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夜深人静的时候,你是否曾思考,我到底是谁?我从哪里来?我要到哪里去?这些问题看似简单,背后却牵涉许多十分重大的议题,被视为三个哲学终极命题。
且不说太远,我国的政经文教各领域,都与各族群的身份认同问题有千丝万缕的关系。所有掌权者都企图通过各种方式,塑造有利于巩固自身权力地位的认同感。关于“我是谁”这个问题,恐怕还真不是我们自己就能决定的。
就拿近日举国欢庆的国庆日作例子,在半岛新山长大的我从小都习惯性地认为8月31日是国庆日,而9月16日只是另一个平平无奇的假期。对小时候的我来说,8月9日或许比31日更加有国庆气氛,因为所有我看的(新加坡)电视台和收听的电台,都会报道新加坡国庆日的新闻。相比遥远的吉隆坡,我对只有一个海峡之隔的星洲连结更深,却对自小生长的士古来几乎一无所知。
为何我们从小庆祝的国庆日是8月31日,而不是9月16日?这与马来西亚资源集中于半岛,东马二邦长期被忽视有关。为什么柔佛人对新加坡有更多的认识?除了节节攀升的汇率以外,新加坡的“大外宣”之成功也是不可忽略的因素之一。虽然马来西亚教育文凭规定历史科必须及格,但大马的历史和地理教育依旧功利主义挂帅,并未塑造学生良好的人文关怀,导致人民对自身居住的一方水土缺乏认识,遑论认同感。
很多人会质疑,为什么要自讨苦吃,去思考这些“无用”的课题?我们真的有办法搞清楚自己是谁吗?就算不知道自己从哪里来又如何?只要遵循社会大众的脚步,不是一样能够知道未来应该往哪里去吗?诚然,这个世界上绝大多数的人都不会思考这些人生大哉问,也依然可以活得好好的。但是,如果全部人都这样浑浑噩噩,一无所知地过活,那么我们到底是在生活,抑或只是如牛羊一般地生存着呢?
其实,古今中外有很多思想家和哲学家对上述问题,都进行过深切的思考和辩论。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曾说:“未经审视的生活是不值得过的(The unexamined life is not worth living)”。孔子在《论语·为政篇》有云:“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无论是生活还是学习,东西方两位思想家都告诉我们,思考是很重要的,这也是人类文明的火炬得以延续至今,不断演变进步的原因。
说回个人经验,无论是我的家人还是朋友,大多数人都在为三餐温饱和理想拼搏奋斗,鲜少有人停下脚步,好好思考工作和人生的关系与意义是什么。我们出生之后,就该努力读书,大学要选择能够赚钱的科系,毕业后要努力工作赚钱,才能买车买房,才能找到对象结婚生子。生而为人,我们的人生跑道难道只有这个单向道吗?
大学毕业后,面对人生的十字路口,我也曾经迷茫失措,不知道天地之大该何去何从。朋友也曾跟我分享,在努力奋斗到了不惑之年,反而心中有了更多疑惑,怀疑自己一直辛苦工作,牺牲感情与健康,最后到底是为了什么。也许每个人在人生的某个阶段都会经历这样的焦虑、迷茫、萎靡。因此,思考就是为了让我们按下暂停键,重新审视自己的生活,调整步调,整装待发。
人如同一根会思考的芦苇,只是宇宙间脆弱又有思想的生物。我们并非物品,出生在世只为了满足特定需求。人生的意义,从来就没什么默认设定,而是由每个人自定义。无论如何,每个痛苦的人和幸福的猪都值得被尊重,我将誓死捍卫每个人思考与不思考的权利。
▌延伸阅读:马俊泓专栏《马不停啼》其他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