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

大马华语是朵奇葩?——从《大马华语特有词语词典》说起

编撰之路困难重重

编撰词典从不是一件易事,尤其这本词典的编委会阵容并不庞大。访问中王晓梅曾多次提及,这本词典从制作到出版,是一个漫长、艰难,但也充满欢喜的过程。也许“十年磨一剑”是对这本词典最好的注解,即使这本词典从初始制作到出版,所耗费的时间早已超出十年。

汤志祥说,“编词典就是向大众提供语言的基本事实,而研究语言的人则要考虑教学和语言的传承问题。”

在编撰过程中,如何选词、如何为词条释义,如何评断一个词的应用价值,都是对编委会的考验。

于是他们从建立语料库开始,从《现代汉语词典》着手收集词条,并且也与《新加坡特有词语词典》进行词条上的比较,同时定下“只收集文字词汇,不收集口语词汇”的原则。不过,究竟那要到哪里去收集这些文字词条呢?

汤志祥解释道,本地报章、杂志、中文网站和马华文学作品,都成了词典中词条的来源。

然而,如何选择词条,在编委会中仍是一个极具争议的课题。若遇到争议情况,编委会成员就需要在陈述自己的观点时提出理据,以理服人,并且在讨论之后,以“少数服从多数”的方式达成统一意见。

尤其新冠疫情爆发,也让编撰过程增添了艰辛。

王晓梅解释道,“我们原本的计划是大家可以坐下来讨论,并且在编撰的过程中深入的去讨论词典的内容,因为词典里的选词、释义、地区词、知识窗的编写都是需要编委会的成员去反复斟酌和讨论的。”

然而新冠疫情袭来,编委会受困于各地,这导致他们在沟通上有了一定的障碍,所幸办法总比困难多,疫情限制了他们的行动,但在科技的帮助下,他们依旧可通过线上的方式沟通和联系。

研究小组成立之初,所有的讨论都以面对面的形式进行,但疫情却令编委会无法齐聚一堂进行研究讨论。图为汤志祥(左起)、庄晓龄、王晓梅的合照。(图片来源:受访者)

尽管编撰的过程遇到许多难题,词典面市后却成功引起极大的反响,不仅各大媒体都给予这本词典一定的曝光率,马来西亚华社也给予了许多正面评价,甚至在词典出版后的两个月内,王晓梅就收到了词典需要二刷的好消息,种种反馈都鼓舞了编委会。

“这不只说明马来西亚需要这一本词典,来到马来西亚的外国人也需要这本词典。”

汤志祥也补充,这本词典不仅在马来西亚引起反响,北京的学者也对这本词典很感兴趣,也有人认为,这本词典可为研究东南亚华语词汇奠定基础。

“词典仍有不足之处”

不过,对于辛苦完成的《马来西亚华语特有词语词典》,汤志祥却坦言,自己仍抱有遗憾。

“出版词典就像拍电影一样,拍了之后就没办法再改了。”

汤志祥认为,这本词典不足的地方是,没有收集到东马的特有词语,词典内容多专注在西马半岛各地的华语用词,却没有反映出东马的华语特色。

“东马的情况更复杂,民族也更多,以后有机会的话,我们也想把东马的词汇一并收录其中。”

王晓梅则认为,这本词典仍有许多编委会“想做却心有余而力不足”,或是“已经做了却被舍弃”的内容。她提起编委会一开始对词典内容的设想:把词语的语用范围和领域都标注出来,比如经济用词、法律用词、医疗用词等,以提高词典的应用价值。他们在初稿时也的确做了这件事,却在后续修改时,舍弃了这个想法。

“我们一开始还想在词典里添加彩色照片,这是一个美好的愿望,”王晓梅无奈道,“但是后来因为成本和版权问题,所以无法实现这项愿景。”

汤志祥也以词典里的“知识窗”为例,根据原定计划,许多词条都需要写知识窗,不过知识窗的内容需要自己撰写,不能直接截取现有的解释,以避免版权问题,所以最后知识窗的数量也比原定的少。

事实上,知识窗的内容,尤其与文化词条相关的内容,是需要融合学界的研究成果去做整理和归纳的,但无奈编辑团队人力不足,导致他们不具备这样的条件,去为每个需要的词条撰写知识窗。

知识窗的编写涉及大量的资料搜集,并且需要融入学者的意见和学术作品的成果,过程十分耗时耗力。(摄影:魏雁颖)

话虽如此,汤志祥依然认为,成功出版了这本词典相当令人自豪。

“这本词典让马来西亚华语在国际华语上有了属于自己的地位。当然,它并不完美,但它是一个首创,因为我们把马来西亚的华语推出来,让大家都能看到马来西亚华语。”

至于修订版,在条件和情况允许下,无论是汤志祥或王晓梅,都希冀这本词典能变得更好。至于词典什么时候才会修订?王晓梅说:“让子弹再飞一会儿吧。”

语言除了用来沟通,也能建立身份认同

在汤志祥和王晓梅两个外国人的眼里,马来西亚华语显然独具一格,甚至专门为此编撰出这么一本《马来西亚华语特有词语词典》,彰显出马来西亚华语的特色;与此同时,马来西亚华人却还在纠结于:该不该使用这些“不规范”的华语词汇、鼓励下一代说“正确”的华语,甚至企图消灭一些早已融入我们日常生活的“巴刹华语”……对此,两人又是怎么看的呢?

汤志祥与王晓梅不约而同答道:“马来西亚华语特色究竟该保留还是消失,并不是由我们来决定的,而是由语言的使用者来决定的。”

所谓的语言使用者,即是马来西亚华人。

“马来西亚的华社是否想要保留这样的特色?在教育上,马来西亚的华人会为华文教育奋斗;那么回到语言的特色,马来西亚华人又是否想在词汇的层面上,保留自己的特有词语?”

王晓梅分享,语言除了有沟通和交流的功能,也有地域认同和身份认同的作用——譬如在你张口的瞬间,大家就知道你是哪里的华人。

在她看来,马来西亚华人有身份认同的需求,而且从她的视角来看,马来西亚人十分爱国。

“我相信马来西亚人爱国的体现,就在于自己言语的表达方式上。”

你也可以看:

版权声明 本文或视频乃原创内容,版权属《访问》网站所有,未经允许不得随意转载,否则将视为侵权;若转载或引用本文内容或视频,请注明出处来源及原作者;不遵守此声明或违法使用本文内容或视频者,本网站将保留依法追究权利。

分享文章

您觉得这篇文如何?

评级 4.6 / 5. 评分人数: 27

觉得我们的文章不错的话

请订阅我们的频道

请告知我们可以改进的地方

魏雁颖

《访问》实习生,愿望是世界和平。

我有话说
加入会员追踪您喜欢的作者,
或收藏文章稍后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