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 > 树犹如此

我们会变成跟父母一样的人⋯⋯吗?

记得以前我跟同辈的朋友开玩笑说,我觉得自己跟爸妈是完全不一样的人,但是在情绪激动,或是生气的时候,就会发现自己言行举止和父母如出一辙。那种发现的瞬间像是五雷轰顶般震撼,像是窥见了弗洛伊德说心底深处那座冰山的原貌。

无论你多么想逃离,原生家庭带给你的影响都始终埋藏在冰山底下。

(照片来源:Pixabay)

当然不是说性格像父母是一件坏事,父母那辈有的坚毅、节俭、正直与慈悲都延续到我们身上。但同时我也相信,大约80、90年代的成年人,大多在经历时代转变中,或多或少都体会到,成长过程中父母对待自己的方式不尽然是正确的。甚至来到一些当代才出现的进步价值观面前,那些父母曾经对待我们的方式,其实还蛮糟糕的。

尤其是擅长以含蓄包装不善沟通的传统家庭,更是如此。

我记得大学的毕业旅行我和朋友们坐车去了金马伦,大伙在山上的公寓聊着各种话题。空气冷冷的,小小的露台望出去只有绿油油的山脉,好像什么都有,又好像什么都没有那样,像极了毕业之后我们面临的未来。

也不知道是谁先开始说起了父母的事情,大概话题说到毕业后父母希望自己去做什么吧,席间的女生朋友突然说:“选择读中文系这件事,是我唯一一次不听爸妈的话。”

在座的朋友们大多点头附和,虽然家人没有明确反对,但大家都知道,父母都会觉得修读中文系相对其他专业领域是“不吃香”、“没有出息”、“找不到钱的”。但我想在座的朋友们大概心情都没有这位女生的心情来得更复杂,因为她是独生女,父母对她寄予厚望,她也对自己要求严苛。

我常常看着她,都会觉得她似乎要逃离这种父母热切盼望下的凝视,可是总也不自觉希望自己能够得到父母的认可与赞赏。这让她的行为与选择变得很矛盾,有时候她是她自己,有时候她只是她身边长辈所希求的个体。

之所以能够体会她的感受,是因为我某种程度上也曾如此,那么迫切地希望得到父母的赞赏与认可。像她这样,像我这样,不会是唯一一个,也不会是最后一个,由传统家庭豢养出来的矛盾个体。

(照片来源:Pixabay)

我最后一次见到好朋友的时候,细算已经不知道是多久之前的事情了。那时候世界未病发,朋友们都在讨论买房子的事情。他们与伴侣有的准备结婚、买房了。我一方面替他们准备进入人生另一个阶段感到高兴,但同时也为他们正在面对的价值观碰撞感到忧心。

因为这些价值观之间有着巨大的时代鸿沟,不是一时半刻能解决得了的。像是朋友A的母亲总是觉得她找了个不对称的男朋友,常劝她分手再找下一任,认为结婚的事情不宜这么早谈;或是朋友B的父母亲总是觉得他和女朋友最后会回乡定居生活,但其实朋友B和女朋友一直都打算在K城定下来,只是不知道要怎么开口……

眼看这些大学期间两小无猜的爱情,越走近婚姻殿堂,就越多严肃且难以回避的价值观与问题。这感觉简直就是上一秒明明我还在看《情书》,是谁转台变成了某部长气的宅斗剧,更叫我对于认真建立感情这样的事情感到恐惧。

这些家事尤其难辨对错,只有文化与价值观差异,还有年轻人背负原生家庭带来的期待与阴影。

对一些人来说,心里面最大的创伤往往是来最亲密的原生家庭。这里所谓的创伤指的不只是家暴、吸毒、酗酒等等严重的社会问题。其实也包括父母投射过多的期待、不理解、冷暴力等等,各种看似不痛不痒的,亲子之间失败的相处之道,也让许多孩子在充满不安全感的环境中长大,最终长成了焦虑型或回避型人格的大人。

为什么这些看似不痛不痒的心理创伤,即便在我们长大成人了、过去了,还需要谈论呢?因为这些伤口将会随着孩子的成长而变大,长久地背负在孩子的身上。因为为人父母的责任,绝不只是将孩子喂饱、养大仅此而已。

