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七月下旬,雪隆一带再度笼罩在灰蒙蒙的天色之下。马来西亚似乎每年总有一段时期要面对烟霾困扰,而这一次也不例外。印尼苏门答腊地区林火再起,加上西南季候风推动,烟霾随着风势悄然飘入我国半岛西海岸多个州属,空气污染指数(API)显著上升。
根据环境局空气指数管理系统(APIMS)数据显示,7月19日下午1时,全国60个监测地区的API介于中等水平(51至100点)。虽然当时尚无地区达到“不健康”水平(101点以上),但森美兰波德申的空气指数已从早上的99点升至100点,为当日全国最高。其次为雪州佐汉斯迪亚(98点)和吉隆坡蕉赖(92点);八打灵再也与巴生区则分别处于68和65点。
然而,仅仅过了两天,烟霾迅速加剧。7月21日上午8时,全国已有9个地区的API突破101点的不健康门槛,其中7个地区更飙破150点,进入高风险水平,包括雪兰莪万津(155点)与佐汉斯迪亚(152点)、吉隆坡蕉赖(152点)、布城(123点)、森美兰汝来(158点)、马六甲亚罗牙也(159点)、彭亨淡马鲁(156点)及登嘉楼甘马挽(152点)。

环境局总监拿督旺阿都拉迪指出,我国空气素质转差的主因是印尼苏门答腊林火所引发的跨境烟霾。他引述东南亚专业气象中心(ASMC)与NOAA-20卫星在7月18日的观测报告称,苏门答腊当天发现79个热点,加里曼丹另有30个,而我国境内则发现4个,虽然暂未有大规模火患迹象,但已值得警惕。
气象局总监莫哈末希山则警告,接下来数日半岛多地将维持干燥少雨,风向亦不利烟霾扩散,预料烟霾情况将持续。他呼吁公众避免进行任何形式的露天焚烧,以免进一步恶化空气质量。
随着烟霾来势汹汹,环境局已启动《国家露天焚烧应对行动计划》及《国家烟霾应对计划》,并发布最新指令:一旦API突破200点,全国所有学校、幼儿园及托儿所必须立即关闭。若空气污染指数超过100点,所有户外教学活动须即刻停止;一旦超过150点并持续24小时,国家天灾管理机构(NADMA)将启动应急机制,政府也可能视天气条件实施人工造雨。

为加强防范,当局已加派执法人员巡逻高风险地点,如垃圾场、森林、泥炭地、农地及种植园,并呼吁土地拥有者加强监督,防止任何人为纵火或疏忽引发的露天焚烧。环境局强调,任何轻忽行为都可能造成严重后果。
针对当前烟霾情况,马华副总会长兼丹绒比艾国会议员黄日昇呼吁政府即刻重启国家跨境烟霾应对计划,并建立快速反应机制。他指出,印尼旱季期间苏门答腊与加里曼丹焚林开垦已成“惯例”,马来西亚总是首当其冲,人民健康与国家形象皆受威胁。
“这不仅是环保问题,更是涉及公共健康、安全、教育及经济发展的综合性挑战。”他说。
他建议政府全面检视全国空气监测网络,增设流动监测站,强化公众即时预警系统。同时,卫生部应确保医院与诊所有充足的口罩与药物,尤其保障呼吸系统疾病高风险群体;教育部则应设立明确机制,当API超过150点即果断宣布停课,并提供线上教学方案。
当下,烟霾再次笼罩我国天空。这是否又会成为另一个“无法根治的季节性灾难”?烟霾困扰马来西亚已数十载,区域合作虽年年讨论,真正有效的解决方案却迟迟未现。到底,烟霾问题何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