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 > 影视

穿梭于狼牙修文明的艺术家——阿扎哈依布拉欣

你知道东南亚最古老的遗迹就是吉打州的布央谷(Lembah Bujang)吗?不仅如此,布央谷建成时,马来半岛北部政权是个辉煌了至少1300年、深受佛教与印度教影响的马来古王朝“狼牙修”(Langkasuka)。狼牙修比三国更早出现,一直活跃到明朝时期,才被另一个马来古王朝“北大年”(Pattani)取代。后来,北大年王朝在400年间出了四任女王,是马来半岛少见的女性君主。北大年优越的地理位置(今吉打、泰南一带)也让它成为区域商业重镇,郑和的商船曾停靠造访。

如今,这些失落的文明鲜少在历史课上被提及,考古圈和艺文圈却不曾忘记它们。48岁的建筑师兼艺术家阿扎哈(Azzaha Ibrahim),就是努力穿越过去,力求带回马来古国历史的人物之一。

1997年,阿扎哈(Azzaha Ibrahim)刚从工艺大学(UTM)建筑系毕业,因为父亲病重,他决定从柔佛回到家乡吉兰丹。翌年,面对父亲病逝,加上亚洲金融风暴到来,阿扎哈没有马上找到工作,期间只能在家乡四处晃晃,却让他注意到许多屋况不佳的旧房子。

这些不起眼的老屋,在建筑师眼里里闪闪发光;精心打造的结构、细致的花纹和雕刻,让阿扎哈深深着迷,忍不住想要探究老屋背后的故事——这是阿扎哈研究生涯的起点。

在探索的过程中,他结识了国内最重要的木雕大师已故聂拉昔丁(Nik Rashiddin Nik Hussein)与诺海扎(Noorhaiza Noordin)。

他们三人一起讨论古老的雕刻工法、艺术、历史乃至建筑哲学,让阿扎哈得以持续在这条道路上深耕25年,研究领域亦从老房子一路延伸到古寺庙、王宫和古迹修复。

阿扎哈负责修复的计划,包括森美兰神安池王宫。(照片来源:受访者提供)

循着东南亚古老文明的路径,阿扎哈发现,马来半岛的建筑、文化、历史,其实与印尼、柬埔寨、缅甸、甚至印尼与尼泊尔都息息相关。

“狼牙修时期的马来人先是信仰兴都教,然后是佛教,他们也有自己的民间信仰。当时,伊斯兰教尚未传入。”

“所以,我也去了印度、尼泊尔等(受到佛教和兴都教影响深远的)国家,去看看古代、中世纪乃至当代的不同花纹、图案,建筑风格。这种(文化之间的)比较非常重要。”

编按:狼牙修(Langkasuka)是古代东南亚印度化国家之一,其领土包括今马来半岛东岸北大年以东和东北地区,及今马来西亚的吉打州。狼牙修建国年代约于公元1世纪末至2世纪。

狼牙修王朝的遗迹之一—— Wakaf

阿扎哈举例,狼牙修王朝在吉兰丹留下了许多没有四面墙,只有屋顶和座椅的小亭子,叫做Wakaf。那是千年前供来往旅人休憩的驿站,也是一个开放的公共空间,让居民聚集话家常。

位于吉兰丹边境城镇道北(Tumpat)的Wakaf Chomphrachumtat。(照片来源:受访者提供)

尽管建筑结构简单,但Wakaf的设计毫不马虎,一些装饰花纹、雕刻等细节的讲究程度,甚至与古建筑、古王宫上头的设计相同。

“我觉得很有趣,当时的人并不因为这只是个小亭子、只是让人短暂停留而随便建造它,反而每个细节都用心精制。”

“所以我想去找找看是怎么回事。我去尼泊尔,看到当地的Wakaf仍是用作公共空间,真正发挥它的功能。”

