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的马来西亚国际电影节(MIFFest)虽然放映电影多达50部,是历届最多的一次,但由于同一个时段有三四个影厅在播放不同的电影,而且很多都只放映一场而已,所以即使我全程跟住一周,最多也只能观赏到其中的17部,选片多了反而比以往看少了,确实很无奈。
由于放映时段的冲突,同一时间无法分身,加上想看的电影太多,我为了看《填词L》而放弃了本届金环奖最佳电影的德国片《Every You Every Me》、为了是枝裕和的《横山家之味》而放弃三宅唱的《长夜尽头的微光》、因为全场爆满而看不到Wim Wenders的《Perfect Days》和本地导演胡明进的开幕电影《Indera》,可见今年的选片确实比以往更丰富多元。当中有20部设有映后问答环节,与来自日本、韩国、中国、香港、台湾、新加坡、柬埔寨、印度、伊朗、德国等地的电影人交流。
今年不止电影放映无法分身,连多场大师班和讲座也同时受影响,导致想看电影的影迷无缘出席曾国祥、庄文强、Christine Hakim的大师班,是枝裕和那场则因为一早额满而缘悭一面。另外还有三场电影人的讲座同样安排在其他电影放映时进行,叫人必须做出鱼与熊掌的抉择。庆幸的是,今年在观影过程中没有遇到过往经常发生的放映技术问题,没有任何场次被临时取消,反而是闭幕电影《赎梦》因反应热烈而多开一场。
以下是我这次在MIFFest的观影纪录和观后感,虽然还不够全面,但至少可以管中窥豹一番。
金环奖竞赛单元:
由于本届只接受执导不超过3部长片的新晋导演报名,所以入选的9部电影知名度都不高,没有其他单元的选片那么吸引人。除了去年已经上映过的《富都青年》之外,我看了其中的4部,都是平时不可能在本地院线上映的片子,很可惜错过了三奖大赢家的《Every You Every Me》,希望MIFFest可以继续成为发掘新锐的平台。
《Betania》
你完全可以感受巴西人对生活的热情,丧夫的中年妇女重返家乡,尽管面临沙漠化的侵蚀,缺水缺电的困境,一家人还是用天生的本性去适应一切改变, 拥抱传统与现代的冲击。整个社区在阳光普照下的生命力特别旺盛,镜头也随着音乐在流传,拍出居民和大自然的互动,寻找迷路游客那一段尤其精彩,最终就像沙漠中的花朵那样绽放奇迹,叫人神往。
《In the Land of Brothers》
伊朗被视为阿富汗难民的兄弟之邦,但现实的残酷不言而喻,一个家族三个当事人的视角,横跨数十年的演变。老中青三代人的期许最终迎来合法公民权,但过程的得与失实在一言难尽。含蓄的手法带出各自隐忍的代价,控诉中夹带温情,最后一段老夫妻盼到公民权却在战争中失去儿子的写照,镜头细致感人,比前两段的抽离可观得多,也难得与主题无缝连接。
《The Editorial Office》
电影就在如今成为俄乌战场的乌克兰南部拍摄,从一个研究土拨鼠生态的拍摄,竟然延伸到荒谬的政局、传媒的虚伪、政客的疯狂、人民的无知、国家的悲哀。男主角仿佛走入大观园那样接触这些不可理喻的现象,谣言满天飞和炮火连天,催生了末日人心,再也分不清善恶和虚实。讽刺的手法贯穿全片,最后那场各国首脑在战争结束后植树的假想最抵死幽默。
《Rapture》
印度电影少有的风格化摄影,大部份夜景几乎只靠烛光照明,居民恐惧的氛围无以名状,任何风吹草动都足以拉紧神经。民间传说加上传统信仰,把拐童之说提升到草木皆兵的状态,小孩的夜盲症视角加深了气氛的渲染。只是过于营造的镜头影响了叙事的流畅,黑暗中的等待和对话变得相对漫长,加上素人演员表情不多,拖垮观众的耐性,失去该有的专注力。
A-Lister单元:
入选的6部都是著名导演的得奖作品,藉影展的机会终于可以在大银幕一睹风采,也是我这回观影的目标。除了买不到票的《Perfect Days》和因为无法分身而放弃的《Thelma》,其他4部都如愿以偿地看到了。
《Evil Does Not Exist》
