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洲日报》封面报导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访马的新闻时,因插图中的马来西亚国旗少了象征伊斯兰的新月图案,因此遭到举报。尽管该报第一时间发布道歉声明,并迅速修正错误,但事件并未平息,反而越演越烈……
《光华》与TCE Baby也中招?
《星洲日报》遭举报后,另一家华文报章《光华日报》也因在其官方脸书上载一张未完整显示新月图案的“辉煌条纹”图片而被内政部接获投报。内政部在脸书发贴文指出,这行为可能违反《1963年徽章及名字(防范不当用途)法令》第414条文及《1984年印刷与出版法令》。内政部强调,无论错误发生在纸媒或新媒体平台,影响皆相同,不容妥协。
通讯及多媒体委员会(MCMC)随后也针对《光华日报》展开调查,并援引1998年《通讯及多媒体法令》第233条文展开行动,警告各界不得上载或传播有损国旗尊严的图像。
与此同时,在TCE婴儿用品展中,一家来自新加坡的参展商Singapore Lactation Bakes(SLB)展示了缺少新月图案的大马国旗,引发公愤。主办单位随即发布道歉声明,并关闭该参展商的摊位、终止其参展资格,强调高度重视事件,并检讨审核机制以防重演。
《星洲》国旗失误风波未止……
尽管《星洲日报》已公开道歉,风波却持续扩大。总编辑陈汉光与副编辑主任蔡淑姗被警方传召前往武吉阿曼总部录供,并一度被扣留以协助调查。警方也前往《星洲日报》总社,取走相关电脑与物品进行取证,随后两人在晚上获得保释。
警方指出,目前全国已有40宗有关该事件的投报,案件将援引《1963年徽章及名字(防范不当用途)法令》第3(1)(c)条文及《1984年印刷与出版法令》第4(1)(b)条文调查。
同时,土著权威组织青年团9名成员到《星洲日报》总社外示威,要求报馆开除两名涉事编辑,并递交备忘录。他们高喊“Tiada maaf bagimu”(没有原谅的余地),并声称若未见惩处,将促请内政部吊销《星洲日报》的出版准证。

针对国旗失误事件,通讯部长兼团结政府发言人拿督法米指出,MCMC已完成对《星洲日报》电子报及《光华日报》脸书账号的调查,并将相关调查文件提呈副检察司,以决定是否采取进一步行动。另外,针对涉事报纸印刷部分,内政部及警方的调查仍在进行中。
他表示,整体调查分为三个部分:第一,内政部依据1984年印刷与出版法令展开调查;第二,警方援引刑事法典及1963年徽章及名字(防范不当用途)法令等多项条文进行查办;第三,MCMC则根据1998年《通讯及多媒体法令》第233条文,处理与新媒体相关的调查工作。
社会反应过激?
对于国旗插图失误课题,首相安华在曼谷访问期间受询时表示,“国旗缺新月风波”并非小事,因国旗是国家的重要象征,提醒各方展示国旗时必须加倍谨慎。他同时呼吁各方勿反应过激,应让法律程序照常进行。
“我们不应该因为有人要求而过度反应,一切应依法律进行。”

反贪会前主席拉蒂法亦对此事发表看法,批评执法单位逮捕编辑的反应“夸大其词”,并指这种做法可能引起社会恐慌。她指出,《星洲日报》的错误显然是无心之失,不应动用刑事调查手段,“没有任何逻辑理由能解释,一家主流媒体为何要用这种方式破坏自己的声誉”。
她强调,真正的爱国精神应是一种深植人心的情感,而非仅凭对国旗形式的执着来衡量。她呼吁社会应该接受道歉,停止过度反应,避免事件进一步升级。
Why such a great outcry, including criminal probes, when it’s clear to any reasonable person that it was a mistake, that it was unintentional? There’s no earthly reason why a major newspaper would intentionally sabotage themselves like this. KDN’s claim that it’s a threat to… pic.twitter.com/bhQ6AFaVIi
— Latheefa Koya (@LatheefaKoya) April 17, 2025
华总总会长丹斯里吴添泉则呼吁各界以理性态度看待此事。他指出,华文媒体在建国历史与华社发展中扮演重要角色,此次失误被过度解读甚至政治化,有失公允。他希望政府与执法单位在调查过程中能兼顾“法、理、情”,避免因一时失误而否定媒体的整体贡献。
《星洲日报》国旗插图失误事件虽然引发轩然大波,但在捍卫国家象征的同时,是否也能以包容与理性看待错误?该报已第一时间承认疏失、公开道歉,并对相关负责人采取问责措施;而政府机构也已启动调查程序。
接下来,社会所需的不再是愤怒或声讨,而是推动更严谨的内容审查流程、更成熟的社会沟通氛围,以及对新闻自由与公共责任之间界线的深刻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