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 > 鹏程万理

后疫情的担忧

亲人叫你别回家,感觉很诡异,你已整年未见老父老母,但那里家有老小,你也明白对方的担忧。经一番周旋,要求你先做检测,全程戴口罩,探访时间受限。你没见到小孩,都躲起来避开你了,仿佛你有病。离开时,你心里觉得很气愤,却又不知道该生气谁。

我们经历了MCO锁城,如今进入另一阶段,我说的“后疫情”是指疫情后段发展,并非说疫情之后,病毒此刻依旧顽固地存在,实在看不到“之后”为何时。这世界变化那么大,我想说说我的担忧,也许说了出来就能理性应对。

影响最大的,应该是人与人之间的相处方式。经两年折腾,我们习惯了设防,把每一个人标签为可疑份子。我们不再握手,不再看到完整的脸孔,不放心互相靠近。以前弟兄勾肩搭背,现在自觉地保持距离。实体的距离,造成心灵的疏离,意味着要建立新的人际关系将多一重障碍,以前共同吃餐饭能做到的事,现在不成了。我甚至觉得单身的人会有好一段时间难以脱单。

不止是对外人如此,亲人之间的关系也会发生变化。血浓于水还是必然,但像前述例子那样的分歧难免发生,我也很难怪亲人,因为恐惧很真实。某日我去餐厅用餐,专挑人少的,吃完饭本想再坐一会,谁知进来了两家十来个人,我立马逃走。我也怕人,又怎能怪别人怕我?

怎能不怕呢?这两年来全球有500万人因冠病丧命,此刻还有许多人因病留院。太多医疗资源耗于新冠,其他病症会否因而被忽略呢?医疗资源稀缺,我们是否必须用更昂贵的代价才能获得及时的医疗?负担不起的人,怎办?

这两年来全球有500万人因冠病丧命。

那家餐厅,换作以前大概不会光顾,通常会选热闹、受欢迎的。以前只要求食物美味,如今却多了另一条件,即是安心。去连锁快餐店用餐,我觉得安心,因为店员三不五时做消毒工作,看来十分严谨。未来门市将面对新挑战,一方面是防疫工作,另一方面是产能下降,业绩下滑,比如说餐厅座位不能尽用,这些难以克服的问题将影响整个餐饮业、零售业。

工作形态改变很大,远距工作变成常态。我的办公室已空置多月,员工居家上班,如今正考虑搬迁到面积较小的地方;我朋友的办公室也有类似情况,不知还有多少公司正经历这样的转变。如此,市场对办公室的需求将下跌,本就过剩的商业大楼将变得更冷清,产业市价将停滞,其连锁效应不知从何估计。

但站在我公司的角度来看,这样做节省租金,降低成本;远距工作若管理得宜,效率可保持,还能减少员工花在路上的时间。MCO解除之初,我约了商业伙伴到对方的办公室开会,花了半小时找车位,心里咒骂着如果坚持用视讯就好了。以后,双方又恢复了视讯会议。

这世界性灾难,似乎也带来了一丁点好处,缓解了一些车流,减少了一些污染。此外,我发现自己甚少伤风感冒了,戴口罩、勤洗手的习惯,也有助于预防其他传染病。

短期内,我们无法回到从前日子。要回复以前的正常,只能寄望于专治新冠的药物。目前Pfizer开发出了抗新冠的口服药,临床测试成绩甚佳。希望新冠在不久的将来变成历史名词,等同普通伤风感冒罢了。除了这样祈祷了,好像也无能为力了。

延伸阅读:周若鹏专栏《鹏程万理》其他文章

版权声明  本文乃作者观点,不代表《访问》立场;本文乃原创内容,版权属《访问》所有;若转载或引述,请注明出处与链接。
分享文章

您觉得这篇文如何?

评级 4.2 / 5. 评分人数: 9

觉得我们的文章不错的话

请订阅我们的频道

请告知我们可以改进的地方

周若鹏

专栏作家。著有诗集《相思扑满》、《速读》、《香草》,散文集《突然我是船长》、杂文集《杂乱有章》与《男人这东西》。

我有话说
加入会员追踪您喜欢的作者,
或收藏文章稍后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