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次聚会,两位朋友在角落窃窃私语,另一位朋友看不过眼,说是大聚会,不准有人聊私事,要嘛就说出来让大家听。
“说了你们也不知道是谁。” 私语的其中一位朋友说道。
不知道谁没关系,把故事说出来也行。看不过眼的朋友回应。
“好吧,” 她耸耸肩,“听说某位网民自杀了。”
事情是这样。这两位朋友都有一位共同网民,无论发表什么类型的内容,这位网民常常会跳出来留言。两位朋友起初看了酸民的留言后,会好好反省自己是否有做错任何事,但后来发现无论怎样调整,这位酸民对于好的内容都不作声,但稍微不合他取向的文章,就会跳出来酸言酸语。
两位朋友原本想要封锁这个账号,后来才发现,这位网民不仅是针对他俩,在其他人的留言区也有相同举动,点进去账号后,发现个人平台也充满对世界的极度不满,是个典型“愤青”。
自己绝对不会错,自己永远最清醒,错的都是外界与他人。
这两位朋友顿时释怀,但两位做法不一样。一位立即选择封锁,眼不见为净;另一位则让网民留着,毕竟他转念认为,网民留言虽难听,但留言就能提高互动率。
“反正他留言代表的是自己的形象。他自以为正义,但总是只会留酸言,在别人眼中肯定也会构成负面印象。这是他自己的人生,我不需要去承担。”
后来逐渐发现,这名网友消失在留言区。原以为他找到新的战场攻击,没想到朋友在一次聊天中辗转发现,他已经去世。
自杀,躁郁症促成。
“所以,我们刚在讨论,是不是在网络上总是散发负能量的人,自己患病了不知道。为了抒发内心的狂躁,看世界总是带着一股愤怒,孰不知内在知觉早已失调,才会不自觉酸言酸语。以为自己是正义正确,实际上早已暗示情绪已亮红灯。” 朋友揣测。
就像近期《Inside Out 2》的情节,为了要避开许多风险,焦虑强势掌控大脑,看似要保护个体受伤,实际上过度紧绷,容不得任何异见,导致理智线失控,当下可能会做出许多遗憾的事。
“你看法如何?”朋友转头问我。
没有绝对答案,我耸耸肩回答,按照人类图知识来说,每个人设计太复杂,很难一概而论。但有个大前提,一旦发现情绪不对,请远离社交媒体。
无论是愤怒、难过、失望或焦虑等,若情绪不平稳打开社交媒体,无论多好或正面的事,看在不稳定的情绪里,很大可能会扭曲成伤害自己的情绪。若没觉察这点不对劲,继续想要在社交媒体逗留,任何举措都有可能会制造出更庞大的负面漩涡,不仅波及他人,自己也会被吞噬。
我不认识这名网民,也很难理解他当下的状态,但估计他一度希望,在网络上的某个人能接住他,看穿他留着酸言背后的动机,抚平长久以来的焦虑与不安。毕竟,谁不想在网络上健康互动?谁希望一直看这世界最不堪的一面?
只是,当他攻击性越强,附和的也都是负能量超重的人时,当关上手机后,内心却依旧孤寂,或许这才是他最想挣脱难受的片刻。
或许,《Inside Out 2》给了另一个出口。
觉察所有情绪后,并一一接纳不完美的自己与世界。情绪高涨时,与家人朋友分享喜悦或有价值的事;情绪低落时,选择独处来耐心沉淀。无论内在情绪或外在世界,都选择尊重存在与差异。用这份正念出发,或许就能找到活得自在又安心的步伐。
所有的Out都来自Inside,我也自我提醒。说出来的话,都是内在的情绪价值投射。多看回自己写过的东西,就是情绪是否健康最好的测试。
▌延伸阅读:郭朝河专栏《河足挂齿》其他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