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 > 珊言良语

为孩子选一间Gangster中学

支持 Supported by  

今天中五的孩子开始了他SPM 的考试,也代表我陪伴两个孩子度过他们十年中小学求学生涯的任务完全结束,我想谈谈一个母亲在如此靠近新加坡的区域,让两个孩子都在马来西亚国立中学求学的心路旅程,我觉得这些过程可能和当年其他区域有所不同。

今天中五的孩子开始了他SPM 的考试,也代表我陪伴两个孩子度过他们十年中小学求学生涯的任务完全结束。(图片来源:freepik)

简单来说在北马大家争破头要进入的是国民型国中,中马甚至我那个年代的居銮,大家认为的精英名校是特选国中,而在靠近新加坡的这个地方,人们在十年前全A生要考进特选国中都相当吃力的情况下,华小毕业之后考进宽中却成为大部分此地家长心心念念的。

在这样的整体氛围下,十一年前我家老大在小学六年级自行选择国中成为他继续求学的目标时,家人是很震惊的,孩子经过一番小革命才得偿所愿在国中求学,而在他们两兄弟求学的过程偶然还是需要回答大人们诸如此类的问题:

“为什么不读宽中?”
——“因为没有考入学试。”

“为什么没有去考?”
——“因为没有想进这间学校。”

“为什么不想进这间学校?”
——“因为想要进国中。“

“为什么想要进国中?“
——“因为马来西亚多元的环境最好能说三种语言。”

“谁说独中毕业不能说好三种语言?”

住过北马和中马的我刚到南方来时对这样的情况曾有过一段日子的文化冲击,惊讶此地的人对宽中的情意结是如此的深,这几乎已经成了一种社会隐形的信念,后来我也接触了一些家长,他们也对孩子如果考不上宽中有深深的焦虑。

在靠近新加坡的这个地方,人们在十年前全A生要考进特选国中都相当吃力的情况下,华小毕业之后考进宽中却成为大部分此地家长心心念念的。(图片来源:宽柔中学资讯网)

我请一位家长不要过度把三年级孩子的时间填满,小学的时光应该要有足够的玩乐才对,家长说:不能一直玩啊,要好好准备课业,如果她以后考不到宽中,她的人生就算完了。

这是我听过的最严重的说辞,但不是唯一,类似的说辞也听不少家长说过。

记得跟一位初见面的中年妇女聊天时,她说到她邻居的孩子都去念国中,而她家三个孩子都在宽中念书时下了一个注解:邻居家庭就怎么就没想好好栽培孩子。

我当下愕然,我告知她我还真的没有听过让孩子进入国中的家长就是没有好好栽培孩子这样的说法,我原生家庭有国中生和独中生,但对我们来说好像只是源流的不一样,选择哪个源流升学对我来说,跟这些孩子以后的成就也没有太大关系。

后来两个孩子在这间所谓的ganster国中度过他们了的中学生涯,我后来才发现这根本不是什么gangster学校,是一间 纪律严谨得我都觉得其实可以放松一点的学校。(图片来源:freepik)

当然这是十年前的情况,不知道这几年来因为国际学校如雨后春笋般成立,宽中也从一间变成了三家,入学门槛大幅降低,家长们也有了不同的选择,我已经很久没听到家长们这样焦虑的说辞了。

以我这样的佛系家长,孩子念的国中当然选择最近的那一间,方便接送,孩子也无需花太多时间在来回车程,但有同学家长跟我闲聊发现我选教育局派送的最靠近家里的国中,就好意地提醒我:这间学校校风不好,很多gangster,纪律也败坏。当时我告诉对方,我相信家庭教育可以克服这一切。我自己以前的学校也挺ganster的,打架抽烟时有所闻,每一间课室的百叶窗几乎都破了好几片,但栽培了许多优秀的毕业生。所以我从来不担心学校,我比较担心的是自己是否可以在孩子暴走的青春里接住他们的情绪,和当他们的学习过程的伙伴。

这间学校也许真的曾经gangster,但经过历届校长的努力,已经成了足够让孩子们好好成长的学校。(图片来源:freepik)

后来两个孩子在这间所谓的ganster国中度过他们了的中学生涯,我后来才发现这根本不是什么gangster学校,是一间纪律严谨得我都觉得其实可以放松一点的学校。老师专业尽责、有爱心,对青少年学生了解挺多,对家长和学生的态度是平行而不是俯视。这间学校也许真的曾经gangster,但经过历届校长的努力,已经成了足够让孩子们好好成长的学校。我遗憾的是我两个孩子就读的时段,这间学校已经没有gangster的风气,他们少见了一种不同的氛围;这氛围也许在他们未来的日子里比较难见着了,过了青春期,谁还想要叛逆呢?

而今天孩子就要结束他的中学生涯了,一个孩子需要整个村的教育,感谢学校和老师们如此用心培育我的两个孩子,学校和老师尽心尽力的过程我都看到了,在培育这一代的努力上,他们洒下了心思和汗水,完成了他们对这些孩子的教育使命,这些孩子的未来灿烂和安稳,就是他们努力的成果。

延伸阅读:许慧珊专栏《珊言良语》其他文章

版权声明 本文乃作者观点,不代表《访问》立场;本文乃原创内容,版权属《访问》所有;若转载或引述,请注明出处与链接。
分享文章

您觉得这篇文如何?

评级 0 / 5. 评分人数: 0

觉得我们的文章不错的话

请订阅我们的频道

请告知我们可以改进的地方

许慧珊

echokoh@hotmail.com

许慧珊是南马特别孩子关怀协会主席,致力推广社运、关怀特殊儿单位与亲子成长活动。曾获星洲日报十大最受欢迎本地作家,文章常见于各报与杂志。著有《单身俱乐部》、《无聊才结婚》、《快乐女人》及《左雍右为》等。

我有话说
加入会员追踪您喜欢的作者,
或收藏文章稍后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