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BC记者被捕事件延烧,中国外交部29日反驳称BBC对中国泼脏水是一贯的“恶意碰瓷”作风,质疑“为什么每次都是BBC在现场出问题?”与此同时,英国外交部紧急召见了中国驻英大使,事件上升至中英外交龃龉。
中国外交部周二(11月29日)举行例行新闻会,发言人赵立坚在被外媒记者问到如何看待英国首相苏纳克(Rishi Sunak)批评中国防疫政策,包含“殴打逮捕一名BBC记者”时,赵立坚长篇回复反驳,态度极为强硬,呼吁英方“收起虚伪的双重标准,停止玩弄双重标准。”
赵立坚称,英方“罔顾事实”、“粗暴干涉中国内政”,中方坚决反对。根据赵立坚的说法,事发当日,上海警方明确告知该名记者即将对现场人员进行劝离,但该名记者拒绝离开,且一直没有向警方表明记者身份,警方才将其强制带离,并在对其开展必要身份核查及法律告知后,请其自行离开。
赵立坚表示,“有关程序完全在法律法规框架下进行”,BBC记者拒不配合警方执法,却“做出一副受害者的样子”。他还指控,BBC“歪曲事实”,“大肆炒作BBC记者在工作中被警方所谓‘逮捕殴打’,把脏水泼向中方。这显然秉承了BBC恶意碰瓷的一贯作派。”
赵立坚重申表示,外国记者在中国“依法享有新闻报道权利,同时也必须遵守中国的法律法规”,任何媒体都不例外。他称,这与所谓新闻自由没有关联,并意有所指地说道:“在中国有许多外国媒体,为什么每次都是BBC在现场出问题?这是应该认真思考对待的问题。”
BBC记者ED LAWRENCE在上海采访反封控措施抗议时被警察带走。根据BBC的声明,他在遭到警方逮捕过程中被殴打并戴上手铐,数小时后才获释。
— DW 中文- 德国之声 (@dw_chinese) November 28, 2022
官方解释是为了他好,避免他被群众感染新冠。 BBC表示无法接受这种说法,你怎么看? pic.twitter.com/5JLi8KcOvg
“三问”英国
除了针对BBC驻沪记者事件本身做出回应,赵立坚接著表示要借此机会反问英国政府,如何对待国内抗议者?如何对待记者的?BBC又是是如何报道中国?
赵立坚首先指控,英国在近年的数起抗议事件中,警方逮补了数百名示威者,并举例2021年的反对政府削减公共开支游行中,“从公开的视频资料中可以看到,多名英国警察将赤手空拳的抗议者团团围住,对其拳打脚踢、大打出手,任其哭号哀求、甚至衣不蔽体也不为所动。”
他接着指,数年前一名中国记者在英国保守党年会边会上,行使正当权利进行提问并表达观点,却遭到百般阻挠甚至人身侵犯,最终还被英国法院判处有罪;英国记者格雷厄姆·菲利普斯(Graham Phillips)因为“创作了‘不适合西方’的报道内容,而成为被本国政府制裁的首位英国公民。”
赵立坚所指,应分别为2018年央视记者孔琳琳掌掴香港人士事件,以及2022年英国籍记者菲利普斯遭英国政府列入对俄制裁名单事件。菲利普斯曾获俄罗斯当局授予勋章,是一名极具争议的自由记者以及YouTuber。今年7月,他因在乌克兰的俄罗斯占领区发布支持克里姆林宫的影片,被指控为亲俄宣传而遭到英国外交部制裁。
最后,赵立坚直指BBC,称该媒体透过“阴间滤镜”,从涉疆到涉港报道都有所歪曲,“许多人对BBC恶意抹黑攻击中国的‘黑历史’印象深刻。”
他措辞强烈地重申:“为什么总是BBC出现在各种现场呢?BBC记者究竟是去报道新闻还是去制造新闻呢?”
截至截稿前,BBC尚未针对中国外交部的最新说法做出公开回应。不过中方说词明显与BBC日前的声明有所出入。
BBC驻华记者劳伦斯(Ed Lawrence)27日在上海报道“白纸运动”时遭到警方逮补数小时,随后释放。BBC当日晚间发表声明称,劳伦斯“被关押几个小时后才被释放,并在关押期间遭到警方的拳打脚踢。爱德华·劳伦斯是拥有中国官方采访许可的记者。”
BBC当时还表示,一名参与逮捕行动的中国官员宣称,逮捕这名记者是为了避免他在人群中感染新冠,“这一说法无法令人信服。”
英方召见中国大使
与此同时,英国外交部就此事紧急召见了中国驻英大使。路透社报道,英国外交大臣克莱弗利(James Cleverly)表示他已在29日传唤了中国驻英大使郑泽光,并称“保护媒体自由非常重要,这是英国信仰体系的核心。记者可以不受干扰地开展工作,不用担心受到攻击,这一点非常重要。”
英国《独立报》则报道,英国政府消息来源透露,英方已就此事明确表示“中国当局的这种行为是完全不能接受的”。在BBC记者劳伦斯被捕获释后,英国外交部官员也一直与他保持联系,并与当地政府就该案件进行接触。
英国政府上一次召见中国高级外交官,是今年10月的曼彻斯特打人事件。当时一名香港男子在中国驻曼彻斯特总领馆外抗议时遭到袭击。根据现场影片,示威男子被拖入中国领事馆范围内,遭到围殴。中方外交人员被指控涉事其中,但中方指这是护国行为。该事件至今并无后续进展。
路透社指出,此次的BBC记者事件再次加深了英国和中国在一系列问题上的长期外交紧张关系,包括人权、中国对台湾的态度、香港国安法和中国经济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