父母作为孩子出生以后,第一个建立关系的对象,孩子和父母相处的方式,将会长久地影响孩子在成长过程中与其他人建立关系的方式,无论是交朋友或是谈恋爱。

我深深地知道我是典型的回避型人格,我面对渴望的事情从不直说,在面对认真建立感情的瞬间,我往往会先逃避。这些都是曾经原生家庭对我造成的影响。

当然不只是发生在我的身上,我知道我其他兄弟姐妹们都有着各自的问题。大家都善于隐藏心事,面对尤其没有安全感的面向时,经常格外地自卑,或者格外地自大。

小时候的我们在父母亲,至少那时他们所展现出来的模样是如此,限量版本的爱意面前,我们似乎变成了竞争者,好像需要更努力,再努力一些才能得到父母的爱。

这并不是说我们兄弟姐妹的关系变得恶劣,会出手打架,而是我们跟大部分亚洲家庭的孩子一样,拼命想要在父母亲面前证明自己有多优异,唯一希望的就是得到他们的认可。

但是我们要到什么时候才会觉得,其实不需要父母亲的认可,我们都可以是自己心目中足够好的人呢?

而孩子的这一份希冀对父母来说,是否也是一份重担呢?我们还要和父母维持这样的关系多久?

这是我花费很长时间去想明白的事情。在奔三的年纪,我回想许多过去的经历和选择,我不想要再被原生家庭的阴影持续笼罩我的生活。我不想要到了四十岁,还要对这父母亲说出:“你为什么总是不支持我的决定?”、“你为什么没有为我感到光荣过?”我不想要被这样的阴影持续恐吓我大半生。

在成长过程中,他们无法给予我的安全感与信心,我已经理解到他们那个年代物资与情感的匮乏,他们的上一辈亦是如此疏于馈赠。我甚至也开始体会到,随着年纪增长,我们和父母亲相处的关系也开始转变。

所以与其继续纠结,我更想要吧这些安全感与信心,尝试给予身边的人。

姐姐还未结婚之前就有过太多忧虑,当时疫情阻扰下,她想结的婚暂时被耽搁了,暂时想搬的家也是。她总是害怕被评断,于是常常自己一个人胡思乱想很多。

这一份不安实际上在她心里藏匿了很久,作为妹妹的怎么会没有看出来呢。直到后来她跟我坦白说出这些事情的时候,我看到她眼眶流出泪水。我想天底下还有着多少像姐姐这样,总是要担心别人眼光,担心别人认可不认可自己选择的年轻人存在呢?

30岁,好像早就转大人了,但要谈经验老道却又未满。那时我跟她说:“其实爸妈怎么想,一点也不重要。甚至我怎么想,你的好朋友们会怎么想,一点也不重要喔。重要的是,你知道那是你想要的生活,这是你选择的伴侣,就可以了。”

在传统家庭长大的孩子,总是会希望得到父母亲的认可,总是很努力地讨好。

原生家庭给我们带来的影响不容小觑,从小贯彻至今的价值观更是不易撼动,但是这并不意味着我们要继续成为糟糕的大人,糟糕地对待自己,也糟糕对待他人的理由。

奔三是什么样的年纪呢?距离老年还有大半的日子,但却不再天真无邪了。我们经历的人生阅历大概也足够我们去判断眼前的对错,去认知眼前的是不是我们想要的生活方式,更是足够我们去改变原生家庭带给我们的影响。

Break the circle。

延伸阅读:  伊藤树《树犹如此》其他文章

版权声明  本文乃作者观点,不代表《访问》立场;本文乃原创内容,版权属《访问》所有;若转载或引述,请注明出处与链接。
分享文章

您觉得这篇文如何?

评级 4.8 / 5. 评分人数: 17

觉得我们的文章不错的话

请订阅我们的频道

请告知我们可以改进的地方

伊藤树

自由撰稿人。喜欢阅读,喜欢听故事,也觉得世间万事万物,皆意有所指。

我有话说
加入会员追踪您喜欢的作者,
或收藏文章稍后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