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全球军工产业的收入增加。来自瑞典斯德哥尔摩和平研究所(SIPRI)的数据显示,俄罗斯和中东军工企业的收入增幅最大。
俄乌战争和以哈冲突,以及东亚与日俱增的紧张局势,使全球范围内对武器和军事设备的需求急剧飙升。瑞典和平研究所SIPRI发布的最新报告显示,全球一百家最大军工企业2023年的营收同比增加了4.2%,达到6320亿美元。该研究所是对全球一百家大型军工企业营收报告进行分析之后,得出上述结论的。
报告作者之一肖亮在接受德国之声采访时表示:“2023年最重要的发展是,特别是欧洲和美国公司终于得以将俄乌战争导致的需求猛增真正转化为收入增加。而在2022年,我们看到许多公司仍在为新冠疫情导致的供应链中断及其后续问题而苦苦挣扎,难以提高产量。”
俄罗斯:军费猛增 透明度却很低
2023年,俄罗斯军工企业的收入增幅最大。根据SIPRI的研究,这些公司的收入增长了40%。速战速决、短期内战胜乌克兰的希望落空之后,大量国家订单使俄罗斯军工企业开足马力扩大生产。报告指出,一些企业采用轮班制,加快导弹、战斗机以及无人机的生产速度,以弥补前线严重的物资损耗。
至于世界百强军工企业中,为何只有两家俄罗斯企业入选,则另有隐情。肖亮表示:“大多数俄罗斯企业在2022年就停止了对外公布销售数据,但也有一些例外。”尤其是Rostec的数据为SIPRI研究人员了解俄罗斯军工产业现状帮助极大,这是一家全球排名第七的俄罗斯军工企业。“实际上,这是一家由七八家不同的俄罗斯公司组成的控股公司,我们的数据库中曾经有这些公司的数据。因此,我们仍然可以很好地了解这些公司的发展情况。”
全球100强军工企业中,唯一入选的乌克兰公司是乌克兰国防工业股份公司JSC Ukrainian Defense Industry。该公司的收入则在去年增长了69%。
德国军工企业收入增加
俄乌战争对欧洲(不含俄罗斯)各国军工企业带来的影响不尽相同,法国和意大利等国军工企业的收入大幅下降,而相比之下,德国公司的收入则增加了7.5%。
共有四家德国军火制造商得以跻身世界百强:莱茵金属(Rheinmetall)、蒂森克虏伯(Thyssen Krupp)、亨索特(Hensoldt)和代傲(Diehl)。其中莱茵金属是德国最大规模的军工企业,全球排名第26位,该公司的收入增长了10%。莱茵金属主要生产155毫米火炮弹药、自行榴弹炮和装甲车等武器装备,俄乌战争爆发后,上述武器的需求量急剧飙升。
而生产制导和防空系统的代傲公司增长率则更高。代傲公司在2023年实现了30%的增长。
欧洲军工整体增长乏力
尽管个别公司实现了增长,但欧洲仍是世界上军备行业整体增长水平最低的地区,相较于2022年仅增长了0.2%。增幅较低的主要原因是欧洲军工企业相对较小的生产规模和欧洲各国相对较低的国防开支。
美国军工巨头洛克希德-马丁公司(Lockheed Martin)和RTX公司(前身为雷神公司)则继续保持世界百强防务公司的榜首位置。这两家公司在2023年的收入都略有下降。SIPRI认为,这与航空和导弹制造中使用的特殊部件或原材料供给不足有关。也就是说,上述公司收入下降,并非需求不足,而是遭遇了供应链瓶颈。总体而言,2023年,规模相对较小的制造商能够比大型企业更快地提高产量。
危机四伏的东亚安全态势
在亚洲,尤其是韩国和日本的军工企业得以大幅提高营收,这是该地区日趋恶化的紧张局势所造成的必然结果。
2022年之后,日本开始了二战结束以来最大规模的扩充军备。韩国军火制造商也成功打入了欧洲市场,例如,现代罗腾公司(Hyundai Rotem Company)开始向波兰出售坦克。
在总体经济局势陷入疲软状态的中国,军火公司的收入在2023年仅增长了0.7%,这也是中国军工企业2019年以来最低的增幅。肖亮认为,中国军工产业今后仍将保持增长,因为实现军队现代化毕竟是“中国政府和最高领导人习近平制定的首要任务”。
以色列军工企业收入创历史新高
世界百强军工企业中,有六家位于中东。2023年,这些企业的营业额增长了18%,达到196亿美元。而加沙地带的以哈冲突开始之后,三家以色列军火公司的收入达到了创纪录的136亿美元。
这是世界百强军工企业中,以色列公司创下的最高营销记录。上述以色列企业中,就包括生产“铁穹”防空系统的制造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