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资今年以来已抛售高达84亿8400万令吉的大马股市股票,相较于2024年同期的42亿零800万令吉,翻了一倍,市场投资情绪急剧变化,引发各界关注,这当中到底发生了什么事?
东南亚股市昔日被视为全球资金避开贸易战冲击的“避风港”,但近年来吸引力逐渐下降。根据彭博社报导指,随着全球资金大规模流出,印尼、泰国及大马股市跌幅显著,东南亚五个主要市场已连续6个月遭受外资撤离。
当中,印尼市场尤为受创,资金外流规模接近18亿美元(约79.7亿令吉),在东南亚国家中居前。投资者对总统普拉博沃的政策方向存有疑虑,担心其巩固权力的举措影响市场信心。泰国方面,经济前景悲观,政府试图支撑市场的努力未见成效,而大马的晶片出口也面临特朗普关税政策带来的潜在风险,使市场进一步承压。
报导也指,中国股市表现亮眼,吸引大量资金回流。AI科技企业DeepSeek等新兴行业的崛起,加上中国经济前景改善,进一步推动投资者加码中港市场。这一趋势使得去年一度备受青睐的东南亚市场逐渐失去光环,新兴市场交易模式正发生重大变化。
丰隆投行研究主管吴俊声接受《亚视新闻》访问时也分析指,影响东南亚市场的关键因素包括美国货币政策、中国股市吸引力上升,以及特朗普政府可能重启的关税政策。
1)美联储维持高利率——美国联储局(Fed)主席鲍威尔早前表态不急于降息,导致美元维持强势。由于大马的隔夜政策利率(OPR)与美国利率之间的差距持续存在,外资更倾向于将资金转移至回报率更高的市场,如美国。
2)中港股市吸引力提升——近期,中国股市表现强劲,尤其是人工智能(AI)相关科技公司如DeepSeek备受国际基金经理青睐,促使外资撤离东南亚市场,转而流向中港股市。
3)特朗普关税政策的不确定性——过去两年,大马受惠于企业供应链调整,但特朗普政府可能重启对全球主要贸易伙伴的关税政策,使市场担忧大马出口行业,特别是晶片产业,可能受到冲击。特朗普已宣布将于4月2日实施对等关税和额外的行业关税,进一步加深市场忧虑。
外资撤离≠FDI减少
值得注意的是,外资的撤离主要指证券投资,并不等于外来直接投资(FDI)减少。证券投资受市场情绪、利率变动和汇率波动影响,撤资可能只是短期现象,而FDI则是长期投资,涉及设厂、收购和技术转移。
《南洋商报》报导,根据大马投资发展局(MIDA)数据,大马2024年已获批准投资额达3785亿令吉,同比增长14.9%。例如,谷歌承诺投资20亿美元(约94亿令吉)在大马建立数据中心和云端区域,属于FDI的一部分,显示外来直接投资依然强劲。

中总社会经济研究中心执行董事李兴裕指出,股市外资撤离可能会影响市场信心,但并不代表外国企业正在撤离大马,制造业投资仍在持续加码。
尽管外资撤离东南亚市场的趋势未见缓和,股民在当前局势下,需密切关注全球经济变化、美国货币政策、中国股市表现以及特朗普政府未来的贸易政策发展。
东南亚市场,尤其是马股,仍受全球经济环境影响,投资者宜审慎观察局势,做好风险管理,以应对未来可能的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