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点干货(网络用语)。
前几天他问我说,晚上要不要去开房?
最近因为Clubhouse流行,有事没事都被他拉去串门子。但不知为何, 我却一直提不起劲去开房。所谓开房,在我们那个年代,几乎涉及的都是一些在道德边缘游走不可描述之事的含蓄说法。但他对我说,现在Clubhouse大热,多开点房,话题也最好能蹭个热点,这么做,绝对有助于促进迂野阁文化事业的发展。可我有点郁闷,曾几何时,“开房”这个词已经变得如此光明正大、如此冠冕堂皇又如此义正辞严了?
他言犹在耳,我的心神却已经转向刚刚听到“开房”这个词的错愕以及反思上。 这是一个在我们那个年代看香港电影或电视剧时,既陌生却又熟悉的词——不管是名词还是动词。现在却因为使用的时空条件不同,已经全然转变成完全不同的意义了。一个词,原本有着它原来的定义与使用标准,可是经由大量使用者有意无意的移植、误用或挪用,似乎慢慢便会变化或承载与之前完全不同的意义。约定俗成变成了“套路”,套路又形成某种应用在网络沟通上的“梗”。难怪意大利的美学家克罗齐会认为:在人、历史和语言的关系中,语言才是历史诞生的前提了。
这个在我们日常使用中最熟悉也最不自觉的沟通手段,我们对它是否有过真正的深思熟虑?在新年期间,一个成语“地牛翻身”的误用,便立刻引来了许多的纠正与嘲笑。可是我常常在想,有没有可能,很多日常语言上的使用便是在这种误用的情况下被确定下来了。一开始使用地牛翻身的人,很可能都不知道自己用错了成语。但经过在网络上与生活上被大家不断的挪用传颂,从此以后这个成语便有了不同的诠释与使用方式——一个跟原本定义完全风马牛不相及的新意义。
奥地利哲学家维特根斯坦在他的《哲学研究》中便有过这个疑问,他发现到:语言自身似乎都是死的,任何语言一旦不再被使用,就会失去意义。那到底是什么给了语言生命呢?这个疑问的解答, 后来变成了他后期哲学理论中一个很重要的概念:意义即用法。他认为,要搞清楚语言的意义,必须“仔细地研究我们语言的用法”。“把字词从形而上学的用法带回到日常用法”。换句话说,意义,其实便存在于语言的使用过程中。
因此,用错一个成语,并非是简单的对错问题,我们会在特定场合使用特定的词语来表达,也并不是突如其来的突发奇想,不见得就是因为我们真的那么富有语言天份,可以随时随意的挪用或者创新使用语言。这完全是一种文化的影响,是语言的使用规则在后面起着作用。
可是话说回来,这个语言规则如果真的这么明晰的话,“地牛翻身的典故”就不会有那么多的质疑与嘲笑出现了。你会发现,文化作为一个系统,它的形成并不是可以单纯看成是一种力量的塑造。美国文化人类学家克利福德·格尔茨便不断的告诫我们:文化,其实是各种不同力量最终“妥协、交易而形成的”(negotiated, transaction, and achieved)。
文化,并不是一个一成不变的概念,它是一个在发展中、一直处于变动中的过程, 我们也绝对不是被动的在接受文化传统,而反是在积极地创造着和改变着文化自身。因此文化的最终形态,往往是与各种力量原来的主张或努力有所不同的。
在Clubhouse上, 当每个人都急着发言去否定自己不了解的事物、当每个人都急着证明自己而去谈论自己不擅长的领域、当每个人都使用语言可却不了解其用法,其深层的意义就不禁让人深思。一句“去开房”,可以有这么多的联想,或许这才是我迟迟不肯答应他去付诸行动的缘故吧?
延伸阅读:许斗达专栏《达者作达》其他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