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出版的第六本书《最美好的时光》中,有一篇文章提到,我们那么努力地养育与教育孩子,最终目的就是要在他满十八岁时,送他离开我们身边,去寻找他的梦想,去实现他的人生。
当时就有人说,你孩子现在才三岁,你当然说得那么轻松,到了他十八岁,你会舍不得他离开家,舍不得他离开你身边的。
我听了微笑说,到时再检视一下我是否能”walk the talk”。
很快地十四年过去了,一次念着中四的孩子跟他外婆聊天时说:”我考完SPM之后,就要离开这个家,去远远的城市求学或工作。”
我在旁听到了,心里很宽慰:这一天来了哦,他终于为自己未来的人生做了一个重要决定。
心里没有不舍,只有淡淡的喜悦,因为我可以想象孩子这样说的时候,脑袋里装的是对未来的期待,他想离开这个家,是因为他觉得自己需要飞得更高更远,以便找寻他梦想中的未来。
也从这个时候开始,我积极地为他的离家做各种准备。
当时还没意识到,我对孩子离开家这种洒脱的心情是源自哪里。
后来跟一位朋友聊起孩子的事情,她说,多几年孩子都不理你了,到时你才来哭吧。
我对这句话是完全没有头绪的,对我来说,孩子是否要”理”父母,除了基于跟家长关系的亲密和好坏之外,也存有其他因素,如他当时的生活形态,是否真正做着对他们人生非常重要的事情,如准备大学的毕业考、跟女朋友在热恋中、刚加入新的公司等等,他们可能需要花三几个月的时间来专注把这些他们自觉非常重要的事情做好。
所以我为什么要哭呢?
再后来,有位妈妈在脸书问我,她的儿子进入附近大学就读,离家很近,但周末都不回来,问我要怎么办?
我好奇地问,为什么要处理?这样看起来很好啊,不回家大概是在享受大学生活,我们别打扰他就好。
这位妈妈说,哎呦,怎么这孩子都不恋家,不想念两老的?
我告诉她,这样的期待留给自己就好,孩子离家独立了,我们就需要调整自己对孩子生活的介入度,让他自由,如放飞的鸟,累了总会回来。
换句话说,当孩子考试考坏了,失恋了,沮丧了,挫折了,也許会想要回家来讨个抱,讨个关心,那么到时我们就煮三几个他喜欢吃的菜,听他说话,夜了,如往日一样为他关了房间的灯。
我想这样就已经很不错了,而不是期待孩子每个周末都回家来,因为他正在兴奋地过着他的新生活呢。
前几天,开车回家时,突然想起,自己的母亲,也是如此对待我们的。
我十八岁考完SPM的几天后,拿着两个行李离家,到吉隆坡去念书,从此以后就没有回家长住,对我这样头也不回、那么期待新生活、快乐离家的女儿,我母亲从来没有微言,她表现得很高兴,因为我看起来好期待新生活。
我问她会不会舍不得?她说当然会舍不得,但每个人长大都会离家去寻找自己的梦想。后来我在吉隆坡的生活或工作遇到不顺遂时,打电话回家,听到母亲的声音总是想哭,盖了电话,重新得到力气,就继续好好地在都会生活。
我从我母亲这样对待我们离家的态度中学会了,孩子离家是常态,用祝福,用支持,用关怀来应对,让孩子能安心开展他们的新生活,不情绪勒索他们,不要求他们一定要常常回来,但家一直都在,欢迎孩子们随时回来。
如今我的孩子离家求学满一年,我也如我的母亲一样,在孩子需要支援的时候二话不说给予支援,在他重要的日子里通过WhatsApp打个招呼(以前母亲是通过电话),其他时候我都是隐形的,因为我是如此相信我十九岁的孩子是时候摆脱大人的唠唠叨叨碎碎念,自己去面对生活的难题。
你知道吗,当你相信孩子,他就能照着自己的意思,长成自己要的样子了。
延伸阅读:许慧珊专栏《珊言良语》其他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