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 > 马来茜亚

天地间不见英雄——苏丹街杂货行

天地间不见一个英雄,不见一个豪杰。唯见文人的风骨。

——题记

寻常一天,市井长巷,神明被拉回人间。茨厂街的印度庙外面兜售着茉莉花串,香火缭绕的关帝庙里香客熙来攘往。老街袒胸露臂,赤条条毫无掩饰。不知过了多久,遍体伤痕。

茨厂街漫步至苏丹街,穿过风,穿过雨,穿过千疮百孔的老街,眼见一地旧山河,呼吸之间,清晰感知到某种气流在市井中游走。

脚步声逐渐密集,声音逐渐嘈杂。旧日唐人街,烟火气未消散,江湖气未磨平,天地间尚有“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的书生气。

行至苏丹街78号的杂货行,这幢临街的奶油色骑楼四平八稳,顶天立地,一身正气。中西合璧的三层骑楼,楼顶嵌有“民国贰拾年”字样,前身为雪隆杂货商会,现已改造为咖啡店。

苏丹街78号的杂货行,左为现照,右为老照片。(图片来源:由作者提供)

为什么旧时称为杂货行呢?在风雨飘摇的中国晚清,盐行、茶行、药材行、广福杂货行、油行、粮食行、棉花行和牛皮行被称为“八大行帮”。杂货行这种叫法也跟随着华人飘摇至此,落地生根。

走进建筑,厅堂正对着一副牌匾:铁肩担道义,辣手著文章。牌匾上方中央为半圆形,赫然刻着“礼堂”二字,周身是巴洛克风格的奶油白色浮雕。

对联的内容最早出自中国明代谏臣杨继盛,他冒死弹劾权臣严嵩,被害前留下名句“铁肩担道义,辣手著文章”。此联广为流传。

厅堂正对着一副牌匾:铁肩担道义,辣手著文章。(图片来源:由作者提供)

即便在今天的商业社会,杂货行改为商用,却依然被无形的力量包裹,如同暗涌,推动置身建筑中的人向前。

落座之后,墙上的一幅老照片格外引人注意,是杂货行同业公会的业界人士留影。老照片的朦胧质感,更像时光中的一粒灰,在空气中悬浮,不甘心落地,不忍心回望。

有些模糊的人像,但轮廓都很瘦削,目光坚毅,腰板挺得笔直。一众利落衣裤,或中式,或西装,仙风道骨,不卑不亢。

墙上的老照片是杂货行同业公会的业界人士留影。(图片来源:由作者提供)

何为南洋华人的面孔,何为南洋华人的精神,何为南洋文人的风骨?

既是“铁肩担道义,辣手著文章”,我想南洋文人、末代狂儒辜鸿铭最具风骨。

辜鸿铭何许人也?在马来西亚鲜少有人知晓。1857年,辜鸿铭出生于南洋马来半岛西北的槟榔屿,父亲辜紫云当时在英国人经营的橡胶园担任总管,他深得橡胶园主布朗先生的教诲。后学成于英国爱丁堡大学,返回中国,在晚清实权派大臣张之洞幕府中任职“通译”。

“我辜鸿铭生在南洋,学在西洋,娶在东洋,仕在北洋。”

这位学贯中西的大家自诩“东西南北人”,也被众人戏称为“最后一根辫子”。

他狂放不羁,留着中国晚清旧朝的长辫子,随身携洋人仆人端茶,怀里揣着烟斗,神气十足。

他在山河破碎的旧中国,猛药治沉疴。“我的辫子是有形的,顶在头上;你们的辫子是无形的,藏在心里。”

辜鸿铭的轶事令人津津乐道,倒读英文报纸嘲笑英国人;与日本首相伊藤博文高谈阔论孔学;毛姆来拜访他;文学大师列夫·托尔斯泰与他书信往来。

他拥有满腹经纶和三寸不烂之舌,他的话语隔着时光依然掷地有声:“温良是一种力量”。

辜鸿铭(左)与清华大学人事西方戏剧教学教授王文显(右)合影留念。(图片来源:即食历史)

何为南洋华人的面孔,如杂货行这幢建筑一样顶天立地,凛然正气。

何为南洋文人的风骨?复归于婴儿,永远怀揣温良的赤子心。

文人当有文人的风骨。不是文人,也有自己的风骨。

延伸阅读:王茜专栏《马来茜亚》其他文章

版权声明  本文乃作者观点,不代表《访问》立场;本文乃原创内容,版权属《访问》所有;若转载或引述,请注明出处与链接。
分享文章

您觉得这篇文如何?

评级 4.9 / 5. 评分人数: 10

觉得我们的文章不错的话

请订阅我们的频道

请告知我们可以改进的地方

王茜

访问网前编辑兼记者,目前是特约撰稿人。留学英伦。想与《午夜巴黎》中的小作家一样,搭上路边的老爷车去往上个世纪的花神咖啡馆。

我有话说
加入会员追踪您喜欢的作者,
或收藏文章稍后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