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了国庆月,政府鼓励人民在住宅、商店与公共场所悬挂“辉煌条纹”(Jalur Gemilang),以展现爱国精神。然而,近期两宗国旗倒挂事件却在全国掀起轩然大波,涉事者不仅遭到网络围攻,更被警方逮捕调查。事件从波德申中华小学延烧至槟城甲抛峇底一家五金店,演变成政坛论战,甚至引发族群敏感话题。事件的来龙去脉究竟如何?
波德申华小国旗倒挂 校工无心指数
8月1日傍晚,波德申中华小学一名校工在下班前执行升旗任务时,因疏忽将其中一面国旗倒挂。校方与家教协会事后发表文告解释,事件在当天下午5时左右被发现后立即纠正,并强调这是无心之失。
然而,倒挂国旗的照片被公众拍下并上传社交媒体,引发不满与混淆。教育部长法丽娜严正表态,指国旗是国家象征,必须严肃对待,并承诺在收到完整调查报告后采取严厉行动。她强调,错误悬挂国旗“不应在国庆日庆典前夕发生”,因为这会玷污爱国氛围。

警方在8月3日接获投报后展开调查,并于8月9日传召董事长、校长、两名董事、一名保安及两名校工共7人到警局录供。调查援引《刑事法典》第504条(蓄意侮辱引发破坏安宁)、《轻微罪行法令》第14条、《徽章与名称(防范不当使用)法令》第5条及《通讯与多媒体法令》第233条等多项条文,罪成可面临监禁与罚款。
事件迅速引来政治人物表态。巫统青年团执委法里兹哈祖林抨击此事“不可轻饶”,指在教育机构发生尤为可耻,反映管理有漏洞。他认为,一旦涉及国旗,就没有疏忽的空间。
行动党国会议员林冠英则要求教育部在惩处上秉持一致标准,避免双重标准。
前反贪会首席专员拉蒂法直言,这只是无心之失,却被某些政治人物炒作为政治筹码,甚至吓退民众悬挂国旗的意愿。她批评教育部长应替学校挡下政治攻击,而非表态施压。
槟城五金店事件:视频未显全貌仍遭抨击
风波尚未平息,槟城甲抛峇底一家五金店又爆出国旗倒挂争议。一段20秒视频在社交媒体流传,画面中店外一名男子手持倒挂的国旗长杆,旁边有人拍摄。巫青团长阿克玛迅速在脸书炮轰视频中人士是“笨蛋”,并号召抵制该店、动员报警,形容对方“侮辱国家”。
涉事店主冯进镇随后澄清,视频只拍到悬挂过程的前半段,他在测量高度时一度倒挂国旗,但立刻纠正,视频并未呈现后续。事发后,他接获陌生责骂电话,遂到警局备案以示负责。

尽管如此,槟城警方证实59岁的店主已被捕,全国共接获16宗与此案相关的投报,并援引与波德申事件相同的法律条文调查。警方强调将严厉对待任何不尊重国旗的行为。
阿克玛扬言将亲赴涉事五金店“教导”对方如何挂国旗,更呼吁全国动员举报。此举引发部分政治领袖警告可能激化族群情绪。
行动党秘书长陆兆福则呼吁警方依循“法治”原则处理,反对以抗议或“教导”为名的霸凌行为,强调“爱国不能只用一种形式衡量”。
公正党副主席郑立慷指出,国庆月本应促进团结,不应因个别失误煽动仇恨。他警告,过激反应可能吓退民众悬挂国旗,削弱爱国氛围。公正党议员李健聪呼吁阿末扎希与陆兆福尽快会面,发表联合声明为事件降温,避免重演早前的“KK超市袜子风波”。
行动党前中委邓章钦更点名公正党,若选择置身事外,恐流失华裔与巫裔选票。他强调,近期倒挂国旗事件皆属初犯且无蓄意迹象,不应被贴上“不爱国”标签。
波德申华小与槟城五金店的国旗倒挂事件,本质上都涉及无心之失,却在政治与社交媒体的放大下,演变成全国关注的争议。如何在尊重国家象征与避免种族对立之间取得平衡,考验着政府与社会的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