魔鬼其实一直藏在细节里,也藏在每个人的心里,就看它什么时候跑出来肆虐而已。如果有留意单亲爸爸和女儿的互动,以及他对外地人的反应,就不难理解他最后的行为。不过在观影当下,我还是被这个结局給震撼了,如此的直接粗暴,回想前面的情节,才感到细思极恐。滨口龙介通过静谧的树林,针锋相对的讲解会,缓缓地带出居民对豪华营地的焦虑。但他最擅长还是车内的对话,隐约铺垫山雨欲来之势,一直出现的砍柴镜头已经预示了人类最原始的暴力。
《诗》
许鞍华是我最欣赏的导演,诗是我最喜欢阅读的文字,所以这部纪录片是我必看的。没有晦涩的内容,只有接地气的访问,让我们了解诗人创作的源头,原来身边一切皆可入诗,导演还在诗句被朗读的时候配上应景的画面,让诗带来更切身的共鸣。现身说法的诗人有听了一辈子的名字,也有初识的,都是导演的文学养份。看似随性的访问,实际上都捉到了重点,篇幅最多的黄灿然和廖伟棠都已经离开香港,但这个家乡在他们的心中依然如此地清晰,那份缅怀昔日之情充满了全片。
《Anatomy of a Fall》
表面上是审判嫌犯,实际上把一段名存实亡的婚姻进行剖解,批判到体无完肤。坠楼的丈夫是自杀还是他杀并非重点,电影通过抽丝剥茧的传召和供证,早就让观众看见夫妻两人如何亲手绞杀一段婚姻。最无辜的儿子夹在当中,幼小的心灵在众目睽睽之下承受父母关系破裂的真相,不可告人的秘密当众被揭开,比起冰天雪地还要冷酷。
夫妻在出事前的冷战比死还要可怕,审问的过程不留余地的冷血,每位演员都十分投入,连那条狗都假死得淋漓尽致,完全没有冷场。
《雪豹》
万玛才旦的遗作气势凌厉,长镜头的调度把众人的群戏连贯起来,动作设计和运镜角度一气呵成,让观众仿佛置身现场,直接感受演员的情绪,以及纷争何等激烈。一头被国家列为保护动物的雪豹一夜之间咬死了九头羊,在牧民、警察、电视台主持人、喇嘛眼中都有不同的象征意义。看着困在羊圈里的雪豹,圈外每个人同样有着本身的困局,要打死还是放生,变成生存与规矩的角力,当各方执念产生摩擦,雪豹最后消失在一片风雪中,仿佛一道自由的幻影。
Neon单元:
特别放映一些手法另类的实验作品,只可惜放映时间都跟其他单元有冲突,经过抉择后只看了8部当中的2部,实在感到遗憾,这些电影应该有更多的场次。
《填词L》
出于导演黄绮琳的亲身经历,虽然独立制作显得有点粗糙,但反而因此更加写实可信。从来没有一部电影那么深入剖析填词人的心声,同时让观众知道一首词背后经过多少打磨的心血才得以出街。每一个章节都拍得很细腻,那种坦诚以对的心态让我很快就投入女主角的处境,跟着她一起经历兴奋与失落,仿佛自己就是当事人。一部电影能够让人对某个行业产生认知继而探讨,本身就已经功德无量。
《Blesser》
明明是剧情片,却有着纪录片的灵魂,把一位母亲抚养自闭症儿子的心理历程娓娓道来,虽然少不了韩式煽情,但贵在情真意切,那些泪水都没有白流。从察觉到确诊、接受现实、重新规划生活、寻找治疗、陪伴学习、每一个步骤按部就班没有捷径,就像片中的母亲用时间来换取同理心,指出学校评估的漏洞。她从激进的记者转化成自闭儿专家,十年光景浓缩在电影里,让观众见证奇迹是需要等待的。
致敬单元:
今年MIFFest把终身成就奖颁发給日本名导是枝裕和及印尼影坛代表人物Christine Hakim,两位得奖人的电影也成了本届影展致敬的单元。是枝裕和3部选片中,我已经在多年前的日本电影节看过《海街日记》,从此就爱上他的风格,所以不会错过另外两部。而我只来得及看Christine Hakim主演的一部旧片,另外一部由她监制的亚齐海啸灾后纪录片则被逼放弃了。,
《横山家之味》
长子的悼念日成了横山家难得的家庭聚会,次子和长女带着各自的家人回来见年迈的父母,15年的时光人事已非,但父亲的态度和母亲的食物味道依然不变。一家人闲话家常,慢慢带出彼此的羁绊。导演非常擅长处理家人之间微妙的关系,次子一事无成还娶了一个带着孩子的寡妇,而父母依然怀念优秀的长子,双方的矛盾都在温馨的生活细节里淡化了。生命不停轮回,故事总是在平实的氛围下娓娓道来。
《Broker》
贩卖婴儿的非法勾当竟然也可以变成温情故事,感觉像是韩国版的《小偷家族》,同样是一群没有血缘关系的边缘人抱团取暖,不过在加入警匪背景后,剧情有点拖泥带水。抛弃婴儿的少女突然回头,搞乱了两个男人的转卖计划,只好一起上路寻找买家。是枝裕和一贯的温吞用在动作和语速较快的韩国演员身上有点水土不服,剧情只好顺着演员的节奏走下去,人物脉络少了连贯,打断了导演的温情套路。
