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热 > 国际

金砖国家批单边关税 特朗普扬言加征10%

今年的金砖峰会在中俄两国领导人缺席的情况下格外黯淡。金砖领袖关切特朗普关税、美国对伊朗的袭击以及以色列在中东的军事行动。特朗普则扬言对与金砖国家“反美政策”结盟的国家加征10%关税后遭到反驳。
金砖国家领袖大合照,东道主、巴西总统卢拉站在中间。(图片来源:德国之声)

美国总统特朗普周日(7月6日)晚间在社群平台“真实社群”(Truth Social)上发文称,“任何与金砖国家(BRICS)的反美政策同一阵线的国家,都将被额外征收10%的关税。这项政策将不会有任何例外”。但他并未进一步说明所谓的“反美政策”指的是什么。

中国周一对特朗普的言论做出回应,外交部发言人毛宁在例行记者会上表示,“关于(特朗普提出的)加征关税,中方已经多次阐明立场,贸易战、关税战没有赢家,保护主义没有出路。”

稍后,克里姆林宫发言人佩斯科夫也表示,“我们确实看到了特朗普总统的相关表态,但必须指出的是,金砖国家这一组织的独特性在于,它是由一群在如何基于自身利益进行合作方面拥有共同立场和世界观的国家组成的。” “金砖框架下的合作,从来都不是、也永远不会是针对任何第三国的。”

特朗普发布相关贴文前,金砖国家在联合声明中称,成员国对“关税上升表示严重关切”,并指出这些措施“不符合世界贸易组织(WTO)规则”。

金砖国家强调,这些限制措施“威胁全球贸易、破坏全球供应链并带来不确定性”,呼吁恢复世界贸易组织解决贸易争端的功能。虽然内容直接并未指名美国,但显然是对著特朗普政府喊话。

声明中也提及今年6月伊朗与以色列的冲突,并指针对伊朗民用及“和平核设施”的攻击违反国际法。这份31页的联合声明仅在一处提及乌克兰的名称,并强烈谴责了乌克兰5月底对俄罗斯基础设施及平民的攻击,但并未批评入侵乌克兰的俄罗斯。

此外,身为东道主的巴西总统卢拉(Luiz Inácio Lula da Silva)在金砖峰会的开幕式上,抨击了北约国家此前宣布将在2035年前大幅增加国防开支的计画,称“投资战争总是比投资和平来得容易”,形容国际法已变成了“一纸空文”,这个立场随后也反映在金砖国家的联合声明中。

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并未亲自出席今年的金砖峰会,而是派总理李强参加。李强称金砖国家是“全球南方第一方阵”,“应坚持独立自主,展现责任担当,在凝聚共识、汇聚合力方面拿出更大作为,努力成为推动全球治理变革的先锋力量”。他还说,在当前全球保护主义抬头之际,金砖国家应团结维护多边主义。

俄罗斯总统普京亦未实际到场,仅透过视讯参与。普京在演说中主张,新崛起的经济体应更积极使用本国货币展开贸易往来,并呼吁金砖各国之间增加双向投资、建立金砖国家的投资平台和结算体系。

俄罗斯总统普京透过视讯出席里约金砖峰会。(图片来源:德国之声)

特朗普关税让金砖成员自顾不暇?

虽然卢拉周日呼吁要改革由西方主导的全球机构,但巴西如今正极力避免成为特朗普政府提高关税的目标。

里约热内卢联邦农业大学的教授加西亚(Ana Garcia)表示,在特朗普重返白宫后,巴西决定将金砖峰会的焦点放在较不具争议的议题上,例如促进成员国之间的贸易关系和全球卫生。

加西亚指出:“巴西希望尽量减少损害,并避免吸引特朗普政府的注意,以防对巴西经济造成任何风险。”

特朗普曾威胁,若金砖国家采取任何试图削弱、取代美元的措施,将对该组织征收100%的关税。去年在俄罗斯喀山举办的金砖峰会上,俄国曾提议发展出一个替代体系来取代由美国主导的支付系统,以绕过西方对莫斯科实施的经济制裁。

