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 > 电影记事

丑妇终须见家翁 —— 从MIFFest看大马中文电影四个面相

第四届马来西亚国际电影节(MIFFest)从实体搬到线上,十四部参展影片任看,其中亮相的四部本地中文电影都未曾在院线上映,刚好反映了本地导演不同的拍片思维,那是关乎品味、手法、市场和视野的取向,怎样的人拍怎样的电影,然后吸引怎样的观众,正所谓物以类聚。

《一时一时的》

(导演:叶瑞良)

以专业制作的角度来看,本片无疑显得有点粗糙,但正因为这一点,我看完后非常有共鸣,而且感觉十分道地,这才是名副其实的本地电影。

这部描写母子相处的影片最难得的地方并非什么特出的手法,而是能够通过再平凡不过的画面铺垫一种生活触觉,不必戏剧化也可以拍出戏剧化的情节,比如守候神经病那一场戏。

这就是纯粹的影像,即使用手机都拍得出来,这一点真的太珍贵了,我不需要你大道理或大制作,也无需艺术家上身,我只要求真实,还原生活的感受。

生活本身就是琐碎的片段,如何摘录取决於导演的视野,阿良拍摄他最亲近的人(陈翠梅饰演的单亲妈妈),母子俩相处的细节琐碎得自然流露,对观众有很大说服力。这些细节一直在不同场景中重叠,比如敲门和吃素,慢慢酝酿出往后的叙事脉络,最终看到了整个主题:一时一样的母子关系,最难以捉摸的共存状态。

我喜欢电影里活生生的人,母亲也好,她的男朋友也好,甚至是电玩店外聊天的学生、受访的住户、还有那个叫雪婷的女孩,他们和那些不自觉入镜的路人甲一样真实,一点也不造作,这是本地电影最难做到的。

因为人物的可信,连带情绪的发展也特别真实,像儿子一开始不爽母亲交男友,跟踪他们到酒店的情节都是从人物性格出发,看得我份外投入。雪婷吃肉会呕吐、坐摩多会胆怯、不断追问Jacky拍来干嘛的表情,像真有其人多过角色设计。这里不得不赞导演拍片的直觉,他对画面的剪接很准确,往往再多一分就会显得造作,每一次都被剪到刚刚好。

本片有很多不言而喻的幽默,比如儿子嫌母亲发型不好看送她假发,母亲拒绝后的下一个画面;每一次别人建议他替短片加上配乐时的表情,以及在组屋布局捉神经病的经过,都叫人会心一笑。

片中来自日常生活的点滴,看起来顺手拈来,实际上是观察力的积累,以及技术上的融合,化一切於无形,才有这么可观的效果。

《Malu无马之日》

(导演:杨毅恒)

本地独立电影最典型的影展取向,拍摄团队国际化,只要看惯这类影展选片,你就会发觉本片从构图到镜头移动都有迹可循,无论是凄美还是疏离,都那么的熟悉。

杨毅恒很用心经营电影的氛围,很讲究光源带来的效果,很细心去安排演员的走位,一切显得精雕细琢,没有一丝随意。所以我会觉得片中人物的反应总是和现实有距离,对白从生活中抽离,所以当影片出现剧场表演时,台词反而更自然。

无可否认导演有能力用画面代替对白,演员对他有信心,他也善用镜头直视演员脸上的苍白与衰老,让观众更贴近角色,感受她们的情绪。

分开二十年的两姐妹重逢,分别忆起母亲与外婆的印象,萧丽玲、陈美君、林佩盈都不抗拒镜头的侵略,把情绪解放,弥补了对白的不足。演员的演技也足以应付很多静默的画面,让情绪在镜头外发酵。

电影非线性叙事,镜头的剪接是配合角色当下的意识,所以会在不同时空来回跳跃,很多时候通过同一个人物的对白衔接不同的画面,看多就会习惯下来,不会混淆。还有不同时空的人物同框互动,也已经是司空见惯的手法,说不上惊喜。

有一幕一只手突然温柔地伸过来,倒是打破了预期,可惜这样的出其不意也只是昙花一现,影片大部份时候都在一个框架里达到圆满状态。

这部电影讲姐妹分离多年的隔阂,以及被过去纠缠,情绪上的共鸣比导演前作《阿奇洛》的罗兴亚难民来得大。我们对熟悉的事物认同,对陌生的事物有遐想,所以当外景去到日本时,一切品味会因为陌生而美丽起来。

剧情在这里有了新的发展方向,永濑正敏和水原希子都有个人魅力,只不过到了最后却有点急转直下,依循叙事发展的话,会很难接受妹妹的死因,那个结束点有种半天吊的感觉,导致那一滴泪流得勉强,不及揭开母亲死因时的处理手法那么有发挥余地。

《幸福密码》

(导演:李世特)

