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和朋友聊起投资和经营。几个读文史哲的人做着赚钱、发家致富的大梦,如果放在从前我会觉得很不可思议,以及放屁。但如今,人生路走着走着,走到了需要看成本做事,需要未雨绸缪,需要认真规划与管理自己和他人时,不由得需要多一些前辈的“提点”和“指示”,才能通往自己打造的成功之路。
成功向来最难定义。有钱算是成功吗?那许多曾经有钱,但后来败掉家产的富二代、三代,也算是成功的人吗?那些说话有影响力的人,算是成功的人吗?似乎也算,但怕只怕有朝一日塌房了,恐怕其言论的影响力不见得比他人强,还可能成为反面教材(还记得战地医生萧源盛吗?)。

如何成功?仿佛玄学,没有一个科学的方法可以论证和定义,有的话,都是胡乱瞎扯出来的,你说他是骗子,你说他脚踏实地完成的也可以。
说回如何发家致富这件事。新年前,跟朋友聊起最近在读的“名人传记”,其中一本就是2024年岁末,天下文化隆重推出的《张忠谋自传》上下册。当时我大老远四处拜托,总算请到朋友从台湾快递这套书给我,纸质本在手,混合着电子版在读,阅读感受十分愉快。 张忠谋谦虚说自己有作家梦,但一边又说喜欢的是海明威,真是矛盾啊!不过说起作家梦,我是不太认可的。
当作家不是好梦,最近在听播客“一样米养百货人”时,主持人邀请了生活作家郝慧川上节目聊新书,就说到写书难以养活作家。出书写书养不起作家这个不是社会的错,而是事实本身,写作压根就不是赚钱的事,真正赚钱的不是文字,而是文字延伸出来的其他产品,例如:演讲、课程、改编和周边。
扯远了,张忠谋的文笔确实让我震惊到未来的假牙都要掉下来。由于张忠谋的自传上册是很多年前出版的,当时我尚不知道王永庆,当然也不会知道张忠谋。理由无他,当时对赚钱的觉悟太低,认为这些名人传记的“铜臭味”很重,所以都不愿意读。
不过,思维改变,态度转变。自从读了《富兰克林自传》我发现读传记有很多好处。但最主要的不是成为有钱人,或者社会上、世俗里定义的成功的人,而是从传主身上学习如何成为更好的人。
何为“更好”?这是需要界定的。好比说,张忠谋的更好其实是自我要求很高,而且一路从美国到台湾的发展经验,让其更好的是其固执,但让其不好的也是固执。
《张忠谋自传》可以分几个部分来谈,但为免剧透,我就都不展开来谈,仅谈他“职场人”给予我的二手经验。这两册自传,精彩的故事集中在下册,因为大名鼎鼎的台积电创办了,这个被台湾成为“护国神山”,全球没有人不知的半导体公司,让所有人都不得不对其经营和创新模式感到赞叹。 不过,如今迎来的赞赏,在过往的过程中张忠谋也是经历了不少的职场磨难。
不论是在德州仪器(简称“德仪”),还是在美国通用器材,抑或受邀到台湾政府邀请成为工研院的院长,又或者最后创办台积电,张忠谋的一生就像许多的打工人,特别是在德仪、美国通用和工研院期间,从其叙述中,看得出职场这个修罗场,除了把张忠谋磨砺成厉害且经验丰富的管理者,也让他日后在创办台积电时,有更充足的应对能力去打造一座迄今任谁也难以企及的半导体王国。
与许多的传记不同的是,张忠谋不在自传中猛给人灌鸡汤,有的是频频的且观点犀利的吐槽。吐槽德仪、吐槽通用、吐槽他移居到台湾后的各种人情世故。读这些吐槽就像吃零食,看当时的人事环境与当今有何差异?让人没想到的是,半个世纪之后的如今,人性的丑恶与黑暗,职场的偏见与麻烦依旧像鸡毛,满天满地都是。但张忠谋脱下了职场人的外衣,走上了管理者和创新者的道路。

好的管理者,往往也是好的创新者。这也是张忠谋这本自传的核心价值。1987年台积电开始营运,张忠谋担任董事长,即以“诚信正直、承诺、创新、客户信任”作为台积电企业的核心价值、“技术领先、制造优越、客户信任”作为三大竞争优势,带领台积电坚定且稳步地前进。
这些核心价值,用眼睛看谁都懂,但要用心去做却十分困难,尤其是如何让客户信任?这也是自传的下半部分,张忠谋不断提及的事情。 读这本自传有个地方让我边读边与自己的职场经验连结。那即是这几年我也频繁在几个职场上转换,跳跃。虽然不知道目前是否渐渐明朗,稳定,但可以肯定的是,我能理解张忠谋当年“五年三次辞职”的心境。

在接受《远见》杂志采访时,张忠谋这样形容当时的“辞职遭遇”:“辞职就是放弃。我三次辞职的决定是因为已经无路可走,但这个增加了我的坚强意志,不要再放弃了。我辞工研院院长的时候,才57岁。我那时的想法是至少做到65岁,那还有七八年,或者更长一点。所以,当然不能够再放弃,其实已经退到只有一条路了,就是台积电。台积电其实算是顺的,但还是有很多酸甜苦辣。” 张忠谋的回答,不禁也让我自省本身的遭遇。要找一条让自己“顺”的人生志业,不是容易的事。但能找到一个自己觉得“算是顺的”工作,大概不难。
人生如战场,要经历家人、爱人、孩子、朋友、同事的各种酸甜苦辣,喜怒哀乐,才能锻炼出超人的心智与智慧。读这本自传,仿佛先看了张忠谋为我们后来人尝过的酸甜苦辣。
纸本书太重,电子书倒是适合边走边读。读完《张忠谋自传》当晚,我站在新居的露台望向明月光。是夜,烟火璀璨,年已过完,最后的狂欢随着最后一长段的爆竹声音戛然而止后,仿佛一切都写上了平静的休止符。职场路还在继续,我也才打开新的管理人的身份,也正如张忠谋那样,他在德仪学习了许多的管理和行政能力,我也在这几年兜兜转转的工作环境里,看了别人自己也下海执行行政和管理业务。 辞职不一定是坏事,但选对的环境工作,肯定可以从相关的职场中学到有用的职场技能。如果能遇到拥抱创新,同时又能让你学习管理技能的职场环境,那绝对可以受益终生,复利一辈子。
经营不争一时,争的是的长期复利。
▌延伸阅读:吴鑫霖专栏《饭夫走读》其他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