然而,当前包含中国、巴西在内的许多国家都正在与美国进行贸易谈判,对于可能激怒特朗普的行动也抱持谨慎态度,因此在面对来自美国的一系列地缘政治和经济挑战时,金砖国家显然未能发出一致的回应。

举例而言,虽然金砖峰会发布了一份措辞强烈的联合声明,表达了对和平用途的核设施遭到袭击的“严重关切”,但与伊朗签署合作协议的金砖成员国——俄罗斯和中国,当时并没有为德黑兰采取任何实质性作为。

在特朗普的对等关税问题上,盡管金砖国家占全球人口的40%,且按照购买力平价(PPP)计算,占全球GDP的比例超过35%,但仍未能凝聚起来共同与美方谈判。

印度智库观察家研究基金会(ORF)专家潘特(Harsh V. Pant)指出:“整体而言,这些国家接触特朗普政府的方式非常务实,不是在一些大原则上与之对抗。”

潘特补充道:“如果看(金砖成员国)言辞和实际情况,会发现目前俄罗斯和中国更倾向与特朗普达成双边协议。俄罗斯与特朗普正就欧洲安全架构展开合作,中国则寻求与美国达成贸易协议。印度也有意与美国签署双边贸易协定。”因此当前并无法看到太多金砖国家集结对抗美国的案例,“因为它们都在推动双边协议”。

金砖影响力取代西方联盟?

由于七大工业国(G7)和二十国集团(G20)等主要经济体论坛也存在内部分歧,加上特朗普奉行“美国优先”政策,金砖国家的扩展看似也为外交协调开辟了新的空间。

不愿具名的巴西外交官向路透社表示,“部分国家留下的空白几乎瞬间被金砖国家补上”,他认为,盡管权力依然集中在G7,“但它已不再拥有曾经的主导地位”。

卢拉周日在开幕演说上将金砖国家与冷战时期的“不结盟运动”作类比,当时多个开发中国家采中立主义,拒绝加入两极化的西方世界与共产集团任何一方。

卢拉对与会领袖表示:“金砖国家是‘不结盟运动’的继承者……在多边主义受到攻击时,我们的自主性再次受到挑战。”

金砖国家至今仍难以取代由西方主导的多边机构。就根本而言,金砖国家更像是一个松散的集团,而不是像欧盟这样的区域联盟,或类似北约的军事联盟。随著成员国增多,想达成共识变得更加复杂。

金砖国家提出最野心勃勃的计画就是在2015年成立的新开发银行(NDB),旨在作为世界银行等机构的替代方案。新开发银行在资助开发中国家的基础设施上取得了一些成功,并使用当地货币融资,但由于规模较小,不太可能挑战世界银行和全球金融体系的地位。

金砖国家在2015年成立新开发银行(NDB)。(图片来源:德国之声)

金砖内部分歧影响团结

金砖国家内部的区域冲突分歧也依然存在。印度智库学者潘特指出:“问题在于,现在俄罗斯在挑战其他国家的主权;中国也在挑战印度及其他一些国家在海洋空间的主权。”

中国与印度之间有边界争端,且中国近期在巴基斯坦及印度的冲突中选择支持巴基斯坦。潘特表示:“印度和中国之间有相当大的分歧……中国仍然对印度崛起及其在全球秩序中的角色感到不安。”

尽管如此,专家仍认为本届金砖峰会对于成员国来说依然相当重要,尤其在特朗普关税引发全球贸易不稳定的背景之下。圣保罗大学金砖国家研究小组研究员沙伊德尔(Bruce Scheidl)称,这次峰会为新兴国家提供了最佳的机会,有助于它们寻求替代方案,并实现经济伙伴关系多元化。

分享文章

您觉得这篇文如何?

评级 5 / 5. 评分人数: 2

觉得我们的文章不错的话

请订阅我们的频道

请告知我们可以改进的地方

我有话说
加入会员追踪您喜欢的作者,
或收藏文章稍后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