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月的空气微凉,雨水洗净了城市的喧嚣。时间继续向前,人们在生活的缝隙中思索方向——有人停下脚步整理心绪,有人仍在迷雾中摸索前行。或许,我们都在寻找一种让心安静下来的方式。
盛夏九月的书榜,映照与散射徘徊中的灵魂:有成长的思考,也有现实的叩问;有情感的温度,也有理性的光。文字未必能解答所有疑惑,却能在阅读的片刻,让人重新看见自己,在静默中,找到继续前行的力量。
真相是混浊的,家庭是爱恨纠缠的
在家庭这座看不见的围城里,情感从来不是非黑即白。爱常常裹挟着控制,关心里藏着指责,沉默背后又有着无法言说的依恋。我们以为自己在付出,也许只是延续着被赋予的角色;我们想逃离,却又在回望中被牵引。
家庭让人受伤,也让人学会如何去爱——那份混浊,正是人心最真实的颜色。但是在这个私密的世界里,若没有爱,根本支撑不了人们对于家庭不离不弃的照顾。
由春山出版社出版的《家锁:华人家庭这个巨兽》登上城邦排行榜。香港作家谭蕙芸揭开自家封印多年的伤痕,以一位长期关注弱势群体记者的视角,讲述了一个移民而又回流的香港家庭的故事。
家庭历史的重建,其实很类似家庭中的转型正义。当旧有价值或权威被淘汰,首先要做的,是承认发生过什么事情,让受压迫者与弱小者能公开讲述他们的经历。
余华《活着》于九月再次登上诚品书店榜单,在此书中,人们往往更多的关注时代改变对于个人的冲击,以及个人命运的曲折离奇,但是《活着》同样展现出一个家庭中,人在极端困境中对生命与爱的坚守。《活着》不仅是对过去苦难的回望,也是对现代人情感世界的启示——在节奏飞快,不易满足的今天,它提醒我们珍视家庭、理解陪伴、感受生命最本真的温度。余华的文字以质朴的力量,跨越时代,依旧让人思考“活着”的意义。
然而,当我们回望现实,家庭的议题并非只存在于文学与过去。近来马来西亚社会接连发生的校园暴力恶性事件、青少年心理危机,正是家庭结构与教育系统压力的折射。
在成绩、名次与社会竞争的框架下,许多孩子被迫学会“听话”,却失去了表达情绪与理解自我的能力。家长以爱之名要求完美,学校以纪律之名压抑个性——于是,一代年轻人被困在“看不见的围城”里,重演着父母未曾治愈的创伤。
家庭的困境,终将回流社会;而社会的冷漠,往往源自家庭的情感失语。要打破这层“家锁”,我们或许该从一次真诚的对话开始——在餐桌上、在回家的路上、在那些我们习惯沉默的时刻,让理解取代指责,让陪伴取代要求。

【城邦阅读花园9月畅销榜】
- 《丰盛之流》/ Asha
- 《水彩练习曲:水彩大师从基础到创作的43堂解析示范》/ 简忠威
- 《廿载.繁华梦》/ 护玄、红麟
- 《极限赛局:人生有限,但你能创造极限的5个心法》/ 谢文宪、刘子宁
- 《静心的力量:觉醒,让生命圆满的唯一方法》/ 赖佩霞
- 《纳瓦尔宝典珍藏版:从白手起家到财务自由,硅谷传奇创投家的投资哲学与人生智慧》/ 艾瑞克.乔根森
- 《成为孩子的安全基地:心理师教你如何培养孩子的情绪弹性,陪你在育儿的路上好好照顾自己》/ 苏钰茹
- 《家锁:华人家庭这个巨兽》/ 谭蕙芸
- 《静静地,我改变了:从觉察到转化,一位心理工作者的禅修笔记》/ 杨蓓
- 《东南亚饮食香料学:南洋经典菜解密、香料与风土交织的味觉地志》/ 陈爱琳
《东南亚饮食香料学:南洋经典菜解密、香料与风土交织的味觉地志》荣登城邦畅销榜
《东南亚饮食香料学:南洋经典菜解密、香料与风土交织的味觉地志》由人称“香料女王”的陈爱琳创作,其历时十七年,持续走访东南亚各地,深入市场、厨房、城市与乡间,细察香料在不同场域与时代中,以各种方式深刻影响人们的饮食生活。经过层层梳理,他抽丝剥茧,理出东南亚料理复杂而迷人的独特脉络。
通过一道道经典料理的足迹,深入剖析香料背后的风味逻辑,不仅探索味道如何被形塑、传承与转化,同样也展现了辛香料在连接土地、记忆与日常饮食中的深层意义。
在全球化推动下,食材的流动与融合比以往更快,然而味觉却愈发趋同。速食文化、连锁品牌与工业化调味,正在消解地方风味的独特性。陈爱琳的书提醒我们:香料不仅是调味的手段,更是一种文化记忆与土地叙事。它连接农民的种植智慧、家庭厨房的手艺传承,也映照出社会阶层、殖民历史与气候变迁的现实。
同时,在后疫情时代与气候危机背景下,越来越多人重新思考“本地饮食”的价值。这本书以“味觉地志”的视角启发我们重新理解“吃”的行为——吃,不只是消费;更是一种与土地、历史和自我对话的方式。
如今,无论是在星洲的咖椰吐司、泰国的冬阴功、印尼的仁当,还是马来西亚的椰浆饭中,我们都能感受到香料那种穿越时间的力量——既是贸易与迁徙的印记,也是南洋人民面对世界、创造自我身份的语言。

【吉隆坡诚品书店9月畅销榜】
- 《你愿意,人生就会值得:蔡康永的情商课3》/ 蔡康永
- 《活着》/ 余华
- 《寻琴者》/ 郭强生
- 《被讨厌的勇气:自我启发之父阿德勒的教导》/ 岸见一郎、古贺史健
- 《梦魂之地:平路台湾三部曲·三》/ 平路
- 《马来西亚华人史》/ 廖文辉博士
- 《流俗地》/ 黎紫书
- 《马来西亚山海经》/ 刘文晖
- 《在伤口上重生:五一三事件个人口述叙事》/ 五一三事件口述历史小组
- 《想哭就哭吧,你不需要那么懂事》/ Peter Su
自我成长,内在觉察与人生实践
在不安时代中,人们渴望“内在安顿”与“真实成长”,本期榜单中心理成长,行动哲学和生命智慧的综合型书籍占到了榜单的三分之一。
从《极限赛局:人生有限,但你能创造极限的5个心法》的“突破与行动”、到《静心的力量 :觉醒,让生命圆满的唯一方法》的“觉察与圆满”,再到《被讨厌的勇气:自我启发之父阿德勒的教导》的“自我接纳”,我们可以看见当代人普遍面临的两大核心困境——外在的焦虑与内在的迷惘。
这些书提供的并非单纯的“成功指南”,而是一种重新认识自我、重建心理秩序的路径。在社群媒体塑造的比较文化下,人们在功利与本我的冲突中开始反思:
“追求的成就,真的是我想要的吗?”
“我是否能在喧嚣中找到内在的宁静?”
因此,成长类书籍逐渐成为现代人自我疗愈与价值重建的出口。它们回应了这个时代的渴望——在高度不确定与信息纷杂的社会中,每个人都在寻找一个能让自己安顿、觉醒、并持续成长的心灵坐标。

【大众书局9月畅销榜】
- 《课堂没教,却是你该懂的人生功课》/ 戴晨志
- 《想和你一起品尝甜甜的世界》/ 陈惠君
- 《燃烧的蜂鸟:时空追凶1990》/ 法医秦明
- 《盗墓笔记.全三册》/ 南派三叔
- 《无所谓,没必要,不至于》/ 林小仙
- 《超级影响者的密码》/ 丁菱娟
- 《什么鬼社团:高中社团灵异事件簿》/ 路边摊
- 《微画梦境04:校园奇闻》/ 陈小敏
- 《不吵架也能赢的沟通术》/ 杰佛森.费雪
- 《贫穷的本质:我们为什么摆脱不了贫穷》/ 阿比吉特.班纳吉、埃斯特.迪弗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