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热 > 大马

前首相阿都拉逝世 国家为其举行国葬

马来西亚再度送别一位曾引领国家走过时代转折的领导人。第五任首相敦阿都拉巴达威于4月14日晚间在国家心脏中心安详离世,享年85岁。温和、廉洁、理性,是外界对他的共同印象。他虽未以强势改革者的姿态留名,却在政治动荡之间,为国家带来一段相对宁静的治理时期。政府为其举行国葬,举国降半旗致哀,不只是对一位前首相的告别,更是对一种政治风格的缅怀。

马来西亚第五任首相敦阿都拉巴达威于4月14日晚上7时10分在国家心脏中心(IJN)安详离世,享年85岁。这是继1990年国父东姑阿都拉曼与第三任首相敦胡先翁相继辞世以来,相隔35年,再有一位前首相离世。政府为此举行国葬,以表达最崇高的敬意。

据了解,阿都拉因呼吸困难于周日早上入院,随后立即被送入冠心病监护病房(CCU)接受密切治疗。最终病情不治,于亲人陪伴下辞世。他的女婿、前卫生部长凯里在社交媒体证实此噩耗,并发文悼念。

国家心脏中心发表声明指出,阿都拉在生命最后阶段由专业医疗团队全程照护,其沉稳与谦和态度令人动容。主诊心脏专科医生拿督阿兹米也表示:“即使在最后时刻,他仍然保持平静与善意。”

凯里(左1)早前在社交媒体上载友人探访阿都拉(左3)的照片。-取自凯里INSTAGRAM-

首相署于深夜发文告表示,阿都拉的灵柩将于今天上午8时运抵吉隆坡国家清真寺进行遗体处理,并于上午11时至下午1时在主祈祷大厅举行最后悼念仪式,随后于晌礼后安葬于国家清真寺的英雄陵墓。

为表达全国哀悼之意,政府指示国家清真寺方圆两公里范围内的所有建筑物降半旗直至安葬仪式结束。出席悼念者须穿着肃穆传统服装,穆斯林女性应配戴白色头巾,非穆斯林则应穿着端庄深色服饰并披上白色披肩。

政坛领袖深切哀悼

首相拿督斯里安华在社交媒体发文悼念,回忆最后一次探访阿都拉时,对方已显得非常虚弱:“然而,当我们的手相触时,他那模糊的眼神依然闪耀着慈爱与宁静的光辉,那份祥和从未消退。”

安华表示,阿都拉是在政治风浪中带来宁静的领导者,“尽管我们曾立场不同,但他始终以礼待我、以仁待人,展现了伟大政治家的豁达胸襟。”

副首相拿督斯里阿末扎希亦表示深切哀悼,并形容阿都拉是“以德服人”的政治家,其领导风格温和沉稳,始终以人民福祉为优先。“他推动以诚信为本的行政体系,也致力于‘文明伊斯兰’理念的建设,这些贡献将载入史册。他不只是国家领导人,更是我敬重的导师与楷模。”

前首相拿督斯里纳吉亦发文悼念,称阿都拉(伯拉)是备受敬重的领袖、良师与益友。“他总是愿意给予指导与建议,政治与行政上坚持正直与问责。他秉持的精神与原则,更是后来‘一个大马’理念的重要奠基之一。”

平和中执政,多元中成长:阿都拉其人其政

阿都拉于2003年至2009年担任马来西亚首相,出身自公务员家庭。他的父亲为马来人拿督阿末巴达威,母亲则具华巫混血背景,而其祖父哈山沙礼(原名哈苏璋)为海南回族人,造就他独特的多元文化身世。

他于1978年起连任八届甲抛峇底国会议员,曾出任文化、教育、国防及外交部长等要职,并在1999年出任副首相。2003年,他接替敦马哈迪出任首相,象征时代更迭。

2004年全国大选,借着“新首相”效应与选区重划,国阵赢得空前胜利,横扫198个国席,缔造历史。然而在2008年第12届大选中,国阵惨败,不仅失去国会三分之二优势,更丢失槟城、吉打、霹雳及雪兰莪四州政权,引发政坛震荡。

面对党内压力与马哈迪公开批评,阿都拉最终于2009年4月3日将首相职交棒予时任副首相纳吉,结束6年任期,随后淡出政坛。

2022年,凯里公开透露阿都拉患上严重的老年失智症,已无法说话,也无法认出家人。

温和改革者,廉洁象征

阿都拉素以温和、理性形象示人,倡导“伊斯兰文明”理念,并推动反贪改革与行政透明。他被誉为“廉洁之父”,其领导风格亲民不张扬,深得各界尊敬。

在政坛喧嚣中,他如一缕清风。如今,他安然辞世,国家将永远铭记他所留下的温和、正直与坚定。

阿都拉被誉为大马“廉洁之父”,曾推动国家改革,领导风格温和亲民。愿他安息,马来西亚铭记其贡献与智慧。

版权声明  本文乃编辑综合译写之内容,版权属《访问》所有;若转载或引述,请注明出处与链接。
分享文章

您觉得这篇文如何?

评级 4.9 / 5. 评分人数: 8

觉得我们的文章不错的话

请订阅我们的频道

请告知我们可以改进的地方

陈亿佩

自由撰稿人。 从跑政治时事记者到旅游杂志编辑,喜欢接触不同的新事物,但仍热衷观察时事,也热衷于接触不同文化。

我有话说
加入会员追踪您喜欢的作者,
或收藏文章稍后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