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 > 书香

当灵魂离家出走,我倍感安全 二月城邦暖心选书:《解离女孩》

关于解离性身份障碍症(DID)或俗称多重人格障碍,相信大众不会感到陌生。早期有一些以DID为主题的影视作品,比如广为人知、改编自真人真事的《二十四个比利》。随着这些作品的面世,精神疾病和心理学相关的课题逐渐被关注,尤其近几年有上升的趋势。吴立健心理师会创作《解离女孩》,也是希望让读者们透过故事叙述的方式,以精神创伤的角度去了解DID,并让大众更进一步认识被广为讨论的创伤疗法之一——EMDR(眼动减敏与历程更新治疗)。

作者以心理咨商师艾迪的第一人称视角,叙述咨商过程中可能发生的状况和挑战,并透过案主思雅描绘出DID体现的面貌、对案主生活照成的困扰和影响、和DID形成的原由。本书有趣的部分是作者以主角艾迪的角度,让读者了解到咨商过程中不只是心理师对患者的单向互动。咨商过程中随着患者不同parts(DID分裂出的人格/身份)的“苏醒”而发生的突发状况,也对施予咨商的一方产生了不少内心戏。虽然身为心理咨商师,但内心难免会有挣扎、需要寻求帮助的时候。

前面说到作者创作本书的目的之一是希望让大众更认识EMDR疗法, 而作者也在自序中提到EMDR可能会被认为是“神奇到难以相信的治疗方法。为什么光用手指在案主眼前动来动去,就可以有疗效呢?”即便如此,作者也没有匆匆地将EMDR这个主题带入故事向读者介绍。故事前半部主要是描绘心理师如何引导案主诉说经历过的事件所带来的困扰和感受,从中了解DID的成因,读者也能细细地去认识心理咨商的过程,并探讨DID与精神创伤的关系。本书共有十一章,作者於第六章才开始进一步提到EMDR疗法,强调了心理咨商师在施予诊断和治疗时的耐心和谨慎。

当然,精神创伤也是贯穿了整个故事架构的主题之一。故事中的案主思雅在心理师艾迪耐心的辅导下,缓缓道出儿时留下的精神创伤。当中作者引入了一个让人既矛盾又内疚不安的概念——可以爱妈妈,也可以恨妈妈(当然这不是鼓吹仇视母亲的情绪),透过这点读者能了解到互相矛盾的情绪是会同时存在的,我们需学习以平静的心去看待和处理。

虽然作者给了故事比较正面的结局,但也不忘提醒在现实中更多的DID患者正面对不同的困境,无法像思雅那样有能力自己寻求专业的帮助。专业单位也可能受制于体制的关系而无法直接给与协助,身为社会一分子,希望大家能释出一点善意和努力,一起改进。

(图片来源:城邦阅读花园)
购买链接:《解离女孩》
作者: 吴立健
出版社: 心灵工坊
出版日期: 2023/06/20
▌发布业务配合文章或资讯可电邮editor@theinterview.asia或电联011-26670914洽询。
分享文章

您觉得这篇文如何?

评级 5 / 5. 评分人数: 2

觉得我们的文章不错的话

请订阅我们的频道

请告知我们可以改进的地方

城邦阅读花园

马新城邦期许能成为马来西亚中文阅读的服务平台,不管是台湾,香港或中国大陆的出版品,都能为读者找到他们想要阅读的。除了有城邦閲读花园网路书店,提供超过40万种书及各种文创、影音商品给读者选择;同时位于吉隆坡大城堡还有实体空间——城邦阅读花园及阅心,是让读者心灵放松的阅读空间及互动活动。

我有话说
加入会员追踪您喜欢的作者,
或收藏文章稍后阅读