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积极争取国民党总统提名的鸿海集团创办人郭台铭因为在造势活动上台语结巴而被批评,台语或其他台湾常用语言是否流利,虽然不见得会决定当选与否,但是在台湾政治上却是一项很重要的技能。
郭台铭在高雄造势活动上尝试以台语演讲,被说成是根本听不懂、甚至人说他的台语需要“翻译”;从出身背景和经历来看,台语不是郭台铭的“母语”,甚至也不会是他常用的语言,那么为什么他可以说是硬着头皮还是试图在造势活动上用台语讲话呢?
有的说法是他认为既然是在南部的高雄、也许用台语可能会让到场的支持者感到比较亲切、可以拉近彼此之间的距离,姑且不论效果如何,倒是显示了台语在内的各个方言可以说是台湾政治人物不可或缺的必要技能,每个政治人物都会视当下的场合与地点使用方言,不过所谓的使用并不一定是挑战高难度表达方式,但是开场如果没有提到的话,那可就犯了大忌。
所以每当选举一到、候选人站上造势场合舞台的那一刻、一开口向支持者打招呼,国台语双声带根本就是台湾人口中的“小case”(小菜一碟),而且还有可能被看成是诚意不足,因为虽然台语使用人口最多、最普遍,但是在场的可能还有说客话或者是原住民语言的族群,所以政治人物有的时候要用三、四种不同语言向大家问好。这当中又可能有不同的腔,台语的话,彰化的腔和台南的就很不一样、桃园的客语和屏东的也很不一样,这些都得事先打听和准备好。
台湾在很早以前就推行“国语教育”,理论上绝大部分的人听得懂也会说国语,所以说台语或客语等并不是用来宣扬自己政见,主要还是表示对选民的尊重;早年独尊国语的年代也就是还没有解严开放的时候,台湾当时已经有小规模的差额选举,但是明确规定竞选活动不能出现“方言”,那个年代的候选人大部分都是“很听话”的,可是少部分“不听话”的候选人就会违规测试底线。
到了民主化之后就开始百无禁忌,可是也不是没有争议,好比说当年民进党的竞选场合大多都是说台语,就曾经被批评是“换汤不换药”、另类地歧视其他方言、和威权时代“独尊国语”没两样,是独尊闽南的“大河洛主义”,让民进党的政治人物从台语的单声道进入了多种方言的多声道,从此民进党、国民党还有其他的政治人物注意到了这件事的重要性、不但在政治上竞争、也在语言的运用上各别苗头。
台湾选举语言学
现在台湾的政治人物早就被训练到多种语言切换自如,不过随着台湾新住民愈来愈多,已经有政治人物开始准备学习香港的广东话、越南语、印尼语,或许有人会说既然移民到台湾,应该是已经会国语才能取得国籍、拿到投票权,为什么政治人物反而要迁就新住民呢?曾经有政治人物说,很多选民决定投票支持的因素取决于第一印象、而第一印象则是来自于你跟他们讲相同的语言,他们听到熟悉的语言,就会觉得放心,不但拉近了距离,也会加强选民的认同感。
不会讲台语或客语等未必不会当选,不过选民可能就会对你没好感或者是没什么印象,拿到选票的机会就小了,民主选举一票就是一票,任何一个候选人都不愿意冒这种风险,就算当选了,这还是一样很重要,例如桃园市,台语人口虽然不少、讲客语的人口可也是从山上到海边,还有原住民、讲云南话、大陈岛话的聚落,民选官员还有民意代表逢年过节向选民拜年的时候能不讲几句吗?
台湾许多1950、1960年代出生的所谓“外省第二代”在成长的过程中并没有太多的机会接触台语之类的台湾本地语言,他们接触比较多的反而可能是自己父母家乡的方言、住在相对封闭的眷村或者外省人居多的地区,郭台铭就是这种背景的“外省第二代”,在那一代人成长过程中,台语和客语受到严重歧视,在学校讲要罚钱,还要脖子上吊着“我不说方言”牌子罚站的荒唐年代,所以很多“外省第二代”要到二十岁左右才有机会接触国语以外的语言。
会说台语或客语的人大概不会否认,这些语言学习难度不亚于学习一种外语,语言的逻辑思考和习惯都和国语大不相同,以这个角度来看的话,郭台铭也许真的并没有准备好用台语演讲,至于到底会不会影响他的支持度,其实也很难说,现在当然不知道未来郭台铭是对用台语演讲避之唯恐不及,还是会继续挑战这个对他而言可能是高难度的任务,不过起码知道他曾经尝试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