慕尼黑奥运会;1980年的莫斯科奥运足球入选赛,马来亚虎更是以3-0和6-1把韩国与印尼击溃,并在吉隆坡默迪卡足球场举办的决赛中,以2-1成绩再次击败韩国,取得莫斯科奥运会的参赛权。

马来西亚足球队曾经是亚洲的传统强队。(图片来源:The Star)

那时是国家队的高峰期,但最后政府为了展现更崇高的穆斯林情操,去抗议苏联入侵阿富汗而杯葛参赛。于是,政治干预扼杀了球员们一生一次的机会。讽刺的是物换星移,今日马国和俄国攀尽关系当BFF(Best Friend Forever的缩写,意为“永远的好朋友),杯葛的是其他国家,然而,马来亚之虎就再也没有振作过了。90年代还爆出球员打假球的丑闻。2007年亚洲杯是马来西亚队自1980年以来第一次参加亚洲杯决赛阶段,但他们却成为了第一支被淘汰的东道主队,被称为史上最差的“东道主球队”。 首战,中国队以5-1碾杀东道主马来西亚队。比赛尾声第73分钟,我国球员英德拉才为马来西亚队打进挽回面子的一球。

时隔多年,今年六月国足马来亚之虎大发威,仗着主场优势,在2027亚洲杯入围赛以4-0的成绩把越南队打败了,可是一张张的历史性照片和画面怎么看怎么不对。功臣11人中,只有三张malaya脸孔,其余八个人怎么看怎么不对,原来为了短期内可以让国足起死回生,有人想到走捷径,马来西亚自2021年开始进行国家队大换血(外国血)来强化“自身“实力。买外籍球员是足球运动司空见惯的操作,但是那只限于非国家队的招募,国家队就要走“归化”这个套路。

什么叫归化球员?我来引述柔皇储在2024年12月的一则新闻,大家可以点击链接阅读新闻,帮助大家理解。

买外籍球员是足球运动司空见惯的操作,但是那只限于非国家队的招募, 国家队就要走“归化”这个套路。(图片来源:作者)

兄弟,要不要报效祖籍国?

杀头生意都有人做,何况只是买人?原来这个世界上,你只要足球踢得好,就会有人背地里帮你查族谱,帮你“寻根”,帮你安插新的祖国,新的身份脉络,整个过程你是不知情的,然后当买家出现了,猎头平台就去告诉你:你的根,其实远在他乡,看你骨骼精奇,要不要回去报效祖国?价钱可商议。

我只想想问看柔皇室、青体部、内政部、还有首相署,当我们去收买外国专才的时候是不是代表了我们也默许外国人对我们这样做?例如中国是不是可以用同样的理据大条道理收买马来西亚的华人富商、政要、杰出人士,付费给好处要他们服务中国,报效中国,帮祖国中国政府在马来西亚办事?印度是不是也可以用同样的理据去调侃:马国前首相马哈迪虽然很不喜欢我们,虽然他的印度血统只剩下一茶匙,但是他的祖籍国一直都是印度?

屈服他人之兵为己用,灭对方实力,提高自己的胜算,是部份把输赢看得很重的国家采用的运动策略,其中把归顺玩得出神入化的就是中国这个号称从不缺人才的超级强国,大家还记得冬季运动员谷爱凌事件?2019年1月还代表美国出赛,到了同年6月就是中国国家队成员了。当了中国人参赛,赚奖金和代言,期间她到底有没有放弃美国国籍的争议不断,然后2021年小姑娘很骄傲(但不懂轻重)在微博跟粉丝分享荣耀:她获得美国高中毕业生“总统学者计划”提名(那是提供给美国公民和永久居民申请的奖学金计划)。美国财政部也表明没有记录显示这个人已经放弃美国国籍。当然那几年中国也买了一些足球运动员,中国冰棍球队48人名单,归化球员就有28位。真的和我们马来亚之虎旗鼓相当。

冬季奥运运动员谷爱凌。(图片来源:星洲日报)

得不偿失的取巧

FIFA是接到某方面投诉,怀疑马来队球员不是马来西亚人,才去一张张文件检视马来西亚足总到底是怎么解释这些明显不是马来西亚人的球员。结果发现FAM申报这些人已经是合法获得马来西亚户籍的外国人,因为这些人的祖辈是在马来西亚出生的。于是FIFA就逐个球员的来龙去脉去查,才会挖出这些人的祖辈原生地(西班牙、阿根廷、巴西、荷兰)和申报的资料(槟城、马六甲、柔佛、砂拉越)不符。于是裁定FAM伪造文件,FIFA宣布队大马足总罚款35万瑞士法郎(约185万令吉),7名球员各罚款2000瑞士法郎(1万600令吉)即禁赛一年。

11个球员,FIFA就成功揭穿七个人的身份造假。(图片来源:ASEAN FOOTBALL NEWS)

