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文化及艺术部属下的马来西亚旅游局日前主办为期两天半的“Global Travel Meet”活动,为大马带来高达4亿2000万令吉的经济收益。然而,这场活动却因为有酒水招待,而引起风波……国内穆斯林领袖均对供应酒水一事表达强烈不满,更要求旅游部长张庆信引咎辞职;另一边厢,非穆斯林领袖则认为,马来西亚是多元文化国家,应该展现包容。
事件起因于土团党马日丹那区国会议员玛丝艾米雅蒂日前上传一段影片,批评在政府机构主导的官方晚宴中出现酒类饮品,形容“在官方活动上饮酒,是对国家文化与宗教极不尊重的行为”。
她在帖文中写道:“要喝(酒)要醉,是你的事,但在政府主办的活动中这样做,就会招致批评……这对我们国家的文化和习俗来说真的很不敏感。”
针对指控,文化及艺术部部长张庆信反驳说,该指责“毫无根据、严重误导公众”,形容是“蓄意炒作的政治戏码”。他解释,旅游局仅主办为期两天半的“Global Travel Meet”活动,成功为国家创造高达4亿2000万令吉的经济收益。
“涉事晚宴并非政府资助,而是业界与私人企业因庆祝丰硕成果,自发举办宴会款待国际伙伴。旅游局仅协助推广2026大马旅游年。”
他强调,晚宴现场准备了多样化的非酒精饮品,并兼顾国际宾客需求,相关酒饮由业界自费提供,未动用任何公帑。“有人指穆斯林宾客因酒精而离席,纯属无稽之谈。我本人在晚上10时离开,现场秩序良好。”
随后张庆信再表态,指活动最初由旅游部推动,但后来业界主动承办晚宴部分,以节省政府开销。“他们愿意承担费用、协助推广国家旅游,我们何乐而不为?难道私营界办庆功宴也有错?”
然而,张庆信的说法未能平息风波。国内多名穆斯林领袖均认为此举不妥,更有者要求首相撤掉张庆信的部长职。
伊斯兰党宣传主任阿末法德里指责旅游部“公然违反官方宴会不得供酒的财政通令”,并促首相拿督斯里安华立即撤换部长,以“维护伊斯兰尊严”。
公正党宗教理解与巩固局主任阿米迪阿都马南亦呼吁张庆信“向全民解释并公开道歉”,指官方活动供应酒类“损害政府形象”。
巫青团团长拿督阿克马与前卫生部长凯里也加入批评行列,指张庆信“公然否认政府角色”,并在社交媒体贴出晚宴海报证明旅游局确有参与。
巫统主席兼副首相拿督斯里阿末扎希则表明,“大马是伊斯兰国家,官方活动供酒前所未有,必须在内阁中讨论。”
业界:饮酒是国际惯例
针对要求撤换部长的呼声,旅游业者罕见公开反击。马来西亚入境旅游协会会长梁伟虹批评,部分政治人物将旅游课题政治化,忽略旅游业多年努力。
“要炒掉部长?先问我们业者!旅游与酒本就密不可分,国际宴会以酒款待贵宾乃惯例。你不喝没关系,但不要拿宗教当政治工具。”她指出,该晚宴成功吸引海外买家、创造庞大经济效益,却被炒作成宗教争议,“这样只会让2026旅游年功亏一篑。”
马来西亚印度旅游与旅运协会(MITTA)、马中旅游文化促进商会(MICA)及“我的第二家园”顾问协会(M2HCA)也发表联合声明,确认晚宴属于“业界自费活动”,与政府或旅游局资助无关。
“晚宴开支完全由私营界承担,政府仅利用该平台推介2026大马旅游年活动行事历。”三大协会并为事件造成的混淆正式向旅游部致歉,呼吁外界“停止误导性报道”。

行动党甲洞区国会议员林立迎则痛斥反对者“矫情虚伪、闭关锁国”,指这场原本成功的公私合营范例被刻意丑化。“难道为了政治正确,就让政府白白浪费公帑?真正不负责任的,是那些宁可牺牲国家形象也要博取掌声的政客。”他强调,大马要发展国际化旅游业,必须展现包容与开放的态度,而非陷入宗教与种族的框架。
马来西亚八大华青及乡青总团也相继声援张庆信,呼吁社会以理性、开放的态度看待事件。八大华青总理事长刘俊贤指出,在多元文化的国际场合中,提供酒类饮品属国际惯例,“象征对宾客文化的尊重与友好”。
“Malaysia, Truly Asia”代表包容精神,如果在国际舞台上无法体现开放态度,又如何让世界感受到大马的魅力?”
马来西亚的多元文化是国家最宝贵的财富,也正是吸引世界目光的独特优势。然而,如果我们在面对国际交流时无法包容不同习惯与文化表达,又如何向世界展示真正的“Malaysia, Truly Asia”?
唯有通过包容,马来西亚才能在全球舞台上树立良好形象,吸引更多游客、投资与交流机会,也才能让多元文化成为推动国家前进的真正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