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相拿督斯里安华早前严正声明政府学校不得举办任何涉及酒精饮料的活动,即使是在课后时间或租借礼堂举办的校友宴会,也不得例外。这一言论引起华社哗然,这是鉴于华小常年以来都有租借礼堂“摆酒”,以为学校筹募基金维持营运。
安华早前在国会首相问答环节上回答伊党巴西马区国会议员阿末法德里,针对日前怡保圣米高中学校友会在校内举办周年晚宴,活动中提供酒精饮料一事的附加提问时强调,政府学校礼堂是教育场所,应保持纯洁,不容出现任何与教育宗旨相悖的行为。
“即使是私人机构租借学校场地举办活动,但若涉及酒精或赌博元素,这就不符合教育孩子的宗旨,也违反我国教育与哲学理念。”

他续说,学校是教授知识、培养道德与价值观的地方,任何涉及赌博或酒精的活动都不符合教育宗旨。“非穆斯林朋友或许会误解,这并非要剥夺他们的权利,而是要维护教育环境。若活动在校外进行,那是他们的自由,政府不会干涉。”
行动党马六甲市区国会议员邱培栋随即在国会批评阿末法德里“严重误导国会”,指圣米高中学的活动是校友90周年校庆晚宴,而非“饮酒派对”。
“类似活动年年举行,当年国盟和伊党执政时也没被指责,如今却被炒作为政治议题。”他强调,许多乡区村民借用学校礼堂办婚宴是普遍社会习俗,不应混淆为学校举办饮酒活动。
华社批政府“一刀切”政策
马华总秘书拿督张盛闻表示,华社筹建学校礼堂的初衷是为了教育,不是鼓励饮酒。出租礼堂是“以校养校、以堂养教”的良性循环,所得租金全数用于改善校舍、添置设备及师资培训。
“若政府一刀切禁止,将否定华社对国家教育的贡献。”他说,许多小城镇与新村中,华校礼堂是唯一能容纳大型活动的公共空间,也是社区与学校的纽带。
华总总会长拿督林家全说,乡区华小礼堂往往是唯一公共活动空间,禁令将严重影响社区互动与学校自筹经费。
“啤酒公司赞助华教义演逾30年,为学校筹集千万教育经费,从未损害校园形象。”他呼吁政府在落实政策前应与董总、教总及华团磋商,避免“一刀切”措施冲击教育生态。

教总主席谢立意则指出,若全面禁止学校出租礼堂举办含酒精饮品的活动,将破坏宪法保障的信仰与生活自由,并切断学校主要筹款渠道。
“这些租借活动并非学校教学活动,而是私人或社区主办,与教育无关。当局没理由干预。”他批评政府的政策正逐渐向单一价值靠拢,侵蚀多元社会的包容基础。
政府U转“灭火”
学校禁酒令掀起的轩然大波,政府在短时间内“灭火”,消除华社的疑虑。
通讯部长兼团结政府发言人法米在内阁会议后宣布,内阁会议已一致议决,维持现有惯例:
由董事部管理或兴建的华小、华中礼堂,出租予公众举办宴会时,可继续提供酒精饮料,惟活动不得涉及学生。
他说:“内阁提醒教育部维持现行指南,不作更动。”

交通部长陆兆福也证实,首相在内阁会上主动澄清,禁酒令仅针对国小与国中,不适用于华小和华中。“这也是政府一路以来的政策。华校礼堂由董事部筹建并管理,出租所得皆用于学校经费。”
他在受访时也坦言,巫统部长们理解华校礼堂出租的传统,认为这是普遍惯例,不应视为问题。
对于政府政策的朝令夕改,董总发表文告批评,这场“禁酒风波”显示政策制定仓促且前后矛盾。
“不到24小时,政策从严格禁令到豁免华小,暴露政府在多元治理上的犹疑。”对此,董总提醒政府,未来凡涉及宗教与学校场地政策,须跨部门协调并征询各族代表意见。
教总则表示,政府U转决定显示其聆听民意,但应引以为鉴,确保今后施政更稳健。
巫青团长拿督阿克马批评政府未采纳首相原本立场,质问“为何教育机构可成饮酒场所?”。他呼吁政府勿为选票妥协,并讽刺“别再培养出酒鬼领袖”。
对此,八打灵再也国会议员李健聪回应,邀请阿克马亲访华小,了解多源流教育现实。“华校培养出的领袖秉持勤奋与自强精神,而非‘酒鬼文化’。”
他指出,酒在中华文化中象征礼仪与祭祀的尊崇,“无酒不成礼”,反映“敬天、法祖、重伦”的文化精神。
这场“学校禁酒令”风波,从首相的表态、内阁的澄清,到社会各界的热议,短短数日便在全国掀起轩然大波。最终,内阁拍板维持现状,华小与华中礼堂不受禁令约束。然而,围绕“酒”的争议是否就此平息?这仍有待观察——关键在于,政治领袖们将如何在这片多元种族与文化交织的土地上拿捏分寸、稳妥操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