是的,那一排外国人脸蛋,11个球员,FIFA就成功揭穿七个人的身份造假,每名球员罚款2000瑞士法郎,没有取消早前比赛成绩,不阻碍他们2027年参赛,我觉得已经是给了面子打了折。很明显这次举报的人是越南国家队,所以这件事在互联网上最多人讨论的除了我们就是越南社群,网上各种嘲讽,各种挖苦,马来西亚本以为可以瞒天过海,想取巧胜之不武,结果被揭穿把戏,现在砸了钱买回来的外援还不可以用,赔了夫人又折兵,马来亚之虎已经成为国际球坛笑柄。

是真的就不要让人拆穿抓包啊

参加国家级别的赛事,球员国籍是决定性的一环。总不成FIFA默许阿拉伯人代表中国队,中国人代表美国队,非洲人代表新加坡队吧?当有人说“我们是找那些真正祖上是马来西亚人的球员,所以一切合法”的当儿,理应就不应该有其他证据指向这些人祖上不管几代都没在马来西亚出生。如果其他人找到不同结果,那就是有人在欺骗,对不对?

其实,如果当时打败越南的队伍,是8个马来西亚人3个外援,又或者7个马来西亚人4个外援,越南队或许也不会心里不舒服,不会觉得我们胜之不武。也就是因为我们球队大换血换得太过分了,太难看了,差不多整队都是外国人,才会被对手举报,没有举报,FiFA 或许还真的不会去“尽职调查”足总提交的球员资料。甚至该说,如果不是买外援,足总又何必提供球员的爷爷奶奶出生地证明?

外援政策打击本土运动员

虽然说“只买有血统外援”你说得通,但是不代表你就是真理,毕竟没有马来西亚的土生土长元素,那个人的成就就不会是我们的成就,他们的荣耀也不会是我们的荣耀,而是一种自欺欺人的虚荣感作祟。当你的球队胜利都是因为那些混血儿(最好是真的)的混血基因,那是不是意味着FAM也觉得我们马来西亚人不混那些足球强国的血统就踢不好足球了?这种混血儿国家队,根本就是为了羞辱自身国民基因而打造的。

举个例子,马来西亚人钟爱羽毛球运动,不是因为别的,就单纯因为那是我们自开国以来就玩得特别好的运动,成就最大的运动,所以特别有自信和荣耀感,靠的没有一个是外国球员,如果某一天,羽球队表现开始落后,羽总会不会开始去买其它羽球强国的种子球员,来充自己的面子?如果是卸下中国队或印尼队球衣,转身拿到和你我一样的马来西亚护照球员,陆续充斥着国家队,马来西亚年轻人还会抱着远大梦想去参加国家队选拔吗?本土运动员还没有被录取,就已经输给了自己国家的外援政策。

Siapa Boleh?

柔皇储已经退出足总多年,殿下只是凭热心和个人兴趣协助发展马来亚之虎,所给的意见和发展方向,其实嘛,没有法定约束力,更不是圣旨谕令,也就是说不要听取的还是取决于足总,然后就是青体部。单单是足总要求,没有青体部同意策略,内政部和国民登记局也不会配合和被牵扯,现在马来西亚整个国家一起努力说好说满进口球员的祖辈出生地故事。是的,需要对FIFA裁决负责任的是整个国家机构:马足协、国民登记局、内政部、青体部、内阁,因为他们联合起来,同声同气:

  • 政府代言人法米大言不惭说有人嫉妒大马队崛起;
  • 青体部长杨巧双说马来西亚的名誉受损,FIFA指控很严重,她既伤心又愤怒;
  • 内政部长赛夫丁则指出,这些球员符合《联邦宪法》第19条文的规定,因为他们与马来西亚存在祖籍联系,FAM所作一切申报皆合乎法律程序,还要强调国民登记局“严格审查”。

总之就是没有人说“或许有人操作不当,或许有人不实申报”,而是斩钉截铁地说这是FIFA错误裁决。现实问题是,就算是假设FIFA被你们收买,盖一只眼睛让你们上诉得值(但我不认为会发生),身为马来西亚人,你们看着那些外国人穿着国家队制服去比赛去赢奖,你会感觉骄傲,你会与有荣焉,还能高呼Malaysia Boleh?

亲爱的,那不是Malaysia Boleh, 那是 Malaysian Ringgit Boleh!

身为马来西亚人,你们看着那些外国人穿着国家队制服去比赛去赢奖,你会感觉骄傲,你会与有荣焉,还能高呼Malaysia Boleh?(图片来源:Sportstar)

不这样做根本赢不了?

