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来西亚推行弃婴舱至今已有12年,但仍有大部分人认为,弃婴舱的存在是助长了弃婴风气,也是未婚母亲将生下的孩子推卸给另一个家庭领养的不负责任的行为。访问网以社工视角,重新探究遗弃、抛弃,以及领养的定义,并从心理学的角度深入了解外界对未婚母亲歧视的心态。
根据报道,槟城峇都兰章区州议员王耶宗曾在2021年提及,马来西亚每年平均有100名婴孩被丢弃在垃圾箱中,其中有70%的婴儿被发现时,是塞在马桶里、被扔进下水道或是被烧毁而无法幸存,只有30%的婴孩幸运获救。
为了防止婴孩被遗弃在不安全的场所和让他们有重生的机会,自2000年起,多国陆续设有弃婴舱措施,马来西亚也不例外。马来西亚在2010成立弃婴舱,目前全国已有11个弃婴舱,其中8个弃婴舱由KPJ医疗保健集团设立,另外3个由孤儿关怀基金会所设立。迄今为止,孤儿关怀基金会的弃婴舱已拯救513名婴孩,透过领养方式为322名孩童回归正常的家庭生活。
孤儿关怀基金会宣传、公共沟通与领养部经理丽莎(Riza Alwi)接受《访问》专访时说,社会需要重新定义遗弃或抛弃(abandoned)一词的定义,把孩子放进弃婴舱不应该被视为遗弃。生母在不得已的情况下深知自己无法独立抚养孩子,才将孩子委托给另一方照顾,让孩子有重生的机会。
丽莎说,若将孩子的生命安全弃之不顾,那才是真正的不负责任,亦是犯罪行为;不过,将孩子放进弃婴舱是合法且不触犯法律的。 虽然弃婴舱成立多年,也做了许多宣导工作,但至今仍有许多人误解弃婴舱的意义,也坚决认为把孩子放进弃婴舱是不负责任的行为。往往,受谴责的对象都是孩子的母亲。
歧视辱骂前 先看清未婚先孕母亲的处境
说起未婚孕妇被歧视与谴责的案例,丽莎语带愤慨,一语道破一般大众的迷思:“比如说,20个怀孕的女子(单亲或未婚怀孕)遭谴责弃养孩子极其不负责任,但是那些让她们怀孕的男人呢?” 这些案例当中,除了有极少数愿意负责任的男性陪同另一伴前来求助,但大多数皆是女性,独自承担生育的风险和责任。她们孤立无援,却要面对外界的歧视。
丽莎透露,她与社工曾经陪同未婚同孕妇到医院做产检,并到警局备案。过程中,社工和未婚妈妈都会遭遇不同阶层人士的歧视和怒骂。
“因为对未婚先孕的母亲有着个人的负面判断,他们都会歧视或威胁要逮捕她们,还称她们为“坏女人”、“坏东西”。”
“一说到女子意外怀孕时,大家总是会批评孩子的母亲,但就我们的经验而言,孩子的母亲懂得来找我们寻求协助,已经不容易。毕竟她们怀孕,可能是因为被性侵了,或是进行了不安全的性行为。如果得到家人的鼓励,有经济支持下,他们可能会选择抚养孩子,可惜的是她们无人可依靠。”
丽莎接着还说了一段让人既愤慨又悲伤的案例。
“一个女孩因为被叔叔性侵而怀孕,带她来警局报案的是叔叔的女儿。报案这件事让整个家族都很生气,因为这件事为他们的家庭带来耻辱,甚至还骂受害者“你以为你很漂亮很特别,所以叔叔想强奸你?” 这是一个悲惨的案例,受害者不知道问题何在,不知道触摸或亲密接触是一个问题。自从事件曝光后,叔叔逃跑了,她却要面对不堪的局面。”
未婚先孕的原因各不相同,有者可能犯了错误,有者则是受害者。丽莎直言,一般人根本无法想象未婚妈妈们所经历的压力和痛苦,因此只要她们前来寻求求助帮助,都应该得到大众的尊重,毕竟她们试图给婴孩一个生存的机会。
