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阳花学运扭转了两岸经济整合的走向,有意见主张台湾走在“经济自主”的道路,也有声音认为两岸关系“倒退”对经贸交流“有非常负面的影响”。对于两岸经贸的下一个十年,专家各自向德国之声表达了不同观点。
十年前的3月18日,台湾年轻世代翻越立法院围墙,也翻转了当时台湾与中国之间的关系。
当年学生走出议场之前,学运领袖林飞帆、陈为廷代表学生发表的“退场声明”写道,这场行动让台湾人理解到自己可以“不受制于已成势力”。时过境迁,林飞帆后来成为民进党副秘书长,今年初刚卸任。他告诉德国之声,太阳花“彻底改变台湾的命运”,扭转台湾走进“一个中国”框架的进程。
抗争时发起“反黑箱服贸民主阵线”的律师赖中强向德国之声表示,太阳花学运在“关键时刻”阻止了台湾跟中国“经济一体化”,促使台湾人意识到民主不只是政治议题,亦关乎经济。曾参与抗争的台湾中山大学社会学者蔡宏政也说,太阳花“唤起了整个公民社会对于中资入侵的警醒”。
“反黑箱服贸民主阵线”如今转变为智库兼倡议团体“经济民主连合”,核心人物同样是赖中强律师。早在学运之前,他便开始追踪有疑虑的中资流向;过去十年来,他公开警示中资“渗透”台湾的风险,批评中国政府对台湾的“经济胁迫”手段,也提出“公民政纲”,呼吁执政者与在野党关注经济民主议题。
“太阳花挡下了《服贸协议》,让台湾没有在那一个时刻,卷入中国经济的漩涡,给台湾一个机会。但是这不代表我们就高枕无忧。”赖中强指出,即使是蔡英文任内8年,台湾至今仍未全面检讨、修正跟中国往来的各项规范,距离台湾实现真正的“经济自主”仍有漫漫长路。
高喊“退回《服贸》”后来呢?
太阳花学运的争议焦点是《海峡两岸服务贸易协议》(简称《服贸》),其脉络需回溯到《海峡两岸经济合作架构协议》(ECFA)。
2008年马英九上任后,两岸恢复了制度性的协商,台湾海基会董事长江丙坤和中国海协会会长陈云林举办多次“江陈会”,其中一次是2010年6月在重庆举行,ECFA便是当时的产物。
在ECFA框架下,两岸同意把539项农渔及工业产品,还有金融业等少部分服务业纳入关税减免的“早期收获清单”,并打算透过后续的《服贸》与《货贸》(货品贸易协议),进一步深化两岸互相开放。然而,太阳花学运让《服贸》审议卡关,ECFA停在只有“早收清单”的阶段。
2014年,占国会多数的国民党试图“强推”两岸《服贸》协议,遭批程序“黑箱”,马英九政府也被质疑太草率开放中资入台。以学生为主的抗争者占领国会长达24天,除了“反黑箱服贸”,也提出应另订《两岸协议监督条例》。
学运后,《服贸》审议自2014年搁置至今;后来的蔡英文政府在2019年增订《两岸人民关系条例》第5-3条,用以規范两岸政治性谈判,但对两岸经贸协议尚未另立新法监督。
台湾该担心“两岸经济一体化”吗?
根据台湾经济部数据,ECFA早收清单产品如今占台湾对中出口总额约16%,占台湾整体对外出口仅约4%,比例并不高。
对ECFA及服贸的支持或反对,经常取决于不同论者对中国的态度。一方面,马英九政府强调ECFA会让台湾经济迈向“黄金十年”;另一方面,ECFA也遭民进党质疑是“糖衣毒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