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人周六前往投票站,参加一场几乎可以确定将延续人民行动党长期执政地位的选举。正值这座城市国家面临全球贸易战带来的经济动荡之际,这场选举也是对新任总理公众支持度的检验。
新加坡周六(5月3日)举行第14届全国大选,此次有超过262万名合格选民。这次选举被视为执政党人民行动党(PAP)支持度的风向标。该党自1965年新加坡独立前就已掌权,关键在于反对党是否能挑战执政党对权力的严密控制并进一步取得突破。在上届选举中,反对党曾取得小幅但前所未有的进展。

尽管人民行动党历次大选几乎都以压倒性优势赢得约90%的议席,其得票率仍被视为衡量执政基础的重要指标。总理黄循财希望改善人民行动党在2020年选举中创下的史上最差的60.1%得票率。
52岁的黄循财因领导新加坡抗疫工作而赢得人气。黄循财于去年接替李显龙出任新加坡第四任总理。他承诺在延续政策连续性的同时引入新血,并以自己的方式领导新加坡。李显龙是建国总理李光耀之子,自2004年至2024年担任总理达20年。

当地时间上午8时投票开始时,新加坡一度出现强降雨,但到了中午前便已停歇。截至中午,约半数合格选民已在全国1240个设于社区中心、学校及其他邻里中心的投票站投下选票。投票将在晚上8时结束,选举结果预计将在周日凌晨公布。新加坡实行强制投票制度。
生活成本与住房问题挑战新政府
新加坡是全球生活成本最高的城市之一,其生活成本与住房可负担性仍是重要议题,也继续对黄循财政府构成挑战。政府警告称,倘若这个高度依赖贸易的经济体因美国征收高额关税而遭受波及,可能陷入衰退。
黄循财多次表示,他需要强有力的执政授权,以引领这个高度依赖贸易的国家应对关税冲击带来的经济不确定性。美国总统特朗普宣布并对大多数国家暂停征收关税,唯独中国未被豁免。黄循财警告称,若特朗普最终实施这些关税,新加坡将首当其冲,因此必须保持开放与竞争力,以减缓冲击。

“我想对所有新加坡人说,请慎重考虑。这不是一场赌博。这关乎你的家庭、你的未来、我们的新加坡,”他在竞选期间呼吁道。
政治分析人士Nydia Ngiow指出,尽管人民行动党一向被视为危机中的“稳定之手”,但这次关税危机对选民的影响或许尚未真正显现。
她对法新社表示:“鉴于新加坡大选通常聚焦于本地议题,除非选民切身感受到生活成本、就业安全或整体经济受到直接影响,否则地缘政治不太可能左右他们的投票决定。”
不对等的竞争格局
人民行动党长期主导政坛,拥有庞大的党员基础、对国家机构的影响力,以及远超对手的资源。相比之下,反对党多数尚未经过充分考验,且仅在少数选区参选。
这场选举将是一场一面倒的选举。人民行动党将角逐所有97个席位,占总候选人数46%,而其最大对手工人党仅提名26人。工人党上届赢得10席,创下反对党历史最好成绩。
虽然人民行动党败选的可能性极低,但部分分析人士认为,若反对党能进一步突破,这场选举可能改变未来几年的政治格局。尤其是年轻选民越来越希望看到更多元的声音、更严格的监督以及更激烈的辩论。

新加坡国立大学政治学者蓝平儿(Lam Peng Er)表示:“可以预期,人民行动党的整体支持率将在一次次大选中逐渐下降。”
“若人民行动党的得票率下降至57%或58%,新加坡人会感到惊讶吗?我认为不会,甚至连人民行动党自己都不会感到意外。”
人民行动党希望避免出现动荡,并警告选民,一旦关键内阁成员失去议席,将带来严重后果。黄循财指出,这些核心成员对维系新加坡在中美之间的平衡关系、引领国家应对可能出现的经济风浪至关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