“世界上并非到处都有像Wakaf这样的公共空间,只有古时候受到兴都教、佛教文化影响的地区才会出现。”

吉兰丹巴西富地一个已经72年的Wakaf。(照片来源:受访者提供)

历史的洪流让马来人、土生华人、暹人很早就聚集于吉兰丹;百年之前,兴都教徒、佛教徒、穆斯林在此共生共处。那时还没有“马来西亚”,人们把建造Wakaf供大众使用视为善举。

炎热的雨林,每天都有僧侣路过门前;天气不佳时,僧侣会到Wakaf躲雨遮阳。伊斯兰传入后,穆斯林会到Wakaf祈祷;暹人的水灯节有时也刚好在附近举行。

阿扎哈说:“哪有地方可以如此兼容并蓄?清真寺、庙宇都不能,但在Wakaf可以,这就是它的厉害之处。”

镜头快转到当代——人们家中的庭院,即是与Wakaf最为相似的所在。差别是,如今人们更习惯在自家的围篱内和亲友相聚,“私人”与“公共”界限分明。

百年过去后,吉兰丹还有Wakaf吗?2000年起研究Wakaf的阿扎哈说,由于年久失修及损毁,他造访过的Wakaf目前只剩三成还“健在”。所幸,阿扎哈曾为它们测绘和拍照,未来若出现有心人,仍可依照记录兴建,让Wakaf还原重生。

阿扎哈在吉兰丹巴西富地为一个72年的Wakaf进行测绘。(照片来源:受访者提供)

他感叹,狼牙修王朝存在数个世纪,必定拥有强大的兵力、技艺精湛的建筑师和工程师;只可惜当时的建筑多用木制,挡不住时间和气候的摧残。

“我先前到尼泊尔,就要求触摸千年古木制成的遗址。当地气候让这些遗迹可以留存;但大马炎热潮湿,木制遗迹只能保存四五百年,我们这里多数旧王宫都是木制的,无法修复保存。”

所幸,海上强国“室利佛逝”(Sri Vijaya)王朝北征时,在吉打以石头建立布央谷,才让它得以留存至今,与9世纪建造的婆罗浮屠和12世纪落成的吴哥窟,并列为东南亚三大古文明遗址。

研究的不只是建筑  记录王朝文化见证当代文明

身为当代艺术家,阿扎哈最大的挑战,是如何把历史用新颖的手法带回当代;同时在转译时保留传统精神。

这需要十分了解古今的社会脉络、涉略建筑、饮食、人类学、民族学、考古学等多种不同的领域。因此,阿扎哈也对狼牙修时期的饮食文化和图样有所涉略。


他举例,若要烹饪出一套三五百年前的狼牙修料理,只能透过饮食学(gastronomy)的做法,参考民间传说、口述历史,把菜色拼凑出来。

“这并非随心所欲地烹饪,而得先了解狼牙修人如何生活、当时的土地如何、培育出哪些植物、有哪些材料可以用。狼牙修人已经不在了,也没有食谱流传。”

“我们没有太多文字记载的东西,但若我们深入研究,一些中国、印度的旅行者会提到狼牙修人的料理,比如说马来粽(ketupat)。”

“狼牙修人生活在航海时期,经常旅行到异地,需要能够长时间保存的食物,就像战争时期那样。

阿扎哈的研究偏向实证性质,而非纯理论,“比如烹饪,我必须找来安蒂帮我鉴定这味道对不对,而非只是绘图、记录或打字。”

目前,阿扎哈也正进行一项“未来遗产计划”,旨在以狼牙修时期的图样制作方式,制作新的图样,以供后人使用。这个计划也将打破图案通常没有作者、作画年份、名称的现象,并放眼吸引更多人加入这类型的创作,方便后人作研究。

阿扎哈的“未来遗产计划”旨在制作新的狼牙修时期图样,望能保留传统之余也能让现代人有个创作根源。(照片来源:受访者提供)

