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政党主席刘华才生气了,有读书的他都直接爆粗了。
报道说,他痛斥有些党员是双面人,“在我面前说爱主席、还拥抱我,转身就在群组骂我、酸我,甚至爆粗,这是什么文化?”
不讨论爆粗这回事,而是说说刘华才提到的“双面文化”。

双面人不只是在政治圈,在日常生活也是屡见不鲜。
李汝珍的小说《镜花缘》,就写了一个两面国。
两面国的人民,都长着两张脸,头顶戴着浩然巾(古人的一种头巾),一张脸示人,另一张脸藏在头巾下。
前面一张脸,是和颜悅色,滿脸谦恭,让人觉得亲切可爱;但是另一张脸,是滿脸橫肉,鼠眼鹰鼻。
小说始终是小说,现实里双面人的变脸,都是在同一张脸。

就像刘华才指责党员双面人及双面行为,熟悉政治生态的朋友都知道,这现象不只是发生在民政党,各政党都有。
举个例子,那些高喊我爱首相,或者高喊党主席万岁的党员,也难保嘴上喊的跟內心想的是两回事。
这是很平常的事,问题是,刘华才为何要去跟党员较真?
据刘华才说,他不是不能接受批评,还要党员可私讯他好好讲,他可以解释到对方明白为止。
当然,他的立意是好的,但別忘了这是政治,不是辩论赛,就算滔滔不絕地把个別党员说服了,甚至说得无语了……
这,对政党整体助益有多大?

或许,党员更想要听的,是政党的明确斗争方向,是政党在联盟里的角色,是政党的未來前景,而不只是党主席个人的雄辩风采。
再來,曾遭人诟病民政党长期以來处于家长式领导,使到党上下不习惯直接表达看法,领导层也未必聆听基层看法。
当领导层习惯了,他们的决定就是最终决定,政治圈最不缺的,就是聪明的人。
于是,多数人都不会对领导的决定提出异议,更不会质疑领导的决定。
这是生存之道,也是晋升之道。

多数有读书的领袖既然懂得要做聪明人,有不满时自然少不了阴阳別人的本事;基层有想法无法有效表达出來,有怨气也要抒发渲泄,骂的也自然粗鲁了些。
刘华才要党员不要做双面人,不妨先问一问民政党这种大家长式的领导作风有改变了吗?
再不然就问一问自己,让党员换个做法,当面直接批评自己,再狠的批评都能接受……
这也是极度考验政治领袖的气度,毕竟不少政治领袖也是双面人,一脸谦恭说自己能接受批评,实际上藏起來的脸才是真实面貌——小肚鸡肠眦睚必报。
就跟《镜花缘》里的两面国人一样。
▌延伸阅读:许国伟专栏《舟人指点》其他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