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热 > 大马

霹雳州歌变中文“国歌”? “女龙王”挑起族群课题引议

近日,一段关于学生疑似以中文演唱国歌的视频在网络上流传,并引发广泛关注与争议。相关指控由网红“女龙王”莎鲁艾玛发布,内容涉及教育、族群与公共言论等敏感议题。事件随即引起教育部与多方回应,并在社交媒体及主流媒体掀起讨论。

一名自称“女龙王”(Ratu Naga)的网红莎鲁艾玛日前在社交媒体发布一支短片,声称霹雳一所华小的学生使用中文演唱马来西亚国歌《Negaraku》,此言一出,立即在网络上掀起热议,引发公众对族群关系与教育制度的广泛讨论……

然而,事实却并非如她所言,学生们所演唱的并不是国歌,而是霹雳州歌《Allah Lanjutkan Usia Sultan》。

这起事件引起教育部高度关注。教育部副部长黄家和严正指出,该网红的言论蓄意挑起族群敌意,并警告不要把政治操作的目标指向学生。他强调,若要玩弄政治,请别拿学生开刀。

教育部也发文告严厉谴责该网红散播不实讯息,指控她以欺骗行为制造社会分裂与冲突,并提醒公众勿轻信这类“恶意诽谤”的资讯。

文告指出,开斋节是应以反思和感恩为核心精神的节日,但该网红却利用这段时间煽动不满情绪,损害团结和谐。教育部澄清,经调查,该段视频中学生所演唱的是象征对霹雳苏丹陛下忠诚与尊敬的霹雳州歌《Allah Lanjutkan Usia Sultan》,且演唱时全程使用马来文,并未有使用华语演唱国歌之举。

另外,霹雳州行政议员吴家良也公开谴责此事,称莎鲁艾玛意图炒作去年他出席该华小活动时,全校师生演唱州歌的场景,甚至诬蔑学生用中文唱国歌。他指出,华文国民型学校一向重视爱国与爱州教育,在任何官方活动中都会同时演唱《Negaraku》及霹雳州歌,与国民学校无异。

涉事的网红——女龙王在事后承认听错,并表示因听不懂视频中的口音才误会为国歌,并在10分钟内删除影片。她更反过来指责是“昌明政府的网军”广传该视频。尽管影片在短时间内迅速删除,但该影片已在网络上广泛流传,引起社会争议。

警方也在接获投报后展开调查。下霹雳警区更证实,于4月6日中午,在雪兰莪八打灵再也逮捕涉案的莎鲁艾玛,并援引以下三项法律条文展开调查:

  • 《1948年煽动法令》第4(1)条文;
  • 《刑事法典》第505(b)条文;
  • 《1998年通讯及多媒体法令》第233条文。

调查预计将于4月11日完成,届时该名网红将获得警方口头保释,案件报告也将提交予副检察司以决定下一步法律行动。莎鲁艾玛的代表律师则表示,其当事人并无犯罪意图,呼吁政府及警方停止“无谓调查”。

为何《Negaraku》旋律与霹雳州歌一样?事实上,《Negaraku》和霹雳州歌为一脉相承。霹雳州歌的旋律原为法国作曲家皮耶尔让(Pierre Jean)的作品《La Rosalie》。

在1957年国家独立前夕,第一任首相东姑阿都拉曼发起全球征选国歌旋律,尽管收到逾2000份作品,却没有一首令他满意。最终,他决定采用霹雳州歌的旋律作为国歌旋律。《Negaraku》由此诞生,其旋律虽与霹雳州歌相同,但歌词内容则完全不同。

卷入“气球小贩被粗待”争议

另外,莎鲁艾玛也卷入“气球小贩被粗待”的争议。据报导,她被指是最早发布“气球小贩被粗待”视频者。对此,警方表示,若接获相关投报,不排除会对她展开调查。

吉隆坡总警长拿督鲁斯迪早前在记者会上指出,警方若确认该网红确实是最早发布视频者,将依法采取行动。他强调,任何人若发布虚假、具侮辱性或诽谤性的内容,皆属违法行为,警方将援引1998年通讯及多媒体法令第233条文展开调查。

此前报导指出,一名气球小贩因无执照营业,于上月28日在吉隆坡东姑阿都拉曼路(Jalan TAR)夜市遭执法官员粗暴驱赶,过程中发生肢体冲突,引发现场混乱。3名涉及的吉隆坡市政局执法人员,已被暂时停职以接受调查,事件在社交媒体广泛流传,引起公众热议。

网红莎鲁艾玛在未核实事实的前提下,贸然发布指控性的言论,不仅制造社会误解,也对相关学校、学生及公众造成了不必要的伤害。

任何涉及国家象征、族群议题的事件,都不应被轻率炒作,更不应沦为博取点击率或政治立场的工具。作为公众人物,应负有基本的言行责任。在言论自由的框架下,更应以理性与尊重为前提,避免以片面资讯或错误指控扰乱社会秩序。

版权声明  本文乃编辑综合译写之内容,版权属《访问》所有;若转载或引述,请注明出处与链接。
分享文章

您觉得这篇文如何?

评级 5 / 5. 评分人数: 2

觉得我们的文章不错的话

请订阅我们的频道

请告知我们可以改进的地方

陈亿佩

自由撰稿人。 从跑政治时事记者到旅游杂志编辑,喜欢接触不同的新事物,但仍热衷观察时事,也热衷于接触不同文化。

我有话说
加入会员追踪您喜欢的作者,
或收藏文章稍后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