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院才是看电影的地方,过去三年因为疫情关系,电影公司才转战线上发行,作为暂时的权宜之计。随着疫情告一段落,荷里活各大片商开始改弦易辙,把发行重心转回线下,让电影充份发挥票房潜力,不再看流媒体的脸色。
我一直对串流平台取代电影院这件事不以为然,觉得流媒体不透明的数据反映不出一部电影的受众程度,也无法完全释放电影的商业价值,长期而言对电影发展是一种伤害。所幸电影公司很快就意识到这一点,当去年的疫情逐渐缓和后,便开始改弦易辙,慢慢回归院线发行,让一切走回疫情爆发前的正轨。
当流媒体龙头Netflix去年第一季度出现有史以来用户首次流失的报告之前,不少片商已经有了新的部署。互联网巨头Amazon以84.5亿美元收购了荷里活百年老牌米高梅(MGM)后,曾经把史泰龙主演的《撒玛利亚》(Samaritan)等多部影片直接在自家流媒体Prime Video播放,放弃了院线发行,但是随着市场逐步复苏,接下来的新片《三千年的渴望》(Three Thousand Years of Longing)和《骨肉的总和》(Bones and All)都选择院线发行的模式,刚刚推出的拳击电影《奎迪3》(Creed III)还以5865万美元打破该公司的开画纪录。
Amazon自2010年成立Amazon Studios后开始涉足电影市场,不过其出品多数都通过其他电影公司限量发行,走的都是小众电影路线,如口碑不俗的《爱情昏迷中》(The Big Sick),近年则为Prime Video提供线上内容,所以在收购MGM之后,才是Amazon真正开拓院线电影的开始。随着《奎迪3》的开画票房超越Amazon Studios之前所有影片的成绩,促使他们决定把原本只在Prime Video上架的新片《Air》改为院线发行,这是一部有关运动鞋的传记电影,由本·阿弗莱克(Ben Affleck)和马特·达蒙(Matt Damon)两大明星主演,观众总算有机会在大银幕观赏。
串流平台在疫情期间崛起,间接剥夺了不少电影和明星亮相院线的机会。Netflix大手笔制作的《红色通缉令》(Red Notice)、《灰影人》(The Gray Man)、《爱尔兰人》(The Irishman)虽然云集了巨石强森、盖尔·加朵(Gal Gadot)、莱恩·雷诺斯(Ryan Reynolds)、克里斯·伊凡(Chris Evans)、莱恩·葛斯林(Ryan Gosling)、罗伯特·德尼罗(Robert De Niro)等巨星参演,但只能在为数不多的电影院限时放映,作为上架前的宣传,最终目标还是用户的订阅量,根本就不在意院线票房,一直被院线经营者诟病。
直到去年Netflix才有了转变,之前被他们高价收购的《锋回路转:抽丝剥茧》(Glass Onion: A Knives Out Story)在上架之前,竟然提前一个月在感恩节档期亮相院线,Netflix破天荒和三大院线AMC、Regal和Cinemark协商,安排该片在旗下696家影院作为期一周的优先放映,据悉Netflix提供院方高达六成的票房对分。虽然没有公布票房数据,但根据业界推算,该片在短短一星期内收获1328万,超出同期其他新片所得,如果全面发行的话,票房肯定可以轻易破亿,可见流媒体并没有完全释放电影的商业价值。
我最受不了流媒体一点也不透明的运作方式,以Netflix为例,所有的收视率都由他们自己说了算,完全没有经过第三方的审核。他们号称最多人观赏的电影《红色通缉令》有3.64亿小时的观看量,这是一个非常抽象的数据,根本不晓得有多少人观看,观众的年龄分布到底如何,对市场评估毫无实际参考价值。流媒体公司即使让电影在院线放映,也同样不会对外公布票房数据,外界对其盈亏一无所知。
幸好从去年开始,随着疫情的舒缓,院线电影恢复了窗口期,不再与网络同步播出。华纳兄弟在疫情期间让旗下电影同步在自家流媒体HBO Max上线的做法,结果尝尽苦头,《神力女超人1984》(Wonder Woman 1984)全球票房从前作的8.22亿暴跌至1.69亿,除了怪兽系列《哥斯拉大战金刚》(Godzilla vs Kong)和科幻大片《沙丘》(Dune)在北美本土勉强破亿之外,其他电影包括万众期待的《黑客帝国:矩阵重启》(The Matrix Resurrections)和《自杀突击队:集结》(The Suicide Squad)都铩羽而归,可见院网同步的杀伤力有多大。
得到教训的华纳终于在去年取消这个策略,在和Discovery频道合并后,把业务重心重新聚焦在院线发行,2022年的年度收入达到13.37亿,比2021年增长了76%,所发行的《蝙蝠侠》(The Batman)、《黑亚当》(Black Adam)和《猫王艾维斯》(Elvis)都成功在本土票房破亿。
迪士尼趁疫情时期大事扩展旗下流媒体Disney+的业务,结果制作数量为了赶上扩张的速度而暴增,不断消耗本身的内容,两年内制作了7部漫威电影和15部漫威剧集,过于频密的产量让观众出现审美疲劳,结果第四阶段的漫威电影宇宙反应不如预期,陷入票房和口碑双输的局面,纷纷创下惊人的跌幅。
迪士尼动画本身也面临危机,连续把旗下最具口碑的Pixar动画《灵魂急转弯》(Soul)、《路卡的夏天》(Luca)和《青春养成记》(Turning Red)直接上架Disney+,不但惹来外界批评,也引起自家员工的不满。最糟糕的是,让观众觉得迪士尼动画可以留在家里观赏,结果到了《巴斯光年》(Lightyear)回归院线时,竟然创下Pixar历来倒数第二的票房,本身动画部门制作的《奇异冒险》(Strange World)也在去年感恩节开画后一败涂地,粉碎了迪士尼动画的神话。
所以迪士尼高层痛定思痛,决定让前任总裁罗伯特·艾格(Bob Iger)回归,取代强调流媒体的鮑伯·查佩克(Bob Chapek)。罗伯特·艾格本人在位期间,一手促成迪士尼收购Pixar、漫威和开发星战系列的卢卡斯影业(Lucas Film),是迪士尼近年称霸荷里活的最大功臣,他在上任后即刻改组人事布局,重新以院线发行为主,让公司上下重拾信心,也为观众带来更多的选择。
票房是衡量电影商业价值的指标,只有确实的数据分析,才能引导市场方向。流媒体的收视率其实和明星流量差不多,不一定能够转化为票房,只有实际的买票入场,才能证明一部电影的受落程度和回酬率,而不是那些没有透明度的业绩报告。
延伸阅读:陈伟光专栏《电影记事》其他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