《Leaf on a Pillow》
这是一部由三名现实生活中的街童演出的街头电影,三人的不幸遭遇突显了印尼大城市日惹的边缘生态。弱肉强食的残酷竞争无所不在,这些逃离家乡想改变命运的孩童最终流落街头,成为犯罪份子的目标,下场残酷得让人不忍目睹。在片中收容他们的Christine Hakim同样被生活剥削,根本爱莫能助。这是1998年的电影,大胆露骨的街头刻画引来黑屏的处理,实在讽刺得很。
Yasmin Ahmad单元:
本届电影节也特设缅怀已故本地导演Yasmin Ahmad的环节,一共放映3部她的作品以及一部关于她的纪录片。其中成名作《Sepet》难得重返大银幕,还请来当年的男女主角分享回忆,现场一票难求。另外两部分别是《Gubra》和《Muallaf》,都是我当年在院线第一时间观赏过的,我现场才知道原来很多年轻影迷是第一次在大银幕看到这三部旧片。
《Yasmin-san》
本地导演杨毅恒拍的纪录片,主要聚焦在2016年一部日本短片《Pigeon》在槟城拍摄的幕后花絮,从中看到Yasmin Ahmad对剧组的影响,尤其是她的缪斯Sharifah Amani回忆被发掘的经过,以及原本要完成的心愿,如何与短片发生连结。该短片曾经在日本电影节放映,如今回想起来记忆犹新,没料到杨毅恒会以这样窝心的方式缅怀Yasmin Ahmad,片中还有不少珍贵的照片和生活录像,让这位备受本地电影人敬爱的导演留下栩栩如生的记忆。
本地电影单元:
Malaysian Dispatch放映了3部本地导演新作,除了已经在去年院线看过的《饿鬼食堂》,我其实很想看旅居日本的林家威在南欧巴尔干半岛拍摄的《Everything, Everywhere》,可惜和《Anatomy of a Fall》撞时间而放弃,最后只看了一部马来电影《Budak Flat》,那是我第一天抵步及时看到的。其实MIFFest还有一个专门放映本地独立作品的露天电影环节,总共有8部,不过由于每晚被安排在TRX Exchange的天台放映,距离主要放映场地的My Town GSC戏院有一段距离,所以我只好完全放弃。
《Budak Flat》
顾名思义讲一群廉价组屋青年争地盘的故事,以毒品买卖串联一段充满背叛的帮派恩怨,不同阵营的两兄弟斗个你死我活,最后发现被幕后老板出卖,枪头才一致对外。穿梭於组屋各个角落的影像相当灵活,但整体风格有点凌乱,不晓得是不是因为有四个导演掌镜的关系。情节在迅速推进的同时,人物的设定显得薄弱,追查真凶到后来的真相都过于套路,情节发展到半途已经失去张力,结尾的大火拼变成强弩之末。
Afterdark单元:
4部恐怖片全部只放映一场,结果完全分不到身,只能遗憾错过,包括A24的新片《I Saw the TV Glow》。
闭幕电影:
下午和晚上各一部,不约而同都是港产新片,连香港本土都还没正式上映。两位导演张家辉、何妙祺都有出席映后问答环节。
《我谈的那场恋爱》
意外的好看,编剧出身的新导演何妙祺以与众不同的视角刻画网络爱情诈骗的当事人,逐步进入一个专业女性如何享受那份虚幻的经历,全程浪漫包装,情节让你意想不到但又合情合理。吴君如竟然带出初恋的感受,对象是废青假扮的丧偶法国中年工程师,虚拟的网络世界正好成为梦幻的场景,诈骗流程如出一辙,但只要有人愿意当真,一切都有可能。编导巧妙地铺垫彼此的试探,细节超乎想象,猎人与猎物的关系维持悬念到最后一刻,纵使知道真相也留下美好回忆,过程之巧妙让人叹为观止。
《赎梦》
张家辉第四部执导作品依然重口味,恐怖的梦境没有鬼怪,只有自己的心魔。医生和病人都被自己过去的阴影纠缠,心理惊悚效果不断被放大,视听效果一直在渲染,但是人物的心理仍然缺乏层次,依旧停留在表面上的官能刺激。陈法拉虽然豁出去扮演思觉失调,完全不顾形象,但碍于角色比较平面,内心刻画不够具体,出来的效果让人觉得恶心而不是心寒。张家辉本身用力过度,没有突破过往的演绎方式;刘俊谦发挥正常,反而不及《幻爱》那么有深度。最难顶最后那一幕,根本是画蛇添足。
▌延伸阅读:陈伟光专栏《电影记事》其他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