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常说,马来西亚的中文阅读市场非常有限,出版社和独立书店都在狂风暴雨中辛苦撑着;但是,马来西亚最近有了一本在地生活杂志。怎么还会有人在这个时代出版杂志呢?
3月9日,适逢马来西亚政局大动荡之后,《好 故事》杂志却偏偏在这个时候发行了。有感于马来西亚缺乏在地生活的刊物,《好 故事》幕后制作团队原是人文纪录片制作出身,在2019年反其道而驰,决心开拓电子和纸本刊物,尝试以影视之外的方式,贴近在地群众。“记载在地故事,分享美好生活” ——秉持着这个理念,《好 故事》冀望能成为一本让马来西亚人记得的杂志。
《好 故事》创刊号的主题系列 ——“在韶光里细细打磨,心中的那一份笃定”。来自不同生活领域的人物,坚持做自己喜爱,并且相信的事。这一份坚定的信念,便是该杂志想要带出的态度。“韶光”有两个层面的意思,一是年少时光,二是美好时光,意喻有信念的人,永远是年轻的;而且,不管多辛苦的岁月,只要保有心中一份笃定,都终将成为美好的时光。
主题人物系列,包括了本地袖珍艺术家皮可虫创办人林佩雯、共享空间专业舞团创办人马金泉、适耕庄外家料理老板黄金玟、大马少数的全职提琴制师王祺伟,以及博物馆生活美学家许斗达。五位人物在不同的领域耕耘,却凭着心中的一股执着,在各自的人生路途上缓缓前行。
创刊号还囊括了极为珍贵的人物专访 ——马来西亚布城总设计师林坤新。“规划一座城市,是我的人生规划”,充分显现林坤新这位大师级人物,对于城市规划与设计的专业和历练。这篇专访也刊登了马来西亚行政布城的设计手稿,林坤新生活于世界各国所吸纳的文化养分,将“水”的功用和元素融入设计理念等等。
杂志创办人之一谢嘉琪说,即使他们采用的是现代简约的设计排版,《好 故事》从不将自己定位称一本文青杂志。“文青这个名称,是行内人冠给我们的,但我们更希望可以面向更广大的群众,希望社会不同层面的人,都能够吸收里头的内容。”
她也说道,《好 故事》的排版留有许多空白处,这样的概念是希望让大家得以静下心来,好好消化文字和照片,从内容中延伸自己的想象或沉淀。
“笔触的部分,我们采用了生活化的撰写方式,希望可以更贴近民众的日常。太过于文绉绉,无法让一般民众了解想传达的讯息。但是,当然,我们还有很大的进步空间,希望可以在接下来其他期刊写得更好,做得更完整。”
另一创办人江康维补充,希望《好 故事》让在地人拥抱美好日常,往后亦会向国际市场出发,他们也期许推广南洋文化与在地故事,让世界看见马来西亚。
他也说,除了发行纸本杂志,《好 故事》也销售电子版于官网,并成功上载至国外的电子书平台与阅读软件,如读墨、Pudu等。
《好 故事》的幕后团队——艺品创作,是一家在地影视创作公司,团队投身于纪录片、社区与旅游推广的文化创作。多年来,艺品创作行遍马来西亚,深入大城小镇,不断挖掘好故事,希望把多年来拾获的好故事,带到更远的地方。
《好 故事》在2019年正式成立,以多元媒介和管道,建立一个分享马来西亚在地生活故事的平台。《好 故事》的英文名称是“sa ya”,“sa ya”在马来语是“我”的意思,“我”代表在地,“sa” 代表“Story Art”, “ya”在英文是“you”的缩写,想带出一个讯息:“当我们在做着在地故事创作艺术的时候,希望有你的分享和参与。”
《好 故事》纸本杂志将陆续在全马各地出售,但碍于疫情肆虐以及行动管制令,原定于3月21日举行的分享活动将延迟进行。欲了解《好 故事》的读者,欢迎登入其官网订阅,杂志电子版本售价为12令吉,纸本售价为15令吉。
官网/购买衔接:
https://www.sayastories.com/store
官方Facebook:
https://www.facebook.com/sayastories.my/
官方Instagram:
https://www.instagram.com/sayastories.m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