世界首富伊隆·马斯克曾经因为日理万机还能在《流放之路2》和《暗黑破坏神4》两个线上游戏成为顶级玩家,而受到许多玩家敬仰崇拜,但是今年年初,马斯克在直播其《流放之路2》硬核模式账号时,因操作上的许多低级失误而受到全网玩家质疑,指控其存在“共享账号”(靠枪手打排名)的行为。同样,他在《暗黑破坏神4》世界顶尖玩家的成就也因此关联而遭到了怀疑。后续是在马斯克同意的情况下,YouTube博主NikoWrex发布了一集内容,详细描述了这一事件。NikoWrex公开了他与马斯克的私信,马斯克在其中承认了在两款游戏中都有代练和现金交易的行为。当被问及是否有找人代练账号和/或购买游戏装备/资源时,有钱就可以豪迈地任性的马斯克用一个100%的表情符号肯定地回答了这个问题。马总还不忘澄清,直播时操作账号的确实是他本人。他还辩解称,如果不这样做(用钱堆砌成绩排名)就不可能战胜亚洲玩家。马斯克总是一脸不以为然,可是玩家之间对他的崇拜和信任早已荡然无存。

无巧不成“双”,马来西亚青年及体育部长杨巧双近日也表示,只要符合国际机构的规则,马来西亚的归化(收买)运动员政策并不存在争议,并认为归化运动员是一个全球趋势(意思是指不这样做根本赢不了其他国家?)。不买球员就赢不了,那代表我们有进步空间,难道引入外援赢了球就代表马来西亚好棒棒?今天你用八个违规外援赢了越南,如果FIFA让你上诉得值,或许越南明天就会开始购买南美球员,之后的亚洲足球赛事,上场的没有亚洲人,因为泰国、印尼、日本、韩国、中国都玩外援,全是美洲人欧洲人在踢,这是在玩代理战争吗?这样搞还怎样可以让不同国家不同民族透过运动场较量竞技建立友谊?

国籍颁发不是儿戏也不该是比赛手段

归化球员涉及的不只是只有虚假荣耀和不道德胜利这一部分,它还涉及了国家公民权的阐释和社会公义的疑虑。马来西亚国籍,虽然不像美国国籍、新加坡国籍那么抢手,但是有许多人在这土地活了一辈子,申请了一辈子也拿不到。现在却有外国人,轻轻松松收了钱,才勉为其难被逼入籍,是勉为其难,被哀求入籍那种。是有多荒唐?

国内多少混血孩童因为父母没有合法注册婚姻,和收养程序出问题,导致他们成为无国籍孩童?根据联合国儿童基金会(UNICEF)和马大社会福祉研究中心(SWRC)发布,题为《被浪费的潜力:在迈向老龄社会的大马中,为无国籍儿童提供教育的经济意义》的报告披露, 仅仅2016,马来西亚就有29万437个无国籍婴孩出生。今年年纪40岁以上的国人应该有印象早年常有一些红登记的老人家,因为在申请国民身份的时候完全无法使用国语沟通而被驳回公民权申请,哪怕是一辈子都没有离开过马来西亚(因为没有护照)?

仅仅2016,马来西亚就有29,0437个无国籍婴孩出生。(图片来源:东方日报)

所以那些被看中的外籍球员就因为会踢足球,就可以完全不需要出生在这里,不需要有父母在这里,不需要懂得马来西亚国语,不需要爱国,不需要懂国家原则,不需要学会唱国歌,还一脸不情愿地收了钱,拿下马来西亚护照?

这种外国月亮比较圆的差别待遇,对那些生于斯,很多已经死于斯的红登记老人,公平吗?有许多外劳和难民,大半辈子都在我们的土地上奉献劳力和青春,赚取微薄的收入,他们是不是也可以找个死无对证的马来西亚阿公阿嬷的包生纸来追讨国民身份?大家记忆犹新,几年前希望联盟,特别是民主行动党在政治演说上曾经危言耸听说前首相纳吉为了大选胜出,派了很多身份证给孟加拉工友去投票,然后国民们听了是多么的愤怒(哪怕只是政治抹黑污蔑),自发组队上街封路抓“鬼”,怎么今天到了派身份证给外籍球员还砸大钱的时候,上至皇室成员、首相、部长,下至足总、球迷、政党盲粉异口同声说这是大势所趋,这是被允许的做法,这很正常?

运动场上胜负,竟然比维护国籍的神圣和严谨还重要?如此厚此薄彼,那气谁吞得下?

国家公民如何定义?