两种心理防卫模式 形成强与弱的对立
马大精神及心理医学专科医生邹升见认为,要探究为何普罗大众理所当然地将犯错焦点指向女性,应正确看待社会上存在的性别歧视问题。
邹升见医生接受《访问》采访时提及,尽管社会已逐渐开明化,但男尊女卑的性别文化差异仍普遍发生在发展中国家。从心理学角度而言,女性受歧视并处于弱势一方,皆因人们开启了防卫心理模式。一是自我化的防卫心理模式,另一则是投射性的防卫心理模式。
“只要我们感到紧张、焦虑、伤心的负面情绪,心里自然会有一道墙去挡住、应付这些负面情绪。“
”有人会压抑,会选择忘记,也有人会责怪自己,认为是自己的错,这是自我化防卫心理模式;如果将过错怪罪到他人身上,这是投射性的防卫心理模式。从研究报告来看,以大多数而言,当然不能一概而论,但一般男性的防卫模式都偏向投射性的防卫模式,而女性大多偏向自我化的防卫模式。”
特别是未婚先孕、弃养或性侵事件,邹升见医生说:“女性的心灵和身体已受创,处于脆弱、无力感的状态,她们没有能力去捍卫并保护自己,也有女性会保持沉默并怪罪自己;而大多数男性则把过错往外推,甚至一走了之。”
这两种心理防卫模式会直接形成强与弱的对立,自我化心理防卫的女性会形成弱势一方,容易受到伤害,并遭另一方歧视。
“心理防卫模式不仅仅会呈现在加害者或受害者身上,身边人也会将过错推到弱小形象的女性身上,而不是那个拥有强大且有攻击性形象的男子身上。”
“如果女性开启自我化心理防卫模式,就会被视为弱势,容易遭遇歧视或欺压,所以女性首先要做的,是让自己变得强大起来。无论自己的心灵时多么脆弱,都不要轻易责怪自己。尤其是女性的亲朋戚友,更应该要帮助他们。”
去机构化让弃婴有个完整的家
孤儿关怀基金会设立弃婴舱不仅挽救婴孩的性命,也提供不同的庇护计划,尽力让孩子有机会回归家庭生活。首先,必须先为单亲未婚孕妇提供临时住所,并持续提供心理辅导,直到她们生下孩子为止。
丽莎透露,通常他们都会鼓励生母抚养孩子,有的母亲需要较长的时间来考虑,大约7至10天。只要超过这段时间,意味着母亲可能会选择留下孩子。如果她们决定留下孩子,社工则必须确保她们已经充分认知并了解抚养孩子所要面对的挑战,包括财务、心理和身体上的压力。
“有些母亲还在求学,如果她们住在学生宿舍,要怎们照顾孩子呢?曾经有一个母亲决定留下孩子,但3个月后打电话回来哭着说不得不放弃孩子。尽管如此,我们仍然尊重她,至少她尝试过,最后她还为孩子选择了合适的领养父母。”
孤儿关怀基金会致力于去机构化 (Deinstitutionalization),意味着尽可能透过寄养、领养的形式,让婴孩重新回归家庭生活,在有爱与关怀的健康环境长大,而非住进孤儿院或福利机构。
除了孩子或许无法在孤儿院或收容所内获得健康的成长外,政府对孤儿院和收容所的管制宽松,或让部分私营机构有机会透过孤儿院或收容所从中牟利。
更让人担忧的是,大多数孤儿院并没有为他们申请国籍身份证,因此成了无国籍人士。一旦他们年满18岁离开孤儿院后,他们无所依靠,自此误入歧途,涉及卖淫、毒品等问题,最终,成了那一群被遗忘的孩子。
由此,我们应停止对未婚女性存有偏颇的谴责或歧视,给予无助的女性帮助,才得以给宝宝回归健康家庭生活的机会。
你也可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