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 > 珊言良语

师奶看临教问题

我以前常常质疑我国教育部的两件事情,一是迁校,一是临教。

为什么需要迁校? 为什么要把一个在远方已经没有命的小学大费周章的经过各种繁琐的手续之后在另外一个地方活起来?为什么不是哪个地方需要学校就建学校?这当中到底有什么猫腻?

为什么我们需要临教(临时教师)?为什么不是受过合格训练的教师才能教育我们的孩子?教育我们孩子的教育工作者不是应该接受过全盘教育训练的合格教育者,为什么会有因为临时需要而匆忙上阵的,未经过训练/稍后再做训练的教育者进入体制呢?

这一次我不谈迁校,我谈临教。

最近教育部副部长张念群女士在国会回答提问是说起临教问题时,说明教育部仍然缺乏6000名教师,所以政府将在明年二月聘请3000名临教以供国小和华小。

要看懂问题,就要问问题,我国独立六十年,为什么还有教师不够的问题?问题出在哪里?是负责计划师资的人?还是资源不足?

张副部长解释师资不足主要原因是因为每年师训学院培训的教师人数大概1767名,与学校需要的人数不符合。

如我般一介师奶看来有两个问题,一,相关部门计划不周,照理说每个孩子一出生,国民登记局那里就多一个数字,负责计划师资的官员只要在十二月三十一日跟国民登记局要当年各族宝宝的出生数量,然后减去接下来六年将会退休的老师数字,再加一定的巴仙率(提前退休/因为各种原因无法继续执教/生产拿假),大概就算得出六年之后大概需要多少教师,虽不中应该也不会太远。

二,“国内师训每年都没有办法训练足够的教师”,这句话背后的原因没有被说出,既然副教长不说,那么我只好乱猜:是因为没有足够的钱建师训学院,还是缺乏合格的教师培训人?

如果是,政府和教育部打算怎样长久解决这个问题?我读了几篇报导都没有相关的解释,也许是因为记者没有问这个问题。

这一次招募临教是教育部试着解决眼下问题的努力,我关注的筛选素质也算在最低标准:申请者申请教导的科目,必须和大学修读的领域有关,不符合资格的申请者不获面试,录取的临教必须在学校服务三年,且需要完成假期师训课程就可以申请成为正式老师。

整个架构看来和之前大学资格者到师训进修一年后成为正式教师的方式有些差异,好处是临教在申请成为正式教师之前有三年的时间确认自己是否真的喜欢教育领域,是否对教育孩子有热忱,再决定是否申请当正式教师。

而申请教导的科目需要跟大学修读领域一致的方向当然是对的,只是希望之后学校在排课时也有足够的相关科目老师,不会因为某些科目老师不足而让选修某些科目的老师用不上自己的专业知识,或发生美术专业老师去教马来文的问题,辛苦了老师,也耽误了学生。

话说回来,我国这些年来的财政预算案里,教育部和卫生部都是获取的拨款最多的五大部门之一,足以显示政府对这两个部门的重视,但钱是否有用在对的地方,或有没有被滥用?是值得我们关注的。

我国这些年来的财政预算案里,教育部和卫生部都是获取的拨款最多的五大部门之一,但钱是否有用在对的地方(图片来源:张念群脸书专页)

二十年前,一位熟悉教育部的出版社朋友跟我提起好些官员和商业人士排排坐一起刮巨款的事,希望今天的政治环境杜绝了这样的现象,让本来每年都要被黑的钱回到了正确的用途上,就能利益更多学子。

最后想碎念一下的是,如果我们的2013年到2025年都是根据 2013-2015教育大蓝图进行,我能预见我国的教育环境能获得急速改善。

But, 套句台湾作家九把刀先生的一句话,“人生最厉害的就是这个but”,这些年来计划的确往目标进行中,只是人为因素太多太杂,好些很好的计划胎死腹中,有些看起来能够改善我国教育体质和素质的制度,被利益共同体如教育工作者和家长们,甚至既得利益者出版社补习中心等大力反对,结果几经艰难才见推行。

还有一些看起来非常完善的全盘计划,因为人力资源的素质和培训不足够等问题而跟不上计划的脚步,让一行又一行超高素质的计划条文在现实里变得很孤独:执行者不知道自己为何推行,社会人士看不出素质高在那里,被教育者则被大人们带领团团转。

罗马不是一天就造成的,教育改革更是需要时间,在时间的流淌中看到的一点一滴改革,成果往往需要等十年或更久之后才收割,我只能期望我的孙子上小学时我们不需要再谈论教师不足需要临教的新闻。

延伸阅读许慧珊专栏《珊言良语》其他文章


版权声明  本文乃作者观点,不代表《访问》立场;本文乃原创内容,版权属《访问》所有;若转载或引述,请注明出处与链接。
分享文章

您觉得这篇文如何?

评级 4.3 / 5. 评分人数: 8

觉得我们的文章不错的话

请订阅我们的频道

请告知我们可以改进的地方

许慧珊

echokoh@hotmail.com

曾获星洲日报十大最受欢迎本地作家,文章常见于各报与杂志。著有《单身俱乐部》、《无聊才结婚》、《快乐女人》及《左雍右为》等。现致力推广社运、关怀特殊儿单位与亲子成长活动。

我有话说
加入会员追踪您喜欢的作者,
或收藏文章稍后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