究竟保留籍贯还有意义吗?
看到林依晨因录制中国节目时脱口而出一句“我是成都人”,而引起广泛台湾网友的嘲讽及辱骂,让我不禁思考这个问题。
看了一些台湾网友留言,不少论点都有值得讨论空间。
有人认为林依晨既然已经在台湾出生,父亲也是正港台湾人,因此不应该把祖父的籍贯当作是自己的身份;有人点出就算要谈籍贯,应该以父辈为主,既然林依晨的父亲是在台湾出生,那就应该改为台湾才对。
这个新闻衍生出的身份定位问题,我丢给身边的大马与新加坡朋友讨论,所有人回答都一致——保留祖父辈的籍贯没问题。
“就只是一个祖辈身份的追溯来源,跟我们目前的国籍没什么关系。”无论是广东、福建、海南、潮州、客家人等,大家都认为祖籍只是家族方言的参考,但不影响自己现在的国籍认同。
“无论籍贯为何,我们都还是马来西亚/新加坡华人。”朋友不约而同的答案。
我查了一下网络资料,籍贯指的是父亲与祖父的长居地,在古代来说,是政府对人口进行管理的一部分,除了能帮助记录人们的来源地,也可以作为税收、征兵或社会管理的参考。
除了中国外,大马与新加坡应该是少数还保留籍贯的国家。保留原因很简单,上世纪中国发生许多内战,许多华人忍受不了飢饿与战乱,因而南下东南亚寻找出路。往后顺利落地生根,籍贯就成了饮水思源的寻根参考。
只是,当这些华人在马新地区永久扎根,繁衍至第四代,那按照籍贯的原本意义,是否就应该顺势改成“马来西亚”或“新加坡”?
毕竟,籍贯本来就是个变量。就算是我现在认知祖父的籍贯,但这肯定不是家族源头最初的长居地。在那之前的祖辈,肯定在中国经历无数的户籍迁移,到了清末才选择在某个省市安定。
也就是说,近代籍贯的意义参考,是建立在中华文明的家族源头参考,但究竟要从哪一辈开始计算?以祖父的出生地作为依据参考是否合理?籍贯是否会与国族身份认知冲突?
这些问题带着“因地制宜“的属性,每个地区的人认知不同,自然会有不同的答案。只是林依晨以为上的是中国节目,主要目标群众是中国人,当下自然想顺着语境融入谈话氛围,没想到如今互联网发达时代,观众群早已不分国籍,尤其当前两岸关系敏感,才会招致那么多非议。
事实上,除了华人世界比较讲究籍贯外,世界上其余种族都不太在乎。他们并非不重视祖先来源地,有些欧美家庭在讨论原籍国家时,就算已移民几代,还是会保持强烈的文化认同,但都只是家族的口头传承,而非有官方文件需要填写籍贯。
对我来说,现在马新华人家庭大都以华语或英语为主,方言沟通的趋势越来越少,籍贯的保留意义的确越来越薄。虽然站在文化传承面来说,看似有点意义,至少让后辈知道老祖先是从中国哪个省市飘洋过海,了解当初打拼的艰辛脉络,让他们珍惜眼前的安稳并非理所当然。
只是,对于追求享乐主义的现代年轻人来说,这点事会让他们放在心上吗?当家庭关系越来越疏离,父辈不再分享家庭的脉络时,籍贯会是抓住家庭关系的核心绳索,还是一种不合时宜的精神负担呢?
▌延伸阅读:郭朝河专栏《河足挂齿》其他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