他强调,要了解古图样的结构、根源、符号意义,除了得与相关设计圈、研究者讨论,也需了解当时人们的生活、建筑、饮食,涵盖人类学、民族学、考古学等领域。

“狼牙修的历史悠长,每个时期的符号、图案都有不同风格。当时的人们富有哲学思考,他们留下来的线条分为三个部分,即开始、生活和死亡。这些线条就像是秘密线索,让人辨认出狼牙修人在建筑、服装、船只、装饰品上留下的图案。”

“未来遗产计划需先了解历史、文化根基、并对图案和符号有所研究,再创作新的图案。比如,以前不流行种植榴莲;但现在我们有猫山王、黑刺等各种榴莲,所以我会研究吉兰丹的榴莲花,并按照前人的方法把它处理成图案。”

“若只是按照现代的方式,想画啥就画啥,那就太过自由、失去了传承根基的精神。”

阿扎哈边画边说,这类线条是狼牙修时期的文物上经常出现的“秘密线索”,它分为三个部分,从左到右分别代表开始、生活和死亡。(摄影:叶蓬玲)

阿扎哈在访谈中提到,“客体也能成为主体”(dari objek kepada subjek)。

虽然来不及进一步询问其中深意,但我想,当物件跨越时间的长河,被当代的艺术家加以诠释或重现,建筑、图样、雕刻等物件仿佛也成了主体,见证了文明、历史、族群生活的变与不变。

是以,阿扎哈说,“里头有我们的身份认同。”

“如果没有客体、主体,那我们就什么都没有了,只是随心所欲地活着。其他的文化进来,我们也会照做。文化被破坏了,就没救了。”

狼牙修时代建筑花纹(照片来源:受访者提供)

阿扎哈认为,马来古国的历史是被边缘化的历史,因为这些事迹都发生在殖民者到来以前。

“我们的教育是依照白人殖民者的模版区分成历史、地理、数学、科学等。殖民者也形塑了课纲。”

但他深信,不懂自身历史或根源会让人觉得羞耻,也会想要进一步去找寻、探索,直到人们对自身的衣食住行及文化感到自豪,形塑对民族、地方的认同。“有了文化根基,你才不会走向歧途,你会想办法保护它。当我们照顾自身的文化遗产,社会就会和谐,不会走向残暴。”

“若我们只是在现代的洪流中漂流,没有历史精神,便会觉得虚无缥缈。就像聂拉昔丁曾说,你要为将来做些什么,就得先学历史。”

编按:阿扎哈将于10月14日登上TEDxPetalingStreet 2023 年会【衡】的舞台,与大家分享他廿年来研究马来古文明的建筑及文化的收获,继续传播课本上鲜少着墨的历史。他也将是首位在“TEDxPetaling Street”以马来语演讲的讲者。

关注第9届大马中文TEDx分享大会【衡 BALANCE】
TEDxPetalingStreet 2023|【衡】
活动详情:
日期 :2023年10月14日(六)
地点 :马华大厦三春礼堂
购票链接:tedxpetalingstreet2023.peatix.com
版权声明 本文或视频乃原创内容,版权属《访问》网站所有,未经允许不得随意转载,否则将视为侵权;若转载或引用本文内容或视频,请注明出处来源及原作者;不遵守此声明或违法使用本文内容或视频者,本网站将保留依法追究权利。

分享文章

您觉得这篇文如何?

评级 4.4 / 5. 评分人数: 27

觉得我们的文章不错的话

请订阅我们的频道

请告知我们可以改进的地方

叶蓬玲

叶蓬玲是《访问》特约记者。出生于柔佛居銮,毕业于台湾国立政治大学新闻系。曾投入政治新闻,但依然心系风花雪月,期许以报导写作,探讨人的故事和情感,拼凑那些鲜为人知的生活肌理。

我有话说
加入会员追踪您喜欢的作者,
或收藏文章稍后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