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总统特朗普宣布大规模加征关税,引发全球市场剧烈动荡。中国率先反制,欧洲酝酿回应,亚非各国立场分化。新一轮全球贸易紧张局势迅速升级,动摇了原有的国际贸易秩序。
美国总统特朗普日前宣布对数十个国家和地区实施新一轮“对等关税”政策,其中包括对中国商品加征34%关税,并扩大对欧盟、日本、印度、台湾等地出口产品的关税措施,引发全球范围的激烈反应。
全球市场暴跌 中方迅速反制
在金融市场方面,标普500指数上周五暴跌6%,道琼斯工业指数下跌5.5%,纳斯达克下挫5.8%。全球股市同步下滑,德国DAX指数下跌超过5%,英国FTSE100指数跌幅接近4%,法国CAC40指数同样遭遇重挫。

中国政府在特朗普宣布关税后迅速回应,宣布自4月10日起对所有美国产品加征34%的关税,并限制包括钐和钆等稀土材料的出口。中国外交部发言人郭嘉昆在社交媒体上表示,“市场已经作出反应”,并批评美方“滥用关税武器,是经济霸凌行为”。
各国态度分化 亚非美策略各异
英国首相斯塔默(Keir Starmer)在《星期日电讯报》撰文指出,“我们所熟悉的世界已不复存在”,旧有的国际贸易规则不再可靠。他表示英国政府将“冷静、务实并坚守国家利益”,并承诺将以“最好的英国传统——冷静头脑、务实态度与明确的国家利益认知”来应对新的挑战。
斯塔默强调英国不会轻率加入贸易战,但也不会排除任何选项,“一切选项都摆在桌面上”,同时他也呼吁保护关键产业、加速制定新的产业政策,以提升英国的国内竞争力。他强调,未来的世界将“更多取决于协定与联盟,而非旧有规则”,并认为“规则为本的多边贸易体系”才是全球正道。
与此同时,英国汽车制造商捷豹路虎宣布将暂停4月对美出口,以应对25%的进口汽车新税。
台湾总统赖清德周日也表示,尽管美国对台湾商品加征32%的关税,台湾将不会采取报复措施。他在会见中小企业代表时指出,“面对美国的‘对等关税’,台湾无计划采取关税报复,只要符合国家利益,企业对美投资承诺也不会改变。”
赖清德还指出,非关税贸易壁垒是美国评估贸易公平性的一个指标,台湾将主动解决存在多年的非关税壁垒,使与美国的贸易谈判更加顺利。他表示,除台积电扩大在美投资外,电子、资通讯、石化和天然气等行业也将加深与美国的合作。
印度方面,路透社援引匿名官员报道称,尽管美国对印度商品征收26%的新关税,但莫迪政府无意进行反制。该官员指出,特朗普的行政命令中包含条款,允许对“采取重大改善贸易不对等措施”的国家给予豁免。印度希望通过持续谈判取得有利地位。
另一名印度政府人士则表示,印度早在今年2月即与美国达成共识,力争在2025年秋季前完成初步贸易协议。此外,莫迪政府近期已下调高端摩托车、波本威士忌等美国产品的进口税,并取消了影响美国科技企业的数字服务税,以拉近与美国的关系。
不过,分析指出,新关税政策可能导致印度今年经济增速下降20至40个基点,重创仰赖美国市场的钻石加工业,数千人恐将失业。
越南外交部发言人表示遗憾,认为美方征收46%高关税“未能体现双方合作精神”,并强调越南希望持续对话,以推动双边关系稳定发展。分析指出,电子、鞋类、水产等对美出口产业将受严重冲击。
香港:“自由港”政策保持不变
香港财政司司长陈茂波在出席活动时明确表示,尽管中方已采取反制措施,但香港不会跟随中央对美商品加征关税。他强调,“自由港”政策保持不变,“资金自由进出自由港是我们的核心优势,所以这我们不会变。”他指出,香港坚守“以规则为基础的多边贸易体系”作为核心立场。尽管香港出口至美国产品占本地生产总值比例不高,但他提醒不可低估间接影响,“间接影响远远大过直接影响,亦不能低估。”
巴西副总统阿尔克明(Geraldo Alckmin)表示,特朗普关税可能推动南美与欧盟的贸易协定加速生效。他称巴西不打算立刻采取报复措施,而是希望通过对话“避免南北之间的对立升级”。
津巴布韦总统姆南加古瓦(Emmerson Mnangagwa)宣布暂停对美国商品的全部进口关税,以“促进对美贸易并争取制裁豁免”。批评者指出,这一单边举措可能破坏该国在南部非洲发展共同体(SADC)中的区域立场。
南非国际关系部长拉莫拉(Ronald Lamola)则表示,政府将推进出口市场多元化战略,以减少对美依赖。他指出,美国目前是南非第二大出口市场,但不能将命运“系于单一市场”。
欧盟准备反击 各国酝酿下一
欧盟则准备在4月9日投票回应如何对部分美国产品加征报复性关税。欧盟贸易委员谢夫乔维奇(Maros Sefcovic)与美国官员会晤后表示,欧盟愿谈判,但也已“准备好捍卫自身利益”。意大利财政部长焦尔杰蒂(Giancarlo Giorgetti)呼吁避免升级为全面贸易战,警告反制性关税将对意大利与整个欧洲经济造成双重打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