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 > 人文

隆广东义山六创办会馆青年团赴云南考察 重走滇缅公路历史文化考察之旅

 “来的时候我对南侨机工的历史不是很熟悉,在这段路程中我对这段历史越来越了解,未来如果有机会,希望可以贡献一点小小的帮助。”这是雪隆潮州会馆青年吴惠敏的心声。

为了弥补正史教育的不足,在年轻一辈推动对南侨机工历史的认识,吉隆坡广东义山于上个月22日至27日组织有史以来首个青年考察团,把六大创办会馆,即雪隆广肇、雪隆惠州、雪隆潮州、雪隆海南、雪隆嘉应及雪隆茶阳(大埔)会馆的十七位青年带到中国云南进行为期六天的重走滇缅公路历史文化考察之旅。

吉隆坡广东义山秉持文化传承的初心,致力于透过实际行动推动青年了解
南桥机工的贡献与精神,唤起社会大众战争史实的认知与敬意。(图片来源:相关单位)

考察行程遍及1938年中国陷入抗日战争后的抗战生命线——滇缅公路沿线站点,包括昆明、保山、芒市、畹町、松山等抗战重镇,及其后兴建的纪念馆,由南侨机工后裔张云鹏先生随团讲解,大家以行旅方式第一次亲临历史现场,感受历史的震耳欲聋。

除了不断在路上奔波,青年团员也在沿站点的西山南洋华侨机工抗日纪念碑、畹町南洋华侨机工回国抗日纪念碑进行公祭,仪式由团员自行主持。另外亦在许多机工不幸丧命的望江崖自组了属于青年的祭奠仪式。除此亦打点行程,接受中国国际媒体现场访问,及与彼此热络交流参与义务性社团的心得与方法。

透过实地学习、图文档案、默哀仪式与专题分享,1939至1945年间,超过三千位南洋华侨青年不畏生死响应号召,牺牲个人支持抗战的历史展开超时空对话,探索自己与家国历史、与传承历史的关系。年仅17岁的团员丘湋霖一句话彷佛为历史下脚注,“他们都说(这行程)很辛苦,其实不辛苦,还可以接受。”

吉隆坡广东义山于上个月22日至27日组织有史以来首个青年考察团,带到中国云南进行为期六天的重走滇缅公路历史文化考察之旅。(图片来源:相关单位)

考察团团长为郭炜勇、彭俊达,团员分别为谢玉芳、谢静雯、叶键辉、彭婉琴、吴惠敏、马国鍏、朱俊贤、王皆升、郑迪翰、梁立卉、丘湋霖、侯丽萍、黄彬合、梁辉杰与周俊谚。

吉隆坡广东义山主席杨博耀日前在中国西山南洋华侨机工抗日纪念碑为考察团主持启动仪式,事后接受中国国际媒体南方日报访问。他回应,马来西亚民间团体之所以每年自行举办二战结束纪念仪式,且进行相关历史教育推动工作,因政府没有把二战的故事真正的说出来。

对于南侨机工历史,他本身也是在近年才有更深刻的认识。“如果说我这个(华侨)二代对南侨机工历史没有真正的了解,那第三四代更加不会去了解这段历史”。因此广义自甘扛起重责,同时希望以更贴近年轻人的活动,而不是太过呆板的形式为方法。

记者询问认识和传承南侨机工历史对青年本身有什么价值,杨博耀笑言,“目前我真的不晓得……我应该说,故事,肯定要去说。”

发布业务配合文章或资讯可电邮editor@theinterview.asia或电联011-26670914洽询。

分享文章

您觉得这篇文如何?

评级 5 / 5. 评分人数: 3

觉得我们的文章不错的话

请订阅我们的频道

请告知我们可以改进的地方

我有话说
加入会员追踪您喜欢的作者,
或收藏文章稍后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