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 > 职在四方

35岁职场焦虑症候群

夏天出差到北京及深圳,好几位正当而立之年的同事,纷纷表现出 “35岁职场焦虑症”。一位同事询问我在美国的工作职缺、另一位同事则在找中介开始想办人才移民到国外去闯荡,明显心里对职场现况非常没有安全感。人人对职场35岁黄金年龄的焦虑真是肉眼可见。

美国职场上杜绝年龄歧视,劳工法明文规定不能以年龄来歧视员工的工作能力、禁止面试时问询应聘者的年龄、在工作能力上和年纪挂钩、对年纪较大的人进行裁员是更加需要谨慎,避免公司被控告年龄歧视。在硅谷的科技大厂,尤其是软件IT行业上总体员工还是比较年轻,但是硅谷大厂整体对大龄员工是非常有包容度的。科技公司如谷歌、苹果等来说,员工在司年资十几、二十年都是非常普遍的;40+的程序员工程师很常见、这样的年纪正是他们处于事业的上升期呢。美国职场对于员工有更长远的职业生涯规划、重视个人的成长,甚至尊重并支持员工在同一个公司内转换赛道。

我问同事为何35岁便是职场黄金年龄的天花板?同事说,35岁的程序员多数成家刚成新手父母,需要对孩子家庭付出更多的时间和精力、相对对工作能付出的时间就少了,熬不动加班加点、技术也将随着时间无法保持前端,自然不再是职场的首要选择。然而,我看在硅谷身边那些大厂的35+朋友在科技公司事业正是腾飞时期,工作能力正好打磨到炉火纯青的阶段,事业有了一定的基础和财务实力稳定后,更能肩负家庭的责任。美国公司的政策也相对注重员工的劳逸结合(work-life-balance),有家庭小孩的员工若需早点下班接送小孩、暑假陪伴孩子等安排,公司管理者普遍都持着宽容理解的态度。 苹果公司就设有托儿中心(员工自费),谷歌等公司有个政策让员工每年有一个月时间自行在世界任何地方灵活上班(work from anywhere)。美国企业一般不会鼓励员工加班,更倾向鼓励员工自发完成职责任务。

35岁为何是个职场焦虑期?在中国的职场,管理者对员工多是“人尽其才”的概念,较少注重培养员工的成长。苹果公司内部就有“苹果大学”(Apple University),鼓励员工参与一些课程的自修;谷歌公司也有内部的G2G员工互助成长组织、以及“Grow with Google”网站上各种课程。有的员工半路出道学写代码,年纪较大才成为程序员,公司不会因员工年龄有个别对待,待遇一般还是要看行业实力和经验。

同事向我感慨35岁即将来临感到焦虑时,说道“虽然人们说条条道路通罗马,但是有的人出生就在罗马。” 他的意思是在不同的国度,在职场上却有着截然不同的待遇。这让我想起马来西亚的杨紫琼,在60岁时才夺得奥斯卡最佳女演员奖,她捧着小金人致辞时说:“不要让任何人定义你已经过了黄金期,永远不要放弃!”

杨紫琼在第95届奥斯卡颁奖典礼夺得最佳女演员奖。(图片来源:纽约时报中文网)

我觉得杨紫琼在年轻时如一朵蓓蕾般出道、然后岁月将她从少女练成了熟女,还真是在她绽放以后引来事业的高潮。她赋予了电影生命,而电影回馈了她奖项。

我们常常工作得太入戏了,很容易让工作定义了我们存在的价值,却忘了我们才是赋予工作价值的人。35岁职场焦虑是一场易传染的感冒一样,看着别人的遭遇就自行对号入座了,我想我们还是得在打工之余也想想自己其他的价值。就譬如此刻的我,在加班的夜晚后还能写完这篇文章,顿时发现自己就不焦虑了——原来我不止是会打工,还能写文章呢!

👉关注访问网WhatsAPP频道,随时接受最新内容。

延伸阅读:陈丽娟专栏《职在四方》其他文章

版权声明  本文乃作者观点,不代表《访问》立场;本文乃原创内容,版权属《访问》所有;若转载或引述,请注明出处与链接。
分享文章

您觉得这篇文如何?

评级 5 / 5. 评分人数: 7

觉得我们的文章不错的话

请订阅我们的频道

请告知我们可以改进的地方

陈丽娟

中国清华大学中文系毕业,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硕士。曾任《星岛日报》新闻记者、美国加州圣荷西市议员办公室助理、苹果公司审核政策专员等,目前任职于字节跳动的商务关系部。

我有话说
加入会员追踪您喜欢的作者,
或收藏文章稍后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