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二十年来,在网络媒体中,育儿理论一波一波片段式地发放,大家学习了的确解决了一些教养问题,但如果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一招走天下,常常会有用错理论而不自知的情况。
举个例子,有人提到要民主化教导孩子,于是给予孩子更多的决定权,他们可以决定要吃什么,不要吃什么,要不要参与某些课程某些活动等等。
我觉得这个决定权的发放应该在中学时期才实施,而且是在教导了他们全面的概念,确保他们有某方面的能力之后,才阶段性地给予自主权,而不是一开始就给。
结果我们看到明明家长是有营养知识,应该是主宰孩子成长所需营养的主要人物,结果外出吃饭会咨询还念着小学的孩子的意见,然后以孩子的决定为主,几年下来孩子很理所当然地认为要吃什么,要去哪里吃,是他说了算,有时家长没如他意,还会嘟嘴在后座生闷气,到了餐厅还不肯下车,家长笑着跟我说这事时,我自己心下一阵惊。
也有家长要送小学孩子去一些课程或活动时,也”咨询”孩子意见,孩子听到要用他的周末玩线上游戏的时间时,都说不去,失去了参与这些可以加强自身能力、知识和社交的活动的机会,对下一阶段的发展多少会有影响。
如果家长在孩子小学时期给予孩子过多的自主权,到了中学,没养成他们整体概念的情况下,父母已经无法要求孩子在生活里做正确的事情了。
如长久以来习惯想吃什么就吃什么的中学孩子,因为日程安排每日两餐需要外食,你要求他午晚餐要选择营养均衡的食物,结果你会发现他每天午餐干捞面,晚餐麦当劳,那已经是他的饮食习惯,要改变需要革命了。
如果你在可以养成他一辈子饮食习惯的年龄阶段没有拿到主权去决定他的饮食内容,养成营养均衡的良好饮食习惯,那么进入中学阶段再想开始就困难了,更无需妄想以后上了大学或外出工作之后,不在你的眼下生活时可以维持营养均衡的良好饮食习惯。
从字面上来看,”民主”、”不教导”与”不管教”,是三个不同的词汇。然而,家长如果在育儿实践上没拿捏好,想表现的民主常常会变成不教导和不管教。
此外,从字面上来看,”不教导”、”不管教”和”宠溺”,是三个不同的词汇。然而,家长如果分不清楚民主教养背后需要的条件,在育儿教养现场发生的事件里,以为自己是民主作风,结果变成不教导不管教的放飞孩子的某些行为,最后就形成了宠溺行为了。
宠溺孩子后果不一,有时候家长会发现年级比较大的孩子在外怎么老是有事,老是闯祸,老是出意外,成长阶段有不少麻烦事,殊不知在孩子小时的不教导、不管教是源头,每次孩子做错事情时只想着原谅,担心惩罚给他造成长期阴影,便失去了大好机会,在孩子需要界限教育时给予教导,或在需要约束某些行为时进行管教。
孩子需要从成长期发生的许多事情来学会人我和的界限,什么时候应该约束自己的行为,什么时候应该减少自己的某些活动等等,如果家长在过程中都让孩子做决定,他们高兴就好,那么孩子就没能从这些过程里学会他们本来就应该学会的事情。
他们学会的是只要我想要,做什么都可以,闯祸了出意外了会有人来收手尾,不会被责备,不需要负责任,当然也就无法从事件中学会什么。
网络时代,教养理论和教养方式都可以一指点击就获得,但很多时候短短一篇文章可以给你的只是一个概念,要有整体的概念,还需要多读,多实践,多思考才行。
延伸阅读:许慧珊专栏《珊言良语》其他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