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 > 珊言良语

界限VS教育工作者

界限是什么?

简单来说就是,清楚的知道每个人都是有限的,时间有限、精力有限、能力有限,所以必须在适当的时候学会拒绝、释怀、放下、接纳,在不超越自己的职权,不高估自己的能力精力之下执行任务。

而身为教育工作者,能够守着的界限就是:因为我们的时间有限、精力有限、能力有限、知识有限、权利有限,所以在教育孩子的时候,我们必须清楚的知道有些事情我们可能做不了那么就别去勉强,另外我们要清楚我们教育的孩子有法律保护不受他人伤害。

我每个星期有两天会在课后托管中心值班,中心里大概二十个小孩来自完全不同的家庭,有着不同的个性、处事方式,被检测出有自闭症和注意力缺失过动症的孩子也有好几个,我们经历过不少教育过程中跟孩子们的冲突:试过有小孩因为发怒把辅导室的沙发翻过来,破坏墙壁因为隔音而贴上的海绵,拉断我的项链,抓伤同事的手等等,但过程我们完全没有鞭打小孩,只是在事情过后跟家长谈。

每个孩子的行为背后都有原因,找出这原因才是让孩子改变的最大关键,每一个小孩因为环境个人情况的条件不一样,处理方式就不一样。

我很清楚知道孩子是家长的,我的职责是让孩子在我们这里的时候照顾和教育他们。当他们做错小事,我会问清楚孩子这样做的原因,然后做机会教育,如果他们犯的是大事,我会跟家长谈,让家长知道孩子的问题,跟家长一起找出家庭教育应该负的责任,再讨论家长可以改变的部分或在家里可以做的事。

身为教育工作者,应懂得保持界限。(图片来源:Pixabay)

一般这样的处理,普通孩子一次就改变了,特殊孩子可能需要多几次,但每一次他们重犯,我们只要再机会教育,他们马上明白,以后也就不再犯了。

有一次跟国中辅导老师聊天,她提到常常她通知家长孩子在学校犯错的事,希望家长能到学校跑一趟,结果等来等去都不见家长来,再打去,家长已经不接她的电话了,她语气中有懊恼,我跟她说:“身为学校的辅导老师,你已经做好你身为老师的责任了,你见了学生,做了辅导,约见家长,但想进一步跟家长谈如何帮助孩子时,家长不想配合,那么就是家长的选择,而不是你不尽责,因为孩子不是你的,是家长的,你这部分能做的已经完成了。”

我想这样的认知对辅导老师来说非常重要,当学校老师把需要处理的学生交到辅导老师手上,只要她跟着程序做好她的部分,家长不肯配合,那么责任就在家长身上。

辅导老师听了就说:“但是孩子还很小啊,我们知道如果家中有人肯关注,孩子一定能进步。”

我当然也知道家长介入能够让孩子改变,但要记得我们自己各方面的不足:

1)时间的不足:所以如果家长不肯到学校来,辅导老师不可能一一去学生的家见家长。

2)精力的不足:如果一个月需要处理十个这样的学生,我自己的课应该也不用上了,所以我只能确保我在预定的时间里把十个个案做得最好。

3)权利的不足:也许我鞭打这位学生,学生能够变得更好,但我没有权利鞭打学生,他们在“保护儿童法令”下被保护,不允许任何人伤害他们的身体。

4)知识的不足:也许会有更好的方式让孩子走回正道,但现阶段的我可能知识不足,没有更好的帮助学生的方法。

5)经验的不足:因为经验不足,所以没办法有效处理个案。

这些的不足限制了我们能够做得更多更好,但如果我们很清楚我们已经尽力了,那么就接纳结果,接受家长不肯合作,继续等时机再跟家长聊孩子的事情,接受这个孩子可能还没有准备好接受你的辅导,接受孩子的叛逆期青春期带给他们的困扰和茫然,等着他们长大一点再继续。

记得一次我们劝请孩子有学习障碍的家长,不要对孩子有太多的期待,既然医生已经确诊孩子的学习障碍,那么跟学校老师沟通好之后就不要要求孩子每天完成他的功课,因为他能力不及,就算勉强完成,第二天也忘光光,让孩子更怕学习。

后来家长没有听我们的建议,让孩子去上很多补习班功课班,我再劝了两次就不再多说,因为虽然我知道这样做会有后遗症,但我现阶段的责任完成了,如果有一天孩子出状况,家长再回来问我怎么办,我会再建议他另外的做法。

后来孩子出现很多情绪问题,开始咬指甲、抓头发,甚至撞墙,家长再来找我,我就把辅导员和临床心理师的联系给家长,请家长带孩子去见他们。

因为抓紧界限,我知道这样做不对但我没有再去劝说,因为孩子是家长的,家长有权决定应该给孩子什么,出了事情,后果自然是家长需要去承担,我们不能因为预见了后果就越界越权的去做什么去说什么。

这条线非常重要,身为教育工作者需要死守这条线,除非有多余的时间多余的精力,觉得非插手不可,那么可以在恰当的情况下多为学生做一些,如果做不到,至少已经尽力了。

只有能够守好这条界线,教育工作者才能不受工作影响情绪,也不会影响自己的生活。

声明  本文乃作者观点,不代表《访问》立场;本文乃原创内容,版权属《访问》所有;若转载或引述,请注明出处与链接。

 

分享文章

您觉得这篇文如何?

评级 4.6 / 5. 评分人数: 10

觉得我们的文章不错的话

请订阅我们的频道

请告知我们可以改进的地方

许慧珊

echokoh@hotmail.com

曾获星洲日报十大最受欢迎本地作家,文章常见于各报与杂志。著有《单身俱乐部》、《无聊才结婚》、《快乐女人》及《左雍右为》等。现致力推广社运、关怀特殊儿单位与亲子成长活动。

我有话说
加入会员追踪您喜欢的作者,
或收藏文章稍后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