本地中文电影早期带有电视剧的影子,这是一般观众最刻板的印象,这部电影有不少来自HVD时代的电视演员,但又不至于拍成电视电影,某种程度上看到本地导演的求变之心。

我看过导演之前两部《再会彩虹》系列的电影,他用纪录片的形式带出边缘人物的处境,手法和一般剧情片有别。女主角之一的李佩玲是本地歌手,幼儿园时期跟我学过半年的戏剧;编剧许芳齐也曾经代表学校参与过我的戏剧观摩赛,不过这些都是题外话,最重要的是他们有心有力地为一部不被看好的电影做好自己的本份。

与时下电影比较,本片确实显得有点老套,对白比镜头更加主导剧情,过于明显的表演痕迹,镜头还特写一些刻意的小动作,情节也很通俗。不过当导演把故事架构建立起来后,角色的血肉开始慢慢浮现,依靠不同的处境发展剧情,让我们开始关心这些小人物的遭遇。

片中多语的沟通符合现实,也让演员把对白发挥得更加自在,港星林文龙的出现也不会感到违和,因为他的身份就是一个外来者。当电影真的关心角色的时候,再老土也能够拍出真情。

在通俗剧的包装下,电影却不是那么套路,以李佩玲为例,知道她身世的人以为电影会以她养女的身份大做文章,但实际上却不是那么一回事,难得那个真相也做到意料之外情理之中。

当你以为她一定会有演唱画面,结果歌唱比赛虽然出现在情节内,但也只是一个点缀,到头来还是为剧情服务,没有消费她的歌手身份。马来女校长教训女学生的方式说教得来又很人性化,有点小惊喜。像陈美娥这些老戏骨,虽然演技定型,但内心戏还是扎实的,演一个有阴影的母亲,几场情绪发作的戏都演得恰到好处。

我觉得片中的组屋环境还不足以展现低层生活,反而有种小确幸的美化,导演并没有发挥他这方面的强项。后面的母女冲突显得小题大作,导致结局有点仓促,差一点变成宣教片。不过整体而言还是比预期可观,在套路中看到不大一样的转变。

《夜间途人》

(导演:李沛锋)

文艺一点来说,这是一个关于迷失在繁华都会的寂寞心灵;俗气一点形容,那是一个古惑仔沟女不成被人打到思觉失调的胡言乱语:再直接一点的话,就是一批人在摄影棚拍艺术剧照,不小心被人当作电影拿来参展。

有些人以为自己在搞艺术,实际上不懂艺术为何物,结果拍出所谓的伪艺术片,这个类型在大马屡见不鲜,以为找俊男美女摆个有型有款的pose,画面尽量追求唯美,再配上莫测高深的自言自语,不需要别人了解的叙事,总之看不懂就是艺术。

没有人比本片更能示范这个类型的特色,每一个画面都看见男女主角在摆拍,台词与角色互动生硬,犹如一张张没有感情的剧照放在一起。那些台词只适合在小说里阅读,现实生活中的正常人绝对不会这样子说话。

电影的场景来来去去就是两个主角在夜店、便利店、类似舞台的空间不断转换姿态拍照对话,有些没有意义的画面还要慢动作特写,姿态与姿态之间缺乏联想,演员找不到动机和表情去衔接这些动作,所以移动比较缓慢,不时有间歇性的停顿,他们大概也在思考吧?有几幕cosplay的击剑场面拍得不明所以,看见认识的剧场演员,但只看到表情听不见台词,最主要还是衬托男女主角,让氛围看起来更艺术一些。

整部片子跳舞的场面占了不少篇幅,但又没有什么看点,还有那些王家卫式的独白从没有魅力的演员口中念出来特别鸡皮疙瘩。最令人发噱的是那个杯面,看着两位演员煞有介事地围绕它谈人生哲学,绝对是一个奇观。开头有一段第三者的对白很切中本片要害:“有后遗症啊!有没有得医啊?”完全说出观众的感受。

我以为十多年前那部《第三代》已经是本地有史以来最造作的伪艺术电影,没想到一山还有一山高,这部电影无论和什么人一起看都会感到无比尴尬。

(注:第四届马来西亚国际电影节目前在MUBI平台播出至本月21号。)

延伸阅读:陈伟光专栏《电影周事》其他文章

版权声明  本文乃作者观点,不代表《访问》立场;本文乃原创内容,版权属《访问》所有;若转载或引述,请注明出处与链接。

 

分享文章

您觉得这篇文如何?

评级 4.5 / 5. 评分人数: 12

觉得我们的文章不错的话

请订阅我们的频道

请告知我们可以改进的地方

陈伟光

马来西亚资深剧场人,影痴与音乐发烧友,先后创办《剃刀实验剧场》和《戏剧家族》,发起《黄火》和经营槟城地下音乐基地Soundmaker。曾任职槟城光明日报副刊主任,先后在各华文报耕耘艺文专栏。

我有话说
加入会员追踪您喜欢的作者,
或收藏文章稍后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