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一阵子,收到了读者的咨询关于解剖后,法医在死因栏上写了—无法被确定。到底这是怎么一回事?今天就和大家聊聊关于这个课题。
死因无法被确认,英语为: Unascertained。这死因常见吗?老实说,在法医部工作多年,解剖过那么多具遗体,我本身的确书写过不少这样的死因。那为何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呢?不是解剖都可以找出死因吗?我相信这肯定是很多人心中想问的问题。现在就和大家解释一下。

法医之所以会写死因为无法确定,是因为法医在进行解剖时,没有发现任何可以导致死亡的疾病。加上法医所获得的其他报告,比如毒理学报告,器官病理学组织报告,微生物报告等等一律都正常。在这样的情况下,法医只能把死因定为无法被确认。那在什么样的案件下法医会书写这样的死因呢?
案列1:腐烂的遗体
一具遗体,如果死后多天才被人发现,那么遗体将会腐烂。根据马来西亚的天气,在室内,这会是差不多3-4天的时间。当遗体腐化,遗体肿胀,蛆开始分解遗体细胞组织,那么法医在解剖遗体时,将会失去很多重要的资讯。如果死者是因为缺血性脑中风去世,那么法医就需要检查死者的脑。但是脑也会跟着遗体腐化,这过程称为液化性坏死(liquefactive necrosis)。也就是说,脑会逐渐分解成半液体状态。那么法医在检查死者的脑部时,就无法清楚看见缺血性脑中风的变化。最终,法医只能将死因写为无法确认。因为法医只能根据现有的证据,书写死因。法医不可以单凭自己的猜测书写死因。

案例2:遗骸
虽然遗体已经成为了遗骸,但是当警方将遗骸送来法医部时,法医还是要为遗骸进行解剖。解剖遗骸的第一个目的,并不是找出死亡原因。第一个目的其实是找出死者的身份。法医需要通过检查遗骸,推算出死者的性别,年龄,身高,族群等等。有了这些资料,警方就可以缩短失踪人口名单,更快速找出死者身份。警方可以要求死者家属过来法医进行DNA采集,之后连同死者的骨头送往化验室对比DNA。有了死者的身份,警方就可以继续调查这起案件。死因方面就比较困难。如果死者因为本身的自然疾病而死亡,那么当遗体已经成了遗骸,内部器官已经完全腐化,那法医基本上已经无法找出死亡原因。如果死亡原因是因为创伤,那么也许法医还可以通过检查骨头尝试推测一个合理的死因。这说明,很多时候,遗骸的解剖,死因也会是无法确认。

案例3:特殊情况
有些案例,法医大概知道死者的死因。但是碍于国内没有特定的检测服务,所以死亡原因无法被证实。打个比方,一名年轻死者在运动时突然死亡。死者生前完全没有任何疾病。这种猝死,很可能是心源性猝死。年轻人,突然心源性猝死,其中一个原因就是心脏离子通道病(cardiac chanelopathy)。这种疾病会造成心律失常,导致死者突然死亡。法医在检查心脏时,是无法看见任何结构性的变化。要确认死因,需要将死者的血液或是心肌送往化验室进行基因检测。据我所知,这种检测需要送往国外化验,而且价格不菲。所以这样的情况下,法医最终只能书写死因为无法被确认。

虽然死因无法被确认会让人误以为法医什么都不懂,什么都没有做。但是,事实上,死因无法被确认也是一种结果。至少法医已经证明了,在现有的检测条件下,已经排除了多个可能的死因。
▌延伸阅读:陈然致专栏《法医笔记》其他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