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些成语、谚语从小就听,师长告诉我们意思以后,我们就再不怀疑。学校作文常见:“俗话说……”仿佛冠了这三个字,接下来说什么都是真理。
比方说“先敬罗衣后敬人”,当年老师是怎么教的?他说这谚语反映世人现实势利,以后这谚语就用来批评如此世态,常见的造句是这样的:“在这个先敬罗衣后敬人的社会,没谁会发现他隐藏的才华。”
用了很多年以后,我突然觉得,咦?不对啊!这谚语未必是为批评而说的。
“先敬罗衣后敬人”只不过是个陈述句,在讲一个简单的道理。我初见一个人,对他的背景一无所知,第一印象自当依赖视觉上的线索。若此人衣装整洁,显示他对于仪表有所要求,很自然的进一步推断他对生活和工作也抱有一样的态度。如果他穿着洗过两千次的T恤出门,头发像刚打完架的公鸡,大概就知道这人对自己没有要求,你也最好不要对他有太多要求。
时间宝贵,武断乃必须,“先敬罗衣”并没有错。这谚语在提醒我们,不管自己多有才能,如果没把基本外观做好,遇不到伯乐是活该,因为根本没人愿意和你发展到“后敬人”的阶段。这不就是势利,是实际。我再造句的话会用这样的语气:“整理好自己的外观是对自己的基本尊重,所谓先敬罗衣后敬人。”
从这句谚语联想,还有类似的“以貌取人”,它的下一句是“失之子羽”,是孔子说的。子羽是孔子的弟子,孔子因为子羽样衰而觉得他没有才能,后来见子羽致力修身,声誉很高,有弟子三百,孔子甚觉后悔。(如果你是名人网红如孔子,讲话要小心,他明明是要称赞子羽很长进,结果几千年后大家最记得子羽样衰。)才能和相貌无关,但和“先敬罗衣”一样,这成语提醒我们现实的状况。如果不能整容,至少头发梳一下,衣服穿得好看些。
其实在“以貌取人”句之前,孔子还说“以言取人,失之宰予”。宰予也是孔子的弟子,很会吹水,让孔子以为他很有料,结果发现他不孝不敬无仁无德,而且十分懒惰,“朽木不可雕”这话就是骂宰予的。连孔子如此睿智也会被吹水王哄到,可见说话的能力有多重要!与其控诉社会过度注重外在和言谈,不如把这两门功课修好。
“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说的是要干大事必须从个人品行做起,刚听到这话时好像很有道理,但后来明白那是太理想化的古老说法。若要实践这样的理想,那么国家领袖都必须是圣人,而现实中圣人多数当不了好领袖,为什么呢?因为治国平天下和修身齐家所需的技能截然不同。
平天下要靠外交,搞不好还要靠武力;治国要靠政治手腕,要施展领导和管理能力。要办好这两者,须懂得利字摆中间,道德不过是用来参考参考罢了。克林顿时代美国经济表现最佳,GDP 年均涨幅3.5%,失业率走低,如果你是美国人民,真需要在乎他怎么“修身”吗? 有品德固然更能服众,但“修齐治平”这顺序并非必须。(无法齐家就不能治国?你歧视单身啊?)
又比如“得寸进尺”,当初所学的意思是斥人贪心不知足,现在我看来是上进的表现。尤其如果你是做业务的,“得寸”已经很难了,还不顺势“进尺”,不是太可惜了吗?谈判也一样,就是要得到最大的利益,得寸就要进尺,得尺就要追丈,得不到再退下来,总不能满足于“寸”啊!
大凡说某种道理的成语谚语,总有另一套完全相反的说法。“得寸进尺”不好,但“百尺竿头”、“更上一层楼”又OK,工作上不“进尺”哪来“百尺”呢?更别说“上楼”了。有的人教你做事要“举一反三”,又有的人教你“循规蹈矩”,何者为好?鼓励你“事在人为”,又说“成事在天”,那到底还要不要花力气?
这句话倒是十分靠谱的:“尽信书,不如无书。”前阵子流行《弟子规》,父母用来教育小孩,企业用来教育员工,文中重礼敬人的讯息很好,但过于听话服从就未必适于这注重创意和表现的年代。古人说的话,有其时代背景,的确有许多智慧千古不变,无法尽书;但也有的不合时宜,或需重新诠释。
古语有云,有时也不过是人云亦云,囫囵吞枣的话,会噎着的。不要怪我想太多,中学时华文老师也教我“学则须疑”,这态度我倒是一直保持至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