跟大家科普一下世界各国公民权是如何决定的。

血统主义(Jus sanguinis)

国籍的取得主要取决于父母的国籍,即“以血统继承国籍”。 强调血缘和家族的传承,一个人获得的国籍和父母、祖先的血缘关系紧密相关。 “Jus sanguinis”代表通过血缘传承的“属人原则”。

出生地主义(Jus soli)

国籍的取得取决于个人出生在该国领土内的事实。 国家实行出生地主义,通常也称为“出生公民权”。 强调一个人的出生地点决定了其公民身份。 “Jus soli”代表通过出生地点来决定国籍的“属地原则”。

这两种原则在现代国家法律中往往有不同的侧重,例如美国主要实行出生地主义,而中国则主要以血统为基础。 而马来西亚则是以属人原则为主,属地原则供参考,混合两种制度。凡于1962年10月1日之前出生于马来西亚领土内的人,都会自动获得马来西亚公民权利,那么1962年10月1日到1963年9月16日之间是怎么算,有待商榷,但是很肯定的是在马来西亚建国之后,只接受血缘关系获取公民权利,也就代表外国人取巧在本土生孩子也不能让他们变成马来西亚公民。

血统主义与出生地主义对比。(图片来源:Quartz)

这就是为什么那些被看中的球员都碰巧是爷爷奶奶是马来西亚“出生”的,而不是说他们的父母是马来西亚出生的,因为一切要“看起来“合乎法律要求啊,只有爷爷奶奶才能“拥有”在1962年以前出生在马来西亚境内“依据‘,那些球员的父母亲肯定不合格了,最好的情况就是人死了,文件正本还被战争毁了。

死鸡撑饭盖才是有损国体

马来西亚政府第二次卖弄小聪明(第一次就是提呈可疑的身份证明文件)先在足总把罪名怪在一名职员不小心把错误的文件交给FiFA的份上,以为这样就可以上诉得值,仿佛没有上级审查职员的工作?所以现在他们将错进行到底,是在掩耳盗铃,不理会FiFA自己进行的球员族谱调查报告?人家可是连老人家出生证明都找了出来啊!

政府高官为这种糗事背书,是需要国家背上很大的成本代价的,因为一旦上诉被驳回,哪怕是最后七人中有几人成功洗脱造假嫌疑,其余的造假,都是在向全世界宣示“这个国家彻底臭不要脸,为了拿别人的屁股当自己的脸皮用,还不惜行骗”,连壮士断臂,甩锅给足总,说是他们办事不力这条后路都没有了。

买回来的精神胜利真的那么重要?

日本现象级漫画《灌篮高手》漫画里主角所属的湘北高中篮球队在全国大赛上与山王工业队的比赛是其最后一场比赛,最终湘北以一分优势绝杀山王,赢得了这场关键性的胜利。 戏剧性的湘北在随后的比赛中,因为球员体力透支而输给了爱和学院,结束了全国大赛的征程,但湘北与山王的比赛是他们高中生涯的最后一场重要比赛,也是感动了全球读者多年不散的热血赛事,许多人因为这个虚构故事而成为篮球运动员。

2016年现象级国民电影《Ola Bola》改编的则是马来亚之虎1980年的真实辉煌历史,然而那个球队就像日本漫画《灌篮高手》里“神奈川湘北队”命运一样不济,在争取到入围资格之后就止步了,没有机会登上梦想的球场,球员们就各自带着遗憾解散。但是那种靠自己处理资源不足,毅然排解内部矛盾,最后上下一心争取胜利的过程,才是champion的真正意义。1970-80年代,马来西亚之虎是真的老虎,是一支令国民爱戴,也叫对手敬畏的真正“亚洲”球队,他们不曾是冠军,却一直都是国人心目中的冠军,现实中的湘北高中队。

据说年长一辈的马来西亚人(我不确定,因为我不年长)一定会记得人称“头家”的马来亚之虎队长苏进安、“超级莫”(SuperMokh)的射脚莫达达哈里(Mokhtar Dahari)、绰号“King James Wong”王者的黄才富、最佳守门员仇志强、哈山沙尼(Hassan Sani)、阿鲁姆甘(R.Arumugam)、山督星(Santokh Singh)、叶志强等家喻户晓的足球明星。华人为球队主力,有马来人、印裔人、锡克裔人,典型的”Ali,Ah Kau dan Muthu”組合,马来西亚该有的样子。

这两年代表马来西亚出赛的马来亚虎队伍,里面都什么人、叫什么名字,你说得出口吗?

延伸阅读:黄奕达专栏《教主是我》其他文章

版权声明  本文乃作者观点,不代表《访问》立场;本文乃原创内容,版权属《访问》所有;若转载或引述,请注明出处与链接。
分享文章

您觉得这篇文如何?

评级 0 / 5. 评分人数: 0

觉得我们的文章不错的话

请订阅我们的频道

请告知我们可以改进的地方

黄奕达

长期接受理科训练的文艺愤青。毕业于博大环境科学研究院,自少年时期就热衷搞音乐,目前是全职舞台工作者。关心政经文教、两性课题、意识形态、人性陋习……敢怒敢言,文风带剑,江湖戏称教主。

我有话说
加入会员追踪您喜欢的作者,
或收藏文章稍后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