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法国持续面临财政困境与国内政治分裂之际,上任仅九个月的总理贝鲁,8日在信任投票中遭国会以压倒性的票数推翻,成为一年内第三位请辞的总理,也创下法国近代史上首位总理自行提出信任投票却被迫下台的纪录。

法国国民议会周一(9月8日)举行对贝鲁(François Bayrou)的信任案投票,最终以364票不信任对194票信任的压倒性结果,宣告贝鲁少数政府垮台。议长布劳恩-皮维特(Yael Braun-Pivet)引用法国宪法第50条宣告:“总理必须请辞”。
贝鲁办公室已表示他将在9日向马克龙提交辞呈;马克龙办公室也称,週二将接受贝鲁的辞呈,并在接下来几天内任命新总理,而这也将成为马克龙近12个月以来,第四度被迫寻找新任总理,目前尚未出现明确人选。
贝鲁此前积极推动一项不受欢迎的440亿欧元撙节计画,包括取消2个公共假期并删减、冻结公共开支。贝鲁警告,法国必须控制不断攀升的财政赤字和债务,强调这些因素正威胁这个欧洲第二大经济体的未来。
目前,法国的财政赤字是欧盟已达到GDP的6%,赤字占GDP比率为欧元区最高,也是欧盟规定上限(3%)的两倍,公共债务相当于GDP的114%。
今年8月25日,贝鲁的少数政府为了让降低财政赤字的政策取得足够支持,宣布将在国会提出信任投票。贝鲁冒险押注国会议员会支持他的观点,认同当前面臨赤字危机的法国必须大幅删减公共支出以控制债务。然而这场“豪赌”在分裂的国会前,也如预料之中遭到反噬。法国左、右翼议员在週一的投票中,联合反对中间派的贝鲁。

极右翼领袖勒庞(Marine Le Pen)在投票结果出炉后表示:“这一刻象征著一个幽灵政府的终结。”她也呼吁提前举行国会选举,但马克龙迄今排除这个选项,且民调显示,即便举行选举,也不一定能让任何政党取得多数。
极左派“不屈法国”(France Unbowed, LFI)的领袖梅兰雄(Jean-Luc Mélenchon)在X平台上表示:“马克龙现在已经站在人民面前,他也必须下台。”
法国总理为何当不久?
自2024年9月阿塔尔(Gabriel Attal)辞任总理、前脱欧谈判代表巴尼耶(Michel Barnier)于同年12月遭国会推翻,再到如今贝鲁也下台后,马克龙再次面臨组阁挑战,试图在由反对派掌控的国民议会中寻求共识。
但造成法国政坛如此动荡的根本原因,可以追溯到马克龙在2024年6月,宣布解散国民议会,并举行选举的决定。

当时,马克龙原本希望藉此壮大中间派联盟的势力,但最终却导致国会出现史上第一次没有任何政党或联盟取得过半优势的“三强鼎立”僵局,马克龙的少数政府自此陷入一连串危机。国会中的左翼或极右翼势力的席次虽然不足以单独执政,但是只要联手,就可以推翻马克龙政府的总理人选。
路透社报道指出,马克龙接下来可能转向左派,提名一位相对温和的社会主义派人士,或者选择一位技术官僚担任总理。无论如何,下一届政府都不太可能获得国会多数支持。财政部长隆巴德(Eric Lombard)週一在信任投票前表示,组建新政府势必会导致删减赤字的幅度缩小。
法国如今面臨新的不确定性,可能陷入长期的立法僵局;在国际层面上,俄乌及加沙持续的战争、美国总统特朗普政策重心的转变,都让局势更加复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