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 > 艺文

天籁——黎农生手稿及近作展 4月26日起展出

马来西亚创价学会(SGM)将从4月26日起在SGM综合文化中心举办资深艺术家黎农生的个展“天籁——黎农生手稿及近作展”。展览将首度公开黎农生自2017年至今近80本手稿真迹,并精选1986年至2007年的油画作品与近十年的水墨与油画新作,全方位呈现艺术家逾四十年的创作轨迹。

天籁——黎农生手稿及近作展海报。(图片来源:相关单位)

展览的主题“天籁”一词,最早见于《庄子·齐物论》。中国学者杨柳桥在《庄子译注》中指出:“天籁”意指“不言之言,无声之声”。天籁者,天之声也,亦人心之鸣。正如黎农生所言:“天籁——来自天外,来自人间。”它不仅是天地间无声的低语,也是人类内心深处的共鸣、人间万象的回响。

这场深具意义的展览,汇集了艺术家对当代社会诸多复杂课题的深入思考,其中包括战争、环境恶化与科技发展隐忧等课题,同时也呈现出他灵魂深处最真挚的情感。

展览分为三个主要部分:

(一)手稿

手稿,是艺术家的心灵日记,是思想的足迹,也是最私密的独白。本展特别制作部分手稿复制本供观众翻阅,让观者贴近艺术家的创作思绪与心境。

(二)“半生墙”

展厅设有一面名为“半生逐梦”的艺术墙,由27幅自1986年至2007年的油画旧作组成,浓缩了黎农生前半生从青涩到成熟的艺术探索嬗变。墙中央悬挂着1994年代表作《无题》。此作标志着他摆脱具象唯美的艺术表现,转而探索人与自然、社会、环境乃至宇宙精神之间的关联,步入浪漫主义成熟阶段。

(三)近作展现

2016年至2024年间创作的41件水墨与油画作品,延续了黎农生对战争、科技与环境三大命题的深刻关切:从战争的创伤、人工智能的伦理困境,到环境破坏的警示,这些作品如同一面镜子,引发观众思考并提醒世人,在飞速前行中,需以智慧守护人性的温度。

画作《无题》(图片来源:相关单位)

展开一场艺术对话

本次展览也特别设置互动区,让观众可以将自己的感受、思考或疑问,化为文字、图画或符号,书写在展区的“留言纸”。这些心声将交织成思想的共鸣,与黎农生的创作产生跨时空的精神交流,成为“天籁”的另一种回响。

艺术合作新篇章

此展也是马来西亚创价学会Harmoni创价艺文与八板屋首度携手策展,融合多元视角,为观众带来更丰富而深刻的艺术体验。
正如黎农生的作品所展现的,艺术真正的力量不仅在于视觉的美感,更在于唤醒人们内在的精神力量。他的作品承载着对人类的关怀、对社会的反思、对未来的深切期望。它们不仅是时代的见证,更是人性的镜像,亦是唤醒沉睡心灵的号角。

欢迎各位艺术爱好者通过黎农生的视角,发掘及倾听内心深处的“天籁”,寻得属于自己的共鸣。

画作《符咒》(图片来源:相关单位)

欲知更多活动详情,请浏览HARMONI SOKA ART网页。

活动详情👇
【天籁——黎农生手稿及近作展】
展出日期:2025年4月26日至6月8日
演出时间:上午11时至下午5时(每逢星期一休馆)
展出地点:马来西亚创价学会综合文化中心Harmoni创价展厅(243, Jalan Bukit Bintang, 55100 Kuala Lumpur)
【开幕仪式】
日期:2025年4月26日(星期六)
时间:下午3时
地点:马来西亚创价学会综合文化中心Harmoni创价展厅(底楼)
发布业务配合文章或资讯可电邮editor@theinterview.asia或电联011-26670914洽询。

分享文章

您觉得这篇文如何?

评级 5 / 5. 评分人数: 1

觉得我们的文章不错的话

请订阅我们的频道

请告知我们可以改进的地方

编辑部

editor@theinterview.asia

我有话说
加入会员追踪您喜欢的作者,
